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題海戰術:為啥中國的娃能適應這麼簡單粗暴的教育?

題海戰術:為啥中國的娃能適應這麼簡單粗暴的教育?

應試教育甚至不能稱之為教育,而是一場簡單粗暴的遊戲。而中國的娃居然在3/4歲就開始適應了它。

今天的文章講的就是這場遊戲的規則。

作者:政經濟研究學者孫驍驥, DrBing修改

1

BBC拍攝的紀錄片《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式課堂》播出後立刻引發了轟動。記錄片搞了一個實驗:中國師資PK英國師資,5位中國牛師,到英國漢普郡博航特中學,接管了由50名英國學生組成的「中式實驗班」,期末和一個相當於「對照組」的英國老師班進行成績PK。

先說結果:英國對被虐死了,中國隊完勝。

再說過程:在BBC全程記錄的片子中,我們看到了中國中學老師在英國授課時各種狗血劇情,隨時擦槍走火。

比如說,英國中學課堂上學生要是對老師的講授有不同意見,是可以當堂反駁的,這讓深具「師道尊嚴」的「中國外教」們心裡很不是滋味。

此外,最讓他們無法忍受的是英國學生毫無中式的課堂紀律,他們英國課堂的常態是:上課講話、燒水喝茶、不聽老師講課、肆意走動……

在中國老師眼裡,娃簡直反了,但在英國人眼裡,這就是英國學森之日常,上課燒水喝的學生,家長也理直氣壯為:渴了要喝水也是一種人權。

2

在歐美教育體系,課堂紀律並不是完全死板而無可逾越的,尤其是當他對於個人權利構成阻礙的時候。

歐美價值觀經歷了文藝復興,思想啟蒙近500年,「個人主義」已經是主流思想。而中國從「集體主義」崩潰中走出來不到40年。

在中國學校,教師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確保學生對自己的完全服從,以及各種聽話守紀律的訓練。

從幼兒園開始,孩子聽最多的就是「坐好,別動!」

講真,有點像坐牢。

反思一下,有牢坐算幸福的!

扯遠了。

3

雖然紀律很重要,但為什麼一定要學生坐得像木偶一樣端端正正呢?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中國崇尚集體主義文化,而集體制度的背後往往隱含著集權的影子。

但我親身經歷過中式中學教育和英式大學教育的,問題明顯更複雜。

中國中學課堂上對老師的絕對服從,對課堂紀律的嚴苛管理,以及填鴨式、高強度的應試教育,種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手法,其實都是源於四個字

市場競爭

過度的競爭,讓一切都變了味。

毛爺爺,也謝謝你贈送的人口大禮包!

有人會說:77年,中國高考錄取了27萬人,2014年高考錄取了698萬人。幾十年間增加幾十倍,競爭強度變小才對呀。

其實不然。擴招已經使得中國大學幾乎只有一本,才有「大學」應有的價值。

二十年前,進了隨便一所大學,前途都很光明。

現在除非一本,否則畢業後更大可能是去賣保險。

5

實際上,優質的教育資源,依然和以前一樣,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非常稀缺的資源。

進一步說,優質的教育資源,其意義顯然不止於教育本身,而是意味著將來更好的就業機會,更佳的人脈關係以及各種裙帶利益。家長、學生和老師都心知肚明。

資源少,競爭者眾,社會福利保障小,這似乎成了談論我國任何話題的大前提。它意味著在市場競爭中的每個人都會十分焦慮,力求避免成為競爭中被淘汰的失敗者。

失敗者付出的代價將是十分慘重、萬劫不復的。

在教育領域,高競爭強度、零和博弈的條件下,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都會主動選擇將教育的過程利用到最大化,那就是用

最短的時間,

訓練出考分最高的學生

這就是簡單粗暴的應試教育,背後的正義和邏輯。

6

我想,任何一個理性的人,不管他是中國人還是英國人,為了使得效率和利益最大化,都不會選擇使用慢吞吞、效率低下的英式教育,而會選擇最簡單粗暴,迅速達到特定目的的中式教育

長此以往,簡單粗暴但實用的教育方法驅逐了看似完善卻並無效率的教育方法,這便是教育領域的「格雷欣法則」。不遵守這些規則的老師,在中國是要被邊緣化、被淘汰的。

讀讀當年阿城寫的《孩子王》,你會驚人的發現,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辦學的硬體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中國教育的某些基本事實是沒有絲毫改變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包括,教師不能壞了「規矩」。

當然,如此的「教育」算不算教育,此處就暫不討論了。

但稱之為「篩選機制」,肯定沒人反對。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各行各業競爭強度近乎變態的國度,要獲得一個崗位、一個名額,你需要擊敗不計其數的競爭對手,所以社會上雞血勵志成功學文化能在我國如此蔚為流行。

所以學校里做得最多的不是培養所謂的綜合素質,而是像馬戲團訓練動物一樣玩命訓練考試做題的能力。

對一些英國孩子來說,中式教育一天稀鬆平常的12個小時課程強度已經到了無法接受的地步,有論者斥之為「嬌氣」。

但如果不去親身經歷,英國學生想破腦子也沒法理解中國的高考選拔制度和英國的差別有多大,亦是無法理解考不上大學對於一個中國學生意味著什麼。

這是紀錄片里故意漏掉、沒有提及的兩國社會差異。

有一位「中式實驗班」的中國老師接受採訪說:「我相信這些英國孩子,如果在中國的教育環境下,學習會比中國孩子還要努力。」

這番話說明他還是懂得一些教育的本質的。不是說中式的教學方法多麼高明,只有中國老師才能讓學生聽話,守紀律,考出高分,其實這種反覆做題反覆練習外加考試排名的教育方法誰都能想得到。

說穿了,中國的學生學習優良和這套教學法沒有半毛錢關係,而純粹是因為我們太明白進學校的目的了——為了競爭,擊垮對手,成為淘汰賽中留下來的那個人

即使沒有這些老師的教學,在嚴苛的競爭環境下,中國學生的勤奮程度也會遠高過英國學生。這部貌似公允的片子撇開社會情況來單純考察所謂的「中式教育」,根本就是緣木求魚。

7

麥克法蘭在《英國個人主義的起源》里提過一個論點。他說,英國發達的商業文明,催生了個人主義,這種個人主義強調了個人作為財產所有者的獨立身份、個人的思想、能力以及個人通過勞動而獲致的一切。

個人的獨立身份便賦予個人以自由、獨立平等的價值觀,由此也培養出了一部分自由散漫的性格。而這種獨立性,是崇尚集體宗族主義、崇尚老黃牛耕田精神的農業社會所不可能具備的。

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在我看來就是中英教育區別的根源:一個是商業時代的教育方式,一個是農業時代的教育方式。前者更細膩,講求培養綜合素質與創造性;後者簡單粗暴,採取了魔鬼式的訓練法,把具體鮮活的人異化為一串冷冰冰的分數。

不要去比較二者的優劣,根本沒有優劣可言。不同社會、不同環境下的客觀產物而已,正如一個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實在是沒有什麼理由去接受無謂的素質教育,焦大審不了林妹妹的美。

夏蟲不可以語冰,如是而已。

恨這套遊戲規則,又有條件?移民咯。

移不了又有野心有實力?那就搞懂遊戲規則,當淘汰賽的勝者咯。

沒野心沒實力?那就給娃一個能至少安身立命的能力咯。

你是哪種呢?

來源:魏老師教你學語文,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物理 的精彩文章:

寒假班主任提醒:家長別忘這件事,孩子寒假收穫才多
這座城市,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斷水的大都市

TAG:環球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