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宮「鎮院三寶」
五代荊浩《匡廬圖》
北宋范寬《溪山行旅圖》絹本
宋郭熙《早春圖》
宋李唐《萬壑松風圖》
◆曾孜榮
中國山水畫在隋唐興起時,就有兩大體系。首先是展子虔與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奠定的青綠山水畫體系。另一體系就是單純用墨,不用顏料的水墨山水畫體系。唐朝大詩人王維,被認為是水墨山水畫的鼻祖。
水墨山水畫到五代十國時期走向成熟,在宋代達到鼎盛,逐漸取代了青綠山水的地位。我們來看看水墨山水的代表人物與畫作。
先說荊浩。他生於唐末五代,天下大亂,他躲到太行山中隱居。文人歸隱,閑暇較多,總要有所寄託,比如詩文書畫。荊浩整天面對奇峰激流、雲霞古樹……難免有畫畫的衝動,於是就有了《匡廬圖》。
《匡廬圖》高近兩米,寬一米多,是幅大氣磅礴的全景山水,畫面非常震撼。荊浩是如何表現大山的體積感呢?
他開始用皴法———這是中國山水畫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簡單說,就是把筆鋒側彎,或是讓筆毫分岔,用干墨掃刷或摩擦出山石的體積來,這樣山體就有了粗糙的肌理與明顯的立體感。
皴法,是中國繪畫的一次偉大革命。留傳至今一千多年,歷代山水畫大家都繼承了皴法,並創新不同的皴法,以表達他們對山水不同的理解。
北宋大畫家范寬。他起初學習荊浩,據米芾說,范寬早年的畫和荊浩幾乎一致。可見開始學畫,必然先模仿老師,但終有一天,當你想成為真正的畫家,你要忘記老師的技法,要從「師古人」轉而「師造化」。造化是什麼?大自然啊。大自然中有無數造型,你要聽從自己內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現。
師古人———師造化———師心,這是范寬著名的三段論。他感悟到這一點,終於獲得了藝術自由,成為大宗師。
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和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都保存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並稱「鎮院三寶」。
我們細看《溪山行旅圖》,迎面而來一座巨峰,佔據畫幅的三分之二,所謂泰山壓頂、高山仰止!山頭上是蔥蔥蘢蘢的雜樹,大山靜穆沉穩之中,又透出勃勃生機。
右邊山澗,有一注飛瀑,最初曲折了幾下,然後就「飛流直下三千尺」,給整個畫面帶來不息的活力。瀑布下有深潭,水潭激起的霧氣,正在山腳暈開,范寬巧妙的留白,讓山腳顯得深不可測,真如神龍見首不見尾。
畫面中景,是一個小山丘,水潭溢出的溪水正從豁口流出。山丘上長著茂盛的樹林,有幾棟樓閣掩藏其中。
下方近景,亂石嶙峋中有一條小路,一隊商旅正緩緩進入視野,騾馬鈴鐺聲、趕路吆喝聲與溪水潺潺聲,好像在唱和共鳴,真是靜中有動的詩情畫意!
范寬繼承了荊浩的「壯美」畫風,但在細節皴法上,在山石肌理上,范寬和荊浩完全不同,他獨創了一種「雨點皴」———就是用禿短、發散的筆觸,擦出好似雨點的墨點,聚點成山———表現出大山的蒼勁厚重,古典主義所謂「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
范寬「謝幕」後,北宋山水畫壇有段時間十分守舊。范寬式的穩重畫風被一再模仿,巔峰之後是平庸的波谷……
最早指出「關陝之士,惟摹范寬」這一時弊的是郭熙,他重回寫生,在山林中觀察陰晴雲雨、四季變幻,真正遵循范寬「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而絕不抄襲畫面形式。因此,郭熙勇敢走出了范寬的陰影,譜寫出新的傳奇!
《早春圖》是郭熙的代表作。描繪嚴冬過後,「木欣欣尚未榮,泉涓涓而始流」的景象。
畫面從最高峰頂點到山腳的大石,從遠景到近景,山勢的主線,呈現出一個「S」形曲線,這是中國畫布局的又一個「源代碼」。之後在王希孟《千里江山圖》、王蒙《青卞隱居圖》,甚至宋徽宗的花鳥畫《芙蓉錦雞圖》中,都不斷有類似構圖方式。
S形構圖起源於太極圖,太極圖中間那條區隔陰陽的曲線,涵蓋了中國哲學此起彼伏、矛盾統一的思想,S形還具有韻律感、節奏感,使圖像顯得更為靈動與虛實結合。
郭熙不僅畫得好,也是藝術理論大家,他在畫論《林泉高致》中,提出了著名的「三遠法」。「三遠法」是指在一幅山水畫之中,可以有幾種不同的視角交錯,去表現風景的「高遠」、「深遠」和「平遠」。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早春圖》整幅畫左中部,有一行題款「早春壬子年郭熙畫」,還有一個長方形鈐印,是「郭熙圖書」字樣。
眾所周知,在這之前的中國畫,統統沒有畫家題款,美術史要鑒定它們是誰的作品,常常爭論很大,畫家就像在歷史中與後人捉迷藏。
北宋後,開始有畫家署名,但「猶抱琵琶半遮面」,名字或隱約寫在石頭上,或者細密寫在樹榦上,很難發現。就如《溪山行旅圖》,范寬的簽名就藏在樹叢中,十分隱蔽。
郭熙不僅清清楚楚題寫了時間、畫名、姓氏,還留下了印章,這說明北宋中後期畫家地位大大提升。
再看《早春圖》,山重水複、蒼松遒勁,其中還蘊含郭熙的三大技法:
一是他畫大山,不像范寬那樣勁挺,而是有一些柔曲,猶如雲捲雲舒,這是他獨創的「捲雲皴」。
二是他畫樹枝,如螃蟹爪子,筆墨明快,這是「蟹爪枝」。
三是他畫石頭,筆墨隨機皴染,所以輪廓線很模糊,石頭像「鬼臉」一樣變化多端,號稱「鬼臉石」。
對比一下范寬與郭熙這兩幅畫:《溪山行旅圖》安靜肅穆,《早春圖》就正好相反,靈動飄渺。
明代王世貞提出過一個著名的「五變說」,認為中國山水畫的發展脈絡是:李家父子一變,荊浩等第二變,范寬等第三變,李唐等第四變也,黃公望等第五變也。
曾是宋徽宗畫院考試第一名,「靖康之變」中冒死逃到南宋的大畫家李唐,又如何成為山水畫史「五變說」之一呢?我們來欣賞李唐的代表作《萬壑松風圖》。
這幅畫,人們的第一觀感常常是「鬼斧神工」四個字。畫面上半部是一座稜角分明的主峰,每一塊岩石都剛勁有力,如斧頭劈開,這是李唐用毛筆側鋒掃刷皴出的「斧劈皴」。
主峰山頭林木茂盛,鬱鬱蔥蔥。兩側則是若干座細瘦的「萬仞山」做陪襯,遠遠隱現於「白雲深處」,這是主次有序、遠近分明的布局。我們注意到主峰左側的一個淡墨遠峰上,有一款小字: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陽李唐筆。
李唐還用了一些青綠顏料渲染松樹的針葉,與水墨皴擦的岩石對比鮮明。
對比一下台北故宮這三幅鎮院之寶,雖然都是「全景式」構圖,但范寬安靜、郭熙靈動、李唐剛勁。但不僅於此,李唐明顯縮小了視野,主峰沒有那麼高大雄偉了,好像只是連綿的群山之一。
李唐的另一幅名畫《江山小景圖》,轉成橫列的一排山峰,高低參差、起伏不定,已然放棄「全景式」,而採用「半邊式」構圖。從完整全景,到半邊局部,這正是李唐之「變」。
這種構圖變化,有學者認為,是因為北宋末期,經濟中心南移,描繪北方崇山峻岭的畫風,大家已經看得膩煩,丘陵連綿、江河縱橫的江南風景,越來越受歡迎。
南渡之後,李唐等南宋畫家更不知不覺有了半壁江山的心理。可見地理與政治環境對藝術的影響巨大。
總之,李唐適應了江南,不斷探索,開啟了南宋馬遠、夏圭「一角半邊」的山水畫新樣式。
※值得你收藏的宋錢(一)
※南宋明知金朝滅亡會唇亡齒寒,還要聯合蒙古滅金?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