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改變中國籃球?姚明上任周年:激進派變穩重派,為何進行改革
大年初八,這一天是很多人結束春節假期,重新走上工作崗位的日子,也是中國男籃藍隊主場迎戰紐西蘭隊的比賽日。而這一天,對於中國籃球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天,正好是姚明上任中國籃協主席一周年的日子。
就在不久前,2018年體育春晚的錄製現場,姚明見到前國乒總教練劉國梁,第一句問候就是:「現在咱們倆都成了不懂球的胖子啦……」
姚明喜歡拿自己的體型自嘲,但這一年時間,他的體重變化不大,而這句話的焦點,更在於「不懂球」——接過領導籃球改革大旗這一年,在外界看來,姚明的步伐放慢了許多。一位CBA投資人告訴騰訊體育:「姚明現在做任何決定都小心翼翼。」一年前,作為投資人的姚明,想法激進,但一年之後,作為管理者與決策者,他卻變得穩重,時常講得是「制度」,「程序」,「標準」。
這一年來,姚明走得戰戰兢兢,正如他一直所說,「完備的制度更重要」。整個中國籃球圈,都能在過去的一年深刻感受到姚明改革的決心,以及他對改革的謹慎與細緻。
CBA公司成立正式邁出管辦分離的一步
思路,「改革很多事兒是A加B,而不是A變成B」
《南方周末》曾經對於中國籃球的發展現狀有過這樣的描述——「與相當部分領域類似,中國籃球陷入到舊改革紅利耗盡,而新利益格局形成保守剛性,最終導致新改革無法推進,從而不進則退的困境。從球迷到體育媒體,都在呼喚管辦分離,都在呼喚籃球商業化改革和職業化改革更加專業化、體系化,但改革遲遲不落地。籃協和籃管中心主管官員換了幾茬,但頂層設計沒有鬆動,底部再如何活動都無法真正推動改革。」
這樣的現實,使得姚明在改革的過程中,不得不從一個更高更廣的維度去著眼。用姚明自己的話說,2017年中國籃球的改革,並不是單純的改變,更多則是繼承和發揚。繼承那些優秀的經驗,發揚那些優良的傳統,並在此過程當中尋找不斷優化的調整策略。
他拒絕武斷地、大刀闊斧式的改革,CBA聯賽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本賽季CBA保留了亞洲外援,並且並未立刻增加常規賽的場次,僅僅是增加了兩個季後賽的名額。姚明為各種大改變的發生,留足了緩衝的時間。「這樣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負責任的行為,」某南方俱樂部投資人表示,「姚明的策略考慮到了很多方面的因素,他不是為改革而改革,他顧及的因素更多。我們見過很多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但很多人都是為放火而放火。」
「雖然CBA公司是新的,但CBA聯賽已經有20多年歷史了。大家都在講顛覆創新,但體育是處於文化板塊中的,如果有劇烈的割裂,對文化是極大的傷害。我認為2017年的籃球改革其實不是一個改變,而是一個繼承和發揚。」談及過去一年的改革成果,姚明這樣談到自己的看法。
姚明認為,眼下中國籃球的改革是一項增量改革:「很多東西是A加B,而不是A變成B,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更大地釋放能量。」
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當中,很多東西是全新的。比如CBA聯賽管辦分離的制度第一次真正實行,比如CBA公司在2017年正式成立,比如兩支男籃國家隊平行存在。如果和以往進行對比不難發現,很多改革的策略與措施,的確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改進,並非一股腦的推倒重來。
身份的轉變,讓姚明的行事方式也做出了巨大的轉變。當年作為上海俱樂部的投資人時,姚明一直在呼籲「取消三外援」,甚至曾經「身先士卒」主動放棄亞洲外援的名額。正因如此,在姚明成為籃協主席之後,外界一直有傳言稱,本賽季CBA聯賽很有可能取消亞洲外援政策。但最終的結果,CBA公司並沒有取消亞洲外援,而是通過一系列方式,不斷減少擁有亞洲外援資格球隊的數量,以及亞洲外援在球隊當中所佔的作用。姚明內心未嘗不想取消亞洲外援,但如今的他已經不是單純的參與者,他需要顧及各方的利益。從當下的CBA發展狀況來看,引進亞洲外援對於實力靠後的球隊和薪金壓力較大的球隊來說,幾乎是唯一直接立竿見影提升球隊實力的途徑。武斷地堵住這條道路,對於這些投資人的利益和積極性,都是直接的打擊和傷害,進而損害的則是整個CBA的整體利益。
CBA首次公布執裁報告
制度,「姚主席的刀就懸在那,誰都不敢觸霉頭……」
就在本賽季CBA聯賽開始前不久,在澳門進行了一次有兩支CBA球隊參加的商業賽事。就在那屆比賽中,時任深圳男籃主帥的王建軍,因為不滿意裁判在比賽當中的判罰,率隊罷賽。不久之後,他則受到了停賽一整個賽季的嚴厲處罰。
王建軍雖然執教CBA的時間不長,但在中國籃球圈也是個桃林滿天下的名帥,而且他為人忠厚,很少會成為球場爭議事件的主角。但對於這樣一個老實人,姚明和他的CBA公司卻「下了狠手」。在很多人看來,一場熱身賽處以如此重的懲罰有些不近人情,不過也有聲音認為,王建軍之所以受此重罰,其中的原因也和深圳新世紀俱樂部老闆梁志斌是籃協副主席存在一定關聯。姚明希望用這樣一張罰單,樹立整個CBA公司的威信。在全新的制度建設當中,沒有人可以搞特殊化。
「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個過程的,一個人、一個團隊、一項事業想做成功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姚明曾這樣對騰訊體育表示,「任何事情需要保持一個好的航向,不偏離方向的話,一定要有一個完備的制度去支撐它,一旦有了制度之後就會減少我們大量的時間和思考,很多東西我們都可以程序化的去運作,標準化的去管理。」
果不其然,本賽季開始之後,CBA的賽場上依舊有爭議和衝突事件存在,不過CBA公司的處罰也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同時對於俱樂部和運動員的約束,也更加嚴格而明確。不僅在球場上必須按照規則行事,包括對於贊助商權益的保護、對於社交網路上言論的把控,都清清楚楚地寫進了規章。不少運動員都在感嘆:「姚主席的刀就懸在那,誰都不敢觸霉頭……」
在統一而嚴格的制度規範下,就連姚明自己也不能免俗。即便是從北京回到上海,短短不到兩個小時的飛行,他也會按照程序向單位請假。「就是因為這一點,所以身邊的人都服他,他自己從來都是以身作則,」一位姚明身邊的朋友說到。
本賽季迄今為止,但凡在賽後指責和抱怨裁判的教練,都按照規定給予了停賽的處罰。眾所周知,裁判問題一直是困擾CBA發展多年的痼疾,而其中也包含了方方面面複雜的成因,這些都使得裁判問題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性的解決。這個賽季,CBA設立了錄像回放中心,並且針對裁判員的考核、安排制定了新的規範,並且隨著比賽的進行,多次出台裁判報告,及時給外界以反饋。姚明也在努力,幫助裁判團隊重新樹立公信力。
「運動員都有技術統計,裁判也應該有,我覺得應該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裁判員的業務水平我們肯定會想辦法去提高,但從另外一點來說,裁判跟教練員、運動員沒有什麼區別,也會受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也可能會犯一些錯誤,裁判是一個高度專業的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在談到裁判問題時,姚明曾經這樣說道,「CBA裁判職業化一定是未來的方向,但飯要一口一口吃,作為一個高度專業化的職業,裁判人才的儲備和管理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這麼比方吧,很多人天天開車,開得很熟練,但是都能當交警嗎?」
就在春節前,中國籃球協會紀律與道德委員會成立,並在京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該委員會是為維護籃球運動的道德紀律和公平競賽原則而設立的獨立調查裁決機構。姚明和中國籃協也藉此想要重樹嶄新的作風和面貌。「委員會第一要獨立公正,不受干擾,為中國籃球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第二是注重程序,完善行規、恪守規則。第三是嚴於律己,真正做到紀律道德規範的執行者和維護者。我們是做專業的事,要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宣傳推廣行規行紀,」姚明這樣說。
姚明出席2018CBA全明星周末
服眾,「我們敢投CBA,因為相信姚明不會糊弄事兒」
去年5月22是是姚明的女兒姚沁蕾的生日,生日前的那個周末,姚明專程返回家中為女兒慶生。可本以為能夠卸下沉重的壓力,可突然從緊張的狀態下鬆弛下來的姚明,身體卻一下子綳不住了。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連著在醫院輸了兩天的液,但在身體情況好轉之後,姚明又立刻投入到了新的工作當中。姚明的勤勉也並沒有白費,本賽季CBA聯賽的商務開發工作,取得了令人稱讚的成績。
乍一看,本賽季的CBA只招到了17家贊助商,這和上賽季的29家贊助商相比有明顯差距。但要知道,CBA公司的部人員架構在去年5月底才正式實現實體化,這17家贊助商,是他們在四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取得的成績。「這17家贊助商的合作都是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談下來的。CBA公司在剛接手聯賽時一單都沒有,包括一些老客戶的條件和價格都變了,都需要重新談」,蔣健曾經這樣談到招商工作的艱辛。
在姚明的規劃中,全新商務周期的CBA聯賽,贊助商的質量無疑比單純的數量更加重要。在上一周期內,官方合作夥伴這一級別(CBA贊助商中的第三級別)的平均年贊助額度約為2000萬,但本次這一級別的年均贊助額度就超過2500萬並直逼3000萬大關而去,比如美孚速霸的年贊助金額就超過了3000萬,而一汽大眾的年均贊助額度也比上一周期漲了50%。而官方贊助商和官方供應商這兩個級別的平均贊助額度也都較以往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我們在參與的角色上更積極主動,進一步提升合作空間,今年是一個特殊時期,姚明主席做了中國籃球的新領軍人物,他對於未來的規劃,也讓我們有更多的信心。」TCL品牌管理中心總經理張曉光,曾經向騰訊體育透露TCL與CBA聯賽續約的原因。而另外一位與TCL同為聯賽官方合作夥伴的品牌高管,曾經直截了當地說:「我們知道未來的CBA聯賽是全新的,包括制度和人員都是全新的,但是我們敢投CBA,因為我們相信姚明肯定不會糊弄事兒!」
事實上,在整個聯賽商務開發的周期中,甚至在本賽季聯賽的進行過程中,姚明也時常與商務團隊進行交流,如何才能夠更好地服務贊助商。「在這個階段,能投我們的贊助商,都是給予了我們很大的信任,」CBA公司商務團隊人士表示,「對於他們的回報和反饋,其實是關係著聯賽未來的生命,因為不能每一次都靠姚主席『刷臉』,做起來自身的價值才是硬道理。」
在上個月進行的CBA全明星周末期間,CBA的各大讚助商都舉辦了形式不同的活動,或進行線下的球迷互動類活動,或是通過冠名全明星周末不同種類的賽事環節,更好地實現品牌曝光與展示。而在春節前的情人節當天,本賽季首度與CBA攜手的JEEP則邀請多名CBA球員,共同錄製推出了一部打動人心的視頻,平日里內向含蓄的運動員們,紛紛藉機會表達了對於父母的愛,真誠樸實,令人動容。「這一次的傳播達到了很好的效果,也讓我們發現了運動員群體的另一面,這是一次很有意義的嘗試和探索,」該品牌負責人這樣評價說。
本賽季,姚明曾經主動將自己的個人贊助商中國人壽引渡給CBA,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生也感嘆:「姚明不僅有著廣闊的胸懷,還有著睿智的頭腦,當初是他推薦我們做出贊助CBA的選擇,現在看來,這的確是一步妙棋。」
姚明的雙國家隊思路已有成效
決心,「夯實人才基礎是根本,改革最怕半吊子」
就在一年多之前,騰訊體育曾經在專訪時問姚明,中國籃球想要改革,面對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姚明給出了自己的回答,短短兩個字。「決心,從上到下每一個人的決心。改革最怕半吊子,解決一時的問題,卻製造更大的麻煩留給不久的將來。」姚明說道。
時過境遷,姚明的身份已經發生了變化,但他所篤信的東西卻並沒有改變,只有夯實最底層的基礎,才能讓改革走得更遠更持久。這也是姚明主導的改革,最為本質的核心所在。
在中國,籃球乃至職業體育發展的最大障礙,莫過於「體教分離」的制度。一名年輕人,如果想要成為職業球員,他就必須在教育和體育當中選擇一條路,卻無法將二者兼得。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選擇體育等於踏上了一條風險巨大的獨木橋。正因如此,中國體育一直處於常年人才基數有限、優質人才匱乏的階段。而要想變「體教分離」為「體教合一」,問題卻已經遠遠超出了體育的範疇,莫說單憑一個姚明,就算再多姚明也難以實現。
不過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姚明,並沒有因此而停下自己的腳步,他一直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最大程度推動體育和教育的結合。在上個月舉行的CBA全明星周末當中,今年為了鼓勵「體教結合」,為了讓更多人關注大學生聯賽和大學生球員,CBA公司做出決定,星銳賽改為南北區星銳隊,對陣清華北大聯隊。雖然比賽懸念並不大,但大學生球員的發揮,還是給了很多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他們(大學生球員)在場上的經驗並不差,CUBA每年打很多比賽,很多人還會打一些其他比賽,他們在場上的時間、打球的時間比我們的星銳隊有些隊員的時間還要長。其實兩邊有互補的東西,有互相學習的東西。」作為星銳隊主帥的胡雪峰說道。而另一名星銳隊教練王治郅則表示:「體教結合應該是大勢所趨,大學的環境和氛圍不同,數量更多,俱樂部是不夠的,金字塔塔基更大一些,對於中國籃球的發展更加有利。」
在姚明看來,國家隊的改革也好、CBA聯賽的改革也罷,都只是中國籃球精英層面的變革,而比這些加起來都更為重要的,是基數最大的基礎人才和校園人才。如果人才根本性的問題解決不了,再多花樣的改革恐怕也難以長久見效。「希望不管在哪兒打球,希望籃球人才能夠以去職業聯賽和國家隊作為目標,這當然也促使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現在讀書和打球也不矛盾,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相輔相成的關係,這需要我們花時間和耐心把事情做好。」姚明說。從中國籃球目前的情況來看,真正能夠從校園當中走出,最終躋身頂級聯賽的運動員屈指可數。而未來加強校園體育的建設,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姚明表示,自己堅信大學的體系中也能夠培養出優秀的人才,而民眾也需要逐漸轉變觀念。
去年11月開始,姚明大力推動小籃球項目、三對三籃球等項目的普及與推廣,「學生籃球的普及面和質量的提升是著重要去做的,我們也在加強工作,希望和學校體系有更多的合作,把我們的基礎打好,把賽事做好,這樣中國籃球的基礎才能更牢靠,」姚明說,「大社會是由一個個小的家庭單元組成的有機體,家庭籃球小氛圍的營造更加重要。」
姚明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
結語
身高2米26的姚明,站在人群當中格外扎眼,但這個大個子,卻非常善於低頭聽取他人的聲音。
就在去年八月的黎巴嫩男籃亞洲杯時,姚明有一天去觀看中國隊的訓練。無意間和到場一位攝像師攀談起來,前一天中國隊剛剛輸給澳大利亞,而對於輸球的原因,兩人則各執一詞。姚明認為是中國隊進攻出了問題,而對面的攝像則認為是防守出了問題。聊了許久,雙方誰都沒能說服誰,姚明並沒有擺出一副籃協主席的架子壓人,而是擺了擺手:「看樣子今天達不成共識了,不過沒關係,以後有機會再探討……」
這個小故事只是姚明工作生活當中的縮影,這個銳意進取的改革者,並不是一個好高騖遠的決斷者。姚明說,自己這一年來也始終在學習,在傾聽,收集各方的觀點、問題和意見。
據了解,就未來中國籃球發展的幾個重大問題,例如如何規範整頓籃球經紀市場、國字型大小球隊哪些年齡段需要保留、兩支國家隊是否需要提前合併等問題,姚明也一直在聽取各方的意見。北京亞特拉斯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負責運營國奧、國青等國字型大小球隊的賽事,該公司傳創始人郭麒麟是中國籃球圈內最為資深的從業者,他曾經這樣評價姚明:「姚明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在沒有足夠的調研和了解作為基礎的前提下,他從不會輕易做決定。但他的頭腦,一直沒有停止轉動,他比很多人都想得更早,想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