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習考試,找領導談話,我到底在拖什麼?

學習考試,找領導談話,我到底在拖什麼?

拖延,背後一定是有一對矛盾存在的。

看透矛盾,解決拖延。

夥伴提問:

請教老師一個問題,拖延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呢?比如學習考試,或者想找領導談話等等重要的事情,一邊著急一邊拖著,著急頭疼,沒有力量從容行動,我在拖什麼呢?

天石回應:

拖延症這個話題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很多人都會有這方面的困擾。在花徑看來,我們的每一個行為、每一個狀態對自己都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包括拖延的表現。從簡單點的角度來講的話,我們可以認為拖延是對生命狀態的一種保護,是我們需要休養生息。我們這樣去解讀它,是希望大家對它能有一個接納的態度,不要去批判它。

如果真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呢,就還需要更深一層的理解,這個理解是因人而異的。不同的人雖然都會出現拖延的表現,但是每個人背後的動機、那個成因是非常不一樣的。我們就拿你提到的兩個例子來講一下。我再次強調一下,拖延這個事情的成因是每個人不一樣的,希望我的解讀能給你啟發,然後還需要你結合自己的情況再去更深的了解自己背後的原因。

一般來說,拖延的出現,首先我們面臨著一件事情,比如找領導談話。理智上,我們知道這件事情是需要去做的,但是我們遲遲行動不了。這裡面通常會有矛盾的東西存在。比如,我要去找領導談話,就要面對我和他之間的溝通。通常來講,我們在面對領導的時候,會有一個投射在,常常會把領導投射成兒時的爸爸媽媽。具體是那個特徵,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當我們把他投射成兒時的爸爸媽媽,這時候會有兒時的經驗在驅使我們。

兒時的經驗會帶給我們各種信念,比如說,爸爸是不會支持我的,媽媽是不會理解我的,他總是拒絕我的,等等,總之是對談話結果的一個負面的預期,而我們又不想再次面對這樣負面的結果,所以我們就被卡在那裡。理智上知道我需要做這件事情,但是我心裏面又在害怕那樣的結果,害怕負向感受的再現,所以就動不了。

拖延這個東西,背後一定是有一對矛盾在。但是那個矛盾是什麼,需要結合每個人自己的具體的信念去看。也有人會有這樣的情況,比如,小時候孩子提出了什麼想法,媽媽經常覺得「你怎麼這麼麻煩!」孩子不想給媽媽造成麻煩,就會抑制自己的訴求,這種情況下,這個孩子長大之後就很難去跟別人提出「看起來非分」的請求或者要求,特別是面對領導的時候,我不能給領導造成麻煩,我要乖乖聽話。類似這樣的信念,也可能是阻礙我們的原因。

學習考試的事情,這也是特別典型的拖延的情況。當我們面臨考試的時候,我們知道,考試之前要做大量的複習準備的工作。這裡面同樣也有一對矛盾存在,一方面我們特別想要考好,一方面我們又對萬一考不好的局面很難接受,這對矛盾就導致我們遲遲無法開動,越無法開動,時間就越短,積累的要複習的學習的量就越大,就更加重了不良的預期。

通常來講這個不良預期都是對結果的擔憂,「我能考好嗎?」當沒有考試的時候,這個擔憂通常是隱藏的。現在面對考試的時候,很容易就要把這個結果展現出來了,你是考90分呢?還是60分呢?還是20分呢?這時候,我們會有一個對結果的預期。比如,小時候家長對孩子學習的要求很高,考好了才有好臉色,考砸了就橫眉冷,家裡的氣氛比較壓抑,假如有類似這樣的經驗,孩子就會對自己的失敗很難接納,這時候,考試帶給他的心裡的負擔就比較重。

我們不想面對這樣很沉重的內心的狀態。所以呢,這個情緒就在阻礙著我們去做一件我們理智上認為應該去做的事情。我們應該去準備,應該花時間去複習,而我們的心情、我們的情感又很不想讓我們去面對這樣的結局。這一對矛盾就會把我們阻礙在這裡,看起來就是一個拖延的表現

如果再說得簡單一點,你看,為什麼有的事情對我們根本沒有拖延的影響,而有的事情就會對我們產生這樣的影響,也就是說,不同的事情所引起的我們心裡的情緒是不同的。

特別是因為兒時的成長經歷而導致的負面的信念在干擾我們,使得我們的能量大部分被用於去抵禦這個心理狀態的消耗,我們就沒有能量再去做這個現實的事情。

在面對拖延症的時候,我們需要看清楚心裡產生的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信念,我們對那個結局的預期是什麼,那個困擾我們的東西到底是什麼?當我們看清楚這個東西之後,通常來講,它對我們的困擾作用就會減輕。

比如說,跟領導談話這個事情,假如說你的信念是,我不能給媽媽添麻煩。我們就是打個比方,假如說你解讀之後發現自己是這樣一個信念。我們就有機會去做這樣一個分離,比如,現在的領導跟我小時候的媽媽是一樣的特點嗎?他是真的不喜歡麻煩嗎?還是說,他其實是一個很熱心的領導,他很願意為下屬排憂解那,解除障礙,幫助下屬輕裝前進呢?我們有機會去看到,現在這個領導和我的媽媽不同的特點,他未必會帶給我小時候那樣的結局。

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拖延症就有了一個解除的機會了。我想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一個體會,這個事情做之前,我覺得好難好難,不敢去做,當我真的做完了也就發現,其實也還好了,其實也沒有那麼困難,其實我也能搞定。比如跟領導談話的事情,也可能談完了你會發現,其實領導並不會那樣去嫌棄我,其實他還挺支持我的,其實他還挺器重我的。等等,這樣的不同的結局。

我們最後再總結一下,拖延症這個的事情確實在困擾這我們,但是我們不要對它有評判,不要說因為我拖延了,我就是個懦弱的人,一個沒有勇氣的人,沒用的人,等等。對自己不要有這樣的評判。其實有拖延症的表現,只是說明我們由於童年的經歷,使得我們在某一類事情上,或者說有某一類特徵的事情上,我們會有以前積累的傷痛存在。我們不想讓同樣的傷痛再次出現,心理上的消耗就拖住了我們行動的腳步,是這樣的一個原因。

那麼,我們需要去做的就是轉過身去理解自己,去體會自己,去覺知我的頭腦里是怎樣的一個信念在阻礙著我,我對童年是怎樣的一個感受。我們頭腦里的信念是因為我們以前的經歷所形成的,但是他不一定適用於現在的實際的事情,它跟現在的事情之間有可能是不匹配的,所以我們要把它找出來,去解除掉這樣的匹配,就有可能解除掉拖延對我們的困擾。

~~ 2018,祝願你擁有不一樣的生活! ~~

往期問答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天石,工學博士,原國立研究所科研人員、知名企業技術經理,現全職媽媽,專註於家庭教育。目前旅居美國。

《講給父母的故事》公眾號致力於對成長故事的解讀,交替推出文章和音頻。孩子的生命有多圓滿?我們的生命有多圓滿?一起攜手,來看到生命的力量和圓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講給父母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TAG:講給父母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