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不懈向身邊人做健康科普的我,是如何眾叛親離的?

不懈向身邊人做健康科普的我,是如何眾叛親離的?

編輯:odette

編譯:妲拉

我想談談,作為一名健康記者,我是如何有效地讓朋友和陌生人都退避三舍的。如果你也關注健康話題並熱衷分享,或許會和我有同樣的命運。

我戳破了

母親心中的偶像形象

2011年,我剛開始做醫學傳播的時候,我母親基本每周都會打電話來諮詢她從「奧茲醫生秀」(Dr. Oz Show)里看來的建議:我要不要去檢查一下甲狀腺?我是不是應該吃點奧茲醫生推薦的ω-3保健品和維生素?

不知道你們,反正本AI一下子就想到了韋斯萊夫人對著洛哈特照片的樣子……「讓我們看看吉德羅·洛哈特是怎麼說的——」

工作中我會和很多醫生聊天,經常有醫生抱怨說,他們在診所里總是要花很多時間說服病人放棄奧茲醫生的建議,還得幫病人鑒別他推薦的五花八門的保健品。

我仔細審視了奧茲醫生所宣稱的科學依據,結果經常發現這些證據根本無法推出他的結論,有時候甚至截然相反。於是我開始撰文披露這些事情。奧茲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物,身為心臟外科醫生,他的醫學水平理應更高一些。撰文批駁奧茲醫生的醫學建議缺乏依據,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幫助讀者看清媒體報道與研究工作之間的鴻溝,讓公眾明白什麼樣的東西才算是醫學證據,以及為什麼不要輕信名人的醫學建議——哪怕那位名人是個醫生。

奧茲醫生會在節目中用貌似淺顯的演示手法說明科學道理——這種形式是不是有些眼熟?……圖片來源:doctoroz.com

不過話說回來,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名人的影響力是公眾健康教育的有力工具。

我覺得這事兒可以算是個裡程碑,它意味著名人(包括活躍的名醫生)可以通過一些奇怪的方式完成公眾健康教育

討論替代醫學

讓我險些失去朋友

在我剛剛踏足這個行業,開始檢視那些流行的膳食補充劑背後的科學依據時,我遭受了巨大的衝擊。

我震驚地發現,消費者根本無從得知自己每天服用的保健品是否安全有效,也沒有任何途徑搞清這些玩意兒的成分,主要是因為這方面的管理規定幾近空白。我還發現,儘管排毒療法、順勢療法的鼓吹者大肆宣揚它們的神奇效果,但他們提出的所謂證據卻總是似是而非……澳大利亞政府對順勢療法背後的科學證據進行了史無前例的詳盡調查,最後發現,這種方法根本就不管用,就是這樣。調查論文的作者建議大家不要再浪費時間、金錢乃至健康去嘗試這些垃圾「科學」。

但是,當我把這些事告訴親朋好友的時候,人們的反應卻相當微妙。

我很快明白,對很多人來說,替代醫學更像是宗教,而不是科學。企圖用缺乏科學證據的理由來「喚醒」人們很可能會被視作冒犯。於是我開始進一步思考,揭露真相就一定能改變大家的看法嗎?有時候也許會適得其反。同情似乎更管用,雖然這並不需要扭轉人們的觀點。

順便說一下,談到疫苗的時候,這類衝突變得更加劇烈。儘管有大量科學證據表明疫苗利大於弊,但仍有許多聰明人不願意給自己的孩子打針。他們覺得既然寶寶很健康,那麼似乎沒必要非得給他紮上十幾針。要如實反映這種微妙的情緒,遠比將所有反疫苗人士描繪成虐童者困難得多。

關於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不過我的確在深入思考,該如何打動這些對科學持有懷疑態度的人們,而不是一味試圖用大道理說服他們。我關注的另一個問題是,該如何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不光要擊敗偽科學的鼓吹者,還要深入地挖出他們背後的支持者和驅動者。

大家痴迷於神奇療法

和奇妙捷徑的時候

我總用樸素的證據潑冷水

這一點在減肥的話題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某種膳食減肥或者運動減肥的方法風行一時,我寫過許多這方面的文章,最後總是得出同一個無聊的結論這套新花樣根本無法達到鼓吹者宣稱的快速減重功效。長期來看,你的體重和體型絕不可能因此出現劇變,倒是你的支票簿鐵定會日漸苗條。

我寫的這些文章結論通常大同小異:目前我們確知的能夠保持健康的方法只有那麼幾種——鍛煉,保持健康平衡的飲食,別吸煙,少飲酒,保持睡眠充足。我還會補充幾條:擁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接受良好的教育,建立穩固的親密關係。

這些方法當然不如那些「秘方」一樣神奇迷人,所以大家都不愛聽。不過我以後還會翻來覆去地說這幾點……除非真的有人發現了能夠讓我分享給大家的減肥絕招。


圖片來自:123rf正版圖片庫

人們恐懼驚慌

健康專家大放光芒

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關注的都是一些並不緊急的健康問題:肥胖、營養、糖尿病,諸如此類。這些慢性問題都是老生常談,而且相對枯燥無聊,肯定不如ISIS或者唐納德?特朗普之類的話題吸引眼球。

然後,突然來了個流行病爆發,一切都變了

呃,其實也並不需要真正的爆發,只要讓人們看到某種可怕的病毒正在步步逼近就足夠了。

埃博拉病毒就是一例。2014年夏天我在西非待了好幾個月,全力跟蹤報道埃博拉的發展。當時我的編輯和讀者對這個話題的態度忽冷忽熱,算不上熱衷。然後到了秋天,一個利比亞人前往美國探親,很快就有診斷結果表明,他染上了這種恐怖的病毒。

一夜之間,美國陷入了全民恐慌,媒體也因此而沸騰。

2014年1月到12月,「埃博拉」這個詞在一些國家被搜索的次數趨勢。10月,一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利比亞人在德州達拉斯病逝,並感染了兩位照顧他的美國護士,在那之後,這個詞的搜索量衝上了峰值。圖片來源:Vox

你應該還記得記者蜂擁而上追逐埃博拉相關醫學工作者的場面,就像他們當年追蹤報道辛普森案一樣。媒體的狂歡背後有政界的推波助瀾,埃博拉激起了公眾的恐懼和排外情緒,一些政客藉機許諾,要封鎖國境線來擋住病毒。

作為一名醫學傳播工作者,你可以迎合公眾的歇斯底里,也可以努力安撫狂躁的人群。我們選擇了後者。我們努力提醒人們認清一個悲哀的真相:在衛生系統落後破敗的地方,埃博拉才更容易蔓延,例如幾內亞、利比亞或者獅子山,而美國缺乏這樣的環境,病毒不太可能大肆傳播。除此以外,埃博拉也不太可能突然變成空氣傳播型的病毒。

我們還試圖告訴大家,實際上你很難感染埃博拉病毒。根據目前已有的證據,若是因為莫須有的恐懼出台旅行禁令或者隔離醫療工作者,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我們藉機宣傳全球衛生治理工作面臨的挑戰,努力讓大家看到,預防流行病的國際配合還相當不足。

獅子山,世衛組織的何塞·羅維拉(Jose Rovira)醫生從一位疑似埃博拉死者身上棉簽取血。 圖片來源:Tommy Trenchard

埃博拉的爆發揭示了醫學傳播面臨的挑戰:我們得喚起人們的警覺,讓大家未雨綢繆地提前關心一些重要的全球衛生問題,不要等到疾病來敲門再措手不及;而在恐慌爆發的關頭,則切忌煽風點火。

我總是有點疑神疑鬼

我覺得當醫學記者有點兒像是念醫學院時的某個階段,你總覺得自己身上的某些癥狀正好吻合你正在學的某種疾病。和醫學院不一樣的是,這樣的懷疑將伴隨你的整個職業生涯。

每天都在報道新出現的怪病、流行病的爆發和其他各種疾病,你總會情不自禁地想要保護自己和你愛的人,盡量提前預防。成天和健康問題打交道,你不免會對所有已知未知的病原體格外敏感。你親眼目睹健康問題如何輕而易舉地擊垮一個人,於是你警醒自己千萬不要生病,盡量別進醫院;要是真進了醫院,沒查出別的問題就是奇蹟。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那麼地不堪一擊。我們小心翼翼地避免生病,但是除了勤洗手、多吃蔬果等無聊的老生常談以外,能做的相當有限。

作為一名健康記者,我開始對那些天花亂墜的醫學新聞產生了一種過敏性的厭惡。就我所知,突破性的發現罕見而珍貴,絕非日常可見。

然而在我們的文字世界裡,情況並非如此。此前,荷蘭的一組研究者試圖量化研究PubMed資料庫中誇大其詞的科學論文。他們檢索了1974年到2014年發表的論文中,作者使用「史無前例」「令人驚嘆」這兩個詞的次數,結果發現,在這段時間裡,這兩個詞的出現頻率增加了9倍。當然,媒體記者熱愛最高級形容詞。研究者也統計了媒體使用「遊戲規則改變者」、「奇蹟」和「治癒」來描述抗癌藥的頻率。他們發現,這樣的形容多不勝數——哪怕報道中的藥物根本沒有進行過人體試驗。這意味著某種葯還在小鼠實驗甚至細胞培養階段,記者們就已經稱之為「奇蹟」或者「治癒良藥」了。

我問過一些記者和研究者為何要這麼寫,他們的回答大同小異:因為這正是人們想看到的東西。科研工作的資金池有限,研究者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突破」之類的詞語會讓大家覺得這項工作值得資助。而媒體界的同行告訴我,如果他們總是一五一十地告訴大家平淡無趣的真相,那就別想紅起來,節目和書自然也就賣不掉了。

我認為危險之處在於,我們錯誤地引導了公眾對科研工作的認識,讓人們低估了獲得有效療法的難度和需要的時間。在滿紙天花亂墜的魔葯和神奇療法背後,我們反而忘記了關注那些真正對健康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例如教育、平等和環境。我們讓公眾走上這條無益甚至有害的道路,最終只會收穫失望。這可能還會帶來更加深遠的影響,造成醫學投入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浪費。

我會繼續讓人們敬而遠之

我必須承認:就算得罪了朋友、冒犯了老媽,我也毫不後悔。儘管這樣的做法並不受歡迎,但我每天都在努力推廣基於證據的思路,呼籲人們不要輕信天花亂墜的吹噓。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科學爆炸的年代。現在每年發表的隨機對照試驗和系統性綜述數量比以前任何時候都多,我們正面臨空前的機遇,可以用這些知識造福大眾。

60年來,科研項目的數量急劇增長。新發表的對照試驗25年來增長了300%。圖片來源:Vox

我認為,我們必須讓大眾認識科學,引導他們以科學為基礎作出自身的決策,選擇是否擁護某項公共政策,而不是依賴道聽途說與迷信。我們應該致力於將最棒的知識轉化為大眾能夠理解的形式,幫助人們在個人健康問題上做出正確的決策,擁護自己真正理解認同的政策。讓知識變得更貼近公眾、更有趣。

供職於純電子化的媒體,我們擁有廣闊的發揮空間,可以更好地向大眾闡釋科學,讓人們看到每一項研究工作的背景與環境。我們不需要每天費盡心思編造博人眼球的大字標題。如果某項新發現無法反映研究的全貌,我們也不用著急搞個大新聞。目前,我們正在試圖解決不同的研究得出矛盾結論的問題。這一幕你可能已經相當熟悉:今天有報道說紅酒有利於健康,明天你又看到新聞里說酒是奪命殺手。類似的還有維生素D、巧克力、紅肉等等。

我們吃的每一樣東西都同時存在致癌和防癌的功效。圖中的每個紅點代表一項醫學研究,由上至下依次是酒、西紅柿、茶、牛奶、蛋、玉米、咖啡、黃油、牛肉;中線左右分別代表預防癌症和導致癌症。圖片來源:Vox

我們試圖摸清某個特定健康問題的全貌,科學家們有哪些意見相同,又有哪些分歧,研究領域裡還有哪些未解的謎題或局限。研究界的這些故事可能從未出現在報紙新聞里——但是對於那些想弄清重要健康問題確切答案的讀者來說,這很重要。

所以我將堅持這條道路——就算我會失去很多朋友,還會令陌生人敬而遠之。

孤家寡人AI

我知道向親戚科普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如果你一年360天都平靜的看著他們轉發「重大發現!央視報道!」而一言不發懶得闢謠,就不要怪罪他們在春節這7天對著你胡說八道了……

科普任重道遠,平時也請多關心親人啊!!

果殼網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兒的果殼

我覺得你應該關注一下

本文來自果殼網,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網 的精彩文章:

日本和尚的顏值都這麼逆天嗎?《妖貓傳》原著小說漫畫化
科研人才的培養,跟養豬有異曲同工之妙

TAG:果殼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