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消失的木偶戲

消失的木偶戲

消失的木偶戲

我從小喜歡去外婆家住,因為那裡有木偶戲看。

外婆村子中央有兩棵大榕樹,相距不到三米,像兩把大大的雨傘,為人們遮風擋雨。崢嶸歲月,全呈現在暴起的根上,這樹有多大年紀,誰也說不上。村民管這個地方叫供銷社,一有空閑都聚集到一起,木偶戲就是在這裡上演的。

「咚咚鏘,咚咚鏘」的打鑼鼓聲一響,村民就都圍了過來看。只見戲棚四面撐起帳蓬,上面有一對木偶人在一晃一搖地相互舞動。木偶高約兩尺,穿著漂亮的彩色衣服,串著珠璉,精美絕倫。木偶人把盞揮扇,典雅玲瓏,惟妙惟肖。眼睛和嘴巴都雕刻得十分精緻,舞刀舉棍,自由靈活。還配上聲音,有點像牛歌戲的唱調,把我都看入迷了。

記憶中最深刻的是看錶演《大鬧天宮》。「俺老孫今天就是要樂個痛快……。」孫悟空一出現就舞槍弄棒,開始大鬧天宮,跟玉帝叫陣,跟眾仙調戲。神態、動作、配音都細膩傳神,博得眾人直叫好!孫悟空的形象便早早印入我孩提時的腦海中。

我偷偷的從榕樹繞過,鑽到帳蓬的後面想探個究竟。一隻見一個老爺爺,左手牽著一隻木偶,左手牽著另一隻木偶。食指、無名指、小指則拽線,上面的木偶運動,就是靠手指上的線,真神呀!老爺爺技巧高超,一會兒學孫悟空說話,一會兒學王母娘娘、玉皇大帝等眾仙說話,一點也不含糊。打鑼鼓的另外一個老爺爺配合得也很默契,一唱一和。他們就是這樣把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演繹出來。打那以後,木偶戲的內在張力使我深深陶醉,在不斷觀看中得到享受和情感滿足。

直至演出結束,兩個老人也不會伸手問錢,只是儘力表演好每一齣戲。但是村民都會自覺地把錢放在道具上,對老人的敬業表示敬意。也許是和個人的穎悟有關,我現在也記不上木偶戲的幾句唱詞,只知道那時我看得著了迷,外婆叫回家吃飯都不願意,結果外婆怕我挨餓,用大杯幫我裝了粥來,我就一邊吃一邊看。

據記載:木偶戲「源於漢,興於唐」,多是對神話、傳說、故事等進行演繹。上世紀八十年代,藤縣的木偶戲就繁榮異常,以金雞鎮、和平鎮、大黎鎮為代表。2006年5月20日,木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根據木偶的結構和演員操縱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又可分為托棍木偶 、杖頭木偶、鐵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線木偶。主要表演的內容有《大鬧天宮》、《嫦娥奔月》、《薛仁貴傳》、《楊家將》、《包公傳奇》……木偶戲多用方言演出,曲調簡單,憑演員自己的感覺演唱,沒有太多的板腔約束,唱腔、對白相當自由。使觀眾感到熟悉、親切,通俗易懂。

後來,聽說兩個老人相繼過世了。年輕人都不願意學這門技藝,至今為止,我再也沒有聽過木偶戲。這絕活就隨著老人而遠去,那麼好的民間文化,在村子裡,竟然不能傳承下來,實在可惜。

多年過去,我外婆也過世了。現在,我還會經常想起木偶戲,從最初收穫單純的夢想到追隨另一種文化的遠去,闡發的內心情感,還有對外婆的思念。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看木偶戲的情景,聽著鏗鏘的鑼鼓聲,吃著外婆裝來的粥,看著絢爛多姿的木偶在表演……

2015年10月12日 發表於梧州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杭州縱火案:保姆真不該死!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