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發誓「永不踏上日本國土」的李鴻章再臨日本,一招化解尷尬

曾發誓「永不踏上日本國土」的李鴻章再臨日本,一招化解尷尬

1895年甲午戰敗後,李鴻章與日相伊藤博文在馬關春帆樓簽訂了一紙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為清廷求得了一時媾和。

馬關談判

條約簽訂後,李鴻章一人承擔了所有的罵名,並在乘船回國之際悲憤地發誓:此生永不踏上日本國土!

光陰荏苒,到了1898年,李鴻章為求發展之道,進行了一次環球之旅,作為外交大臣再次代表大清出國訪問。此次行程中,他主要周遊了歐洲列國,可鮮為人知的是,在這期間,他居然再一次「光臨」了曾經發誓永遠不願前往的日本!這是怎麼回事呢?

李鴻章出使德國

這事兒要從當時的交通方式說起。

我們都知道晚清那會兒,飛機還沒問世,一國外交官出國訪問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輪船和火車,因此,李鴻章坐輪船出訪歐洲,必須借道日本才能前往他國,這樣一來,就勢必要打破當年的誓言了。

李鴻章外事活動現場

「永不踏上日本國土」,言猶在耳,李中堂心中當然是有數的,可眼下不得不從那兒過,這可如何是好?想來想去,身邊的人給他支了個妙招:讓隨從們準備一把藤椅,李鴻章坐在上面,大伙兒抬著他離岸登船,如此一來,雙腳不曾沾到日本土地,當然不算違背誓言。

晚年李鴻章

不得不說,上了年紀的人性格中自有一種固執,對「面子」這回事兒極其看中,這方面晚清名臣李鴻章也不例外。其實若能從遊歷西方的過程中找尋到強國之道,回來改變腐朽的制度,帶領帝國早日邁向現代化,誰會計較你到底是走那條路從家裡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顧歷史的長河 的精彩文章:

這個朝代只存活了三十多年,但它留下的幾個建築,堪稱奇蹟

TAG:回顧歷史的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