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知清臣」楊企震

「四知清臣」楊企震

在南夏墅街道原廟橋的溝頭上村,有一個楊氏家族,他們以「四知」為自己的堂號,人稱「四知堂」。這個家族史上出了許多位清官,清朝康熙年間的楊企震就是其中一位。楊企震,出生於1669年。對清朝來說,1669年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年份,就是在這一年,年僅15歲的少年皇帝康熙智擒鰲拜,真正走上親政的道路,掌握了朝政大權。盛世的宏圖就從這裡開篇了,而對剛剛出生的楊企震來說,這將是他成長、成才的時代。

除此之外,一個好的家庭也給了楊企震太多的滋養。他出生於官宦世家,爺爺楊兆魯是順治九年的進士,在朝廷做刑部主事,以文章流傳於世,今天的常州近園也是由他修建而成;父親楊世是貢生,做了密雲知縣,氣節高雅脫俗,他們都希望兒孫能夠繼承祖上流傳下來的好風尚,於是給企震起了一個號,叫「廉操」,也就是廉潔的操守的意思。正是在這種讀書之家的風氣熏染下,楊企震從小就酷愛讀書、善於自學,在經史典籍之中明確了志向、得到了修鍊、提升了品行。1706年,37歲的楊企震考上了進士,走上了仕途,他先在朝中做文書工作,後來被任命做了直隸新河(即今天河北省新河縣)知縣。

對楊企震來說,做官不是一件可以急於求成的事,因為只有先讓心到達,才能把官做好。他有一句口頭禪叫:「居官盡忠,先求補過,能補過,斯克盡忠。」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官只有經常思考過錯、修鍊德行,才能談得上盡忠。於是,他大筆寫下了「退思」二字,做成牌匾掛在縣衙大堂之上,作為對自己的訓誡。在具體工作中也是盡心盡職,只要是經手的文件必定詳細批閱作答,案件不論大小必定親自勘察現場。開堂聽審能夠以理服人,面對權威敢於直言不諱。

有一年,河北巡撫召集轄內各縣長官到南宮縣集議(即開會),楊企震也去了,在會議期間,他看到南宮城裡有一個老人在當街賣女,旁邊圍了很多街坊,指手畫腳議論紛紛。他上前打聽,才知道原來是有當地的惡霸強佔老人財產,老人向縣衙打官司,卻沒想到官司打了兩年,不但沒打贏,還搞得傾家蕩產。走投無路之下要忍痛賣女,以此來籌錢繼續上告。這個案子發生在南宮,楊企震不便插手,但想到其中必然存在徇私舞弊,於是就向河北巡撫彙報了所見所聞。巡撫得知後,立即任命楊企震協查此案,楊企震火速趕赴南宮縣衙,了解案情,開堂審問。南宮縣吏擔心東窗事發,就在夜裡攜重金拜訪楊企震,企圖賄賂他,沒想到不僅沒成功,還受到了嚴厲斥責,楊企震說:「我是楊震之後、四知之裔,豈能因為受賄而辱沒祖先、敗毀自身!」提到楊震的名字,真是如雷貫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四知」的故事就是從他而來,並在家族中代代傳承了下去。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楊震在東漢,楊企震在清朝,跨越千年的時空竟然成就了同樣的美名後世流芳!最終,那位南宮的老人冤屈得到昭雪,貪賄的縣吏受到制裁。

這是一件小事,卻讓我們看到了這位新河知縣雷厲風行的辦事風格、堅如磐石的精神操守。在楊企震心裡,真正廉潔的操守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兼善天下,是與民同樂、為民擔當。新河縣由於受到古黃河和子牙河水系的影響,經常洪水泛濫。1716年春夏之際,一場連降的暴雨造成寧津湖水泛濫,數十里長的湖堤多處出現管涌,隨時有決堤的可能,民眾驚恐萬分。楊企震親自率領城中百姓加固堤壩、堵牢決口,夜以繼日一刻不停。洪水退去,田地和糧食都安然無恙,百姓也得到了安撫。為防止洪水再次侵擾,楊企震捐出自己平生的積蓄和俸祿,購買樹木、草包,用於加固湖堤。

轉年五月,楊企震因積勞成疾,在任上去世,享年45歲。新河縣百姓無不哀慟萬分,自發送殯之人不計其數。

這就是廉潔的力量,這就是榜樣的風骨,有榜樣可得民心,有廉潔世風昌明。今天我們講楊企震,是因為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新起點上,我們需要這樣的幹部,敢為人先,堪當大任。在當代,我們有焦裕祿,有楊善洲,有廖俊波,有李保國,有我們大學生村官的典範張廣秀、秦玥飛。他們既是廉潔奉公的踐行者,也是這個時代的先鋒,更是當代幹部的明鏡。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明白學習為本、見賢思齊是捷徑的道理,我明白面對每一次機會,只有具備紮實的才學和豐富的經歷,才能保有篤定的心境。今天的年輕人,必須在心裡先確立一個優質的榜樣,不斷加以自我教育、鞭策和反省,形成良好的專業素質、道德素養,才能在自己廣闊的人生汪洋中劈波斬浪、幸福遠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02.08 足球專欄:昨天命中高賠,今天再看法國杯!
黃芪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分析與治理辦法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