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的祖國很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筆尖上的中國

我們的祖國很中國——從「舌尖上的中國」到「筆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3」已經開播了,經過1與2的洗禮,不少人對中國的「吃」有了重新的認知。相比一些歷史題材,特別是宮斗、穿越、抗日等劇更能讓人深思警醒,中國飲食文化的背後蘊含著的民族品格、精神風貌、生活哲學更是向世人說明修行源自生活。

在中國傳統道德倫理中,「仁愛」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仁者首先是愛骨肉之親;然後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後達到愛惜萬物的最高境界。因此,講仁愛的精神追求表現為愛親人、愛家庭、愛他人、愛萬物的情感和行為。

《舌尖上的中國》以溫情細膩的鏡頭探討了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在豐富的飲食文化之後,講述了一日三餐背後生命的誕生、成長、相聚、別離,以及人生的喜怒哀樂和生活的苦辣酸甜。正如《舌尖2》第四集《家常》中所講的那樣:「平淡無奇的鍋碗瓢盆里,盛滿了中國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國式倫理。人們成長、相愛、別離、團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舌尖上的中國2》第四集《家常》。一雙雙勤勞的手,做出一盤盤熱氣升騰、噴香撲鼻的菜肴,點綴在一個個樸實感人的故事之中,蘊含的是濃濃的親情、愛情和鄉情,塑造的是親人的味道、家庭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升華的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綿延不絕的仁愛精神。

除了飲食,日常生活中出現最多的應該就屬文字了。醒來第一件事便是看微信,電子屏幕的的出現讓現代人慢慢放下了筆,凡事皆無紙。殊不知這書寫在中國歷史中也是具有鮮明的特色與深厚的傳統,一般說中國的書法被分為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

篆體

1、大篆

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時期,先民們預測凶吉禍福,記載占卜、祭祀等活動,刻在龜骨、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歷史上曾經失傳過。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藥「龍骨」中被學者發現,以後在河南安陽古殷都廢墟中陸續大量發掘出來,共有十多萬片,在四千六百多個甲骨文單字中,已經辨識了一千七百多個。

金文,最早的甲骨文隨著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為周代書體的主流,因鑄刻於鐘鼎之上,有時也稱為鐘鼎文。鍾代表樂器,鼎代表禮器。金文與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轉折處多為方形有所不同,金文筆道肥粗,彎筆多,團塊多。

石鼓文,石鼓發現於唐初,共計十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分別刻有小篆四言詩一首,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周宣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石鼓,影視節目「國家寶藏」欄目中,被梁家輝所守護。

2、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籀文(zhòuwén)古漢字中一種書體的名稱。又稱籀文或「大篆」、「籀書」。籀文起於西周晚年,春秋戰國時期行於秦國,字體與秦篆相近,但字形的構形多重疊。許慎所著《說文解字》以小篆為正字,《說文解字》收錄的籀文,可稱為「《說文》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的六國文字,創製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小篆字的結構成縱勢,布白對稱勻稱,用筆中鋒圓轉,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具有遒勁、圓潤的美,被稱為玉箸篆,象玉質的筷子。

相傳在秦朝時篆字就有若干種。有鳥、蟲、蛇頭篆,這些篆書的起筆處畫有鳥、蟲、蛇頭的形狀。書法藝術不是具象的再現客觀事物,而是抽象的藝術。因此,這類書體只能在歷史上曇花一現,不能成為真正的書法藝術。就篆書的藝術而言鐘鼎文、石鼓文結構奇古,融入了先民質樸的美,更受後人所喜愛。周宣王時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銘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盤》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隸書

隸書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漢《張遷碑》、《禮器碑》、《史晨前後碑》、《石門頌》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簡上就有隸書的初形,經過長期演化,當漢代發明和運用紙張以後,書寫不再受窄長的竹木簡的限制,毛筆的性能得到充分的發揮,隸書突破了秦篆單一中鋒運筆,筆法很豐富,中鋒和側鋒,方筆和圓筆,藏鋒和露鋒各顯神通。筆畫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蠶頭」、「燕尾」的筆畫,這樣的線條標明當時的書家在觀念上是要破除整齊劃一的單調,求生動活潑的多樣。在字的結構上改變了小篆擬橫揚豎的趨勢,字勢向橫向伸展,成熟的漢隸在書法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把漢字的基本型態確立下來了。隸書的總體風格是嚴整壯闊而又舒展靈動。

草書

《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於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之意,謂之草書。

章草的代表作有吳皇象《急就章》、《文武將隊帖》、晉索靖《月儀帖》,草書是早於楷書的書體,章草始於篆書向隸書演化的過程中,隸書對章草的影響大些,所以又把章草稱為草寫的隸書。章草的代表人物:漢代有史游、杜度、崔瑗等人,三國有皇象、索靖等人。

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晉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孫過庭《書譜》等。今草是從章草繁衍而來的。漢代張芝對創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稱為「草聖」。很可惜的是,現今沒有他的墨跡。「今草」之名,是晉代為了和章草相區別起的名。歷代很多書法名家都善今草,黃庭堅、趙孟、鮮於樞、祝允明等書法大師都留下了許多墨寶。

草書筆畫省略,相互縈帶,便於快捷書寫,以符號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規範性,又具有極大的靈活性。是最善表達書者情感的書體。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張旭《古詩四帖》、唐朝懷素《自述帖》,狂草字的寫法和今草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寫得狂放,連帶、省略更多,最能體現書者狂放的性情。史稱「顛張醉素」,是講張旭、懷素常在醉酒後,筆飛墨舞,其狂草線條流走飛動,結體險絕,謀篇奇特,尤如夏雲變幻莫測,痛快淋漓。

行書

分為行楷和行草

行楷,如:東晉王羲之《蘭亭序》現代見到的王羲之的很多書法碑帖,但不是他的原跡,多是由後人臨摹或集字而成的。「國家寶藏」中曾講到,武則天對王羲之筆墨非常喜愛,也曾派人臨摹。

行草,如:晉王獻之《鴨頭丸帖》、《中秋帖》、唐顏真卿《祭侄稿帖》,行書是界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最適用的一種書體,接近於楷書的稱為行楷,接近於草書的稱為行草。行草是王獻之創立的書體,《鴨頭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跡現存於上海博物館。行書碑帖眾多。

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端正,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漢鍾繇《宣示表》、鍾繇《薦季直表》、北魏《張猛龍碑》、晉《爨寶子碑》、晉王羲之《黃庭經》。關於黃庭經,有一段傳說:山陰一道士知王羲之愛鵝,以白鵝換《黃庭經》,所以此帖又稱《換鵝帖》。鍾繇對創立楷書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鐘的真跡,早已失傳,《宣示表》是晉唐人臨摹的。用筆質樸渾厚,雍容自然。體勢尚存隸意。唐朝將楷書規範化,唐楷法度嚴謹,結字端莊。端莊並非橫平豎直的呆板,細心的欣賞者可以看到書者微妙而又協調的變化。如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潛藏豐富的內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香噴噴的薯條做法
淺月詩情 步韻:吳偉業《戲題仕女圖》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