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性/經典對話錄:一紙婚書是否是現代婚姻的必須品

人性/經典對話錄:一紙婚書是否是現代婚姻的必須品

愛在自然時:人不一定要結婚,但是需要伴侶的。現在,有很多人不結婚,但不代表他們沒有伴侶,人還是害怕孤獨的。

愛在啟蒙時:我最近一直在內心思考和明確這個事情,我可以接受不結婚的伴侶。那張紙(婚書)其實沒有太大作用,一般只有在離婚時候用得到。

愛在自然時:我覺得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如果一個人讓你很明確可以過一輩子,你想要給她承諾可以結婚。一個人,你覺得和她在一起很舒服,但還沒有那麼確信,可以暫時不結婚。我在國外學習時的一個老師,等到她的孩子已經18歲了,才和他丈夫結婚。對於在中國(相對保守社會),想活得自我一點,必須讓自己的內心變強大,還要變得有實力,才能有底氣這麼做。

愛的啟蒙時:新的婚姻或者生活模式,如果實力重要,那麼搭檔的實力也很重要,如果兩個人想法一致,也有執行力和能力,這樣才能活出自己的人生,達到「合二為一」。

愛在自然時:所以啊,現在要努力一點,要不然以後真的變得越來越平庸。如果一時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半,一定要學會享受孤獨,讓自己變得更強大,學會獨立奮鬥,更加堅強些。每個人都是獨立的,都應該對自己負責,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兩個人是相互成就的,而不是壓制對方。

愛在啟蒙時:柏拉圖認為人在原初狀態下是雌雄同體的,以致我們帶著這種記憶一直在苦苦尋找自己的另一半。如你所說,如果找不到,也要享受這種孤獨,因為,那種時候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一點餘思: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婚姻和愛情都是各自獨立的。例如,在古希臘,女人是生育的工具,所謂的「柏拉圖式愛情」是指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愛情。

在農業社會當中,男人為了讓自己的後代繼承自己的財產同時為了對自己女人的身體(性器官)建立排他性的佔用,男人與男人之間進行了一種「妥協」,於是婚姻制度就這麼產生了。在沒有DNA檢測技術的年代,為了保證自己的女人生的孩子是自己的親骨肉,所以建立了女性的「貞潔制度」。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婚姻與愛情沒有直接關係,女人在丈夫面前幾乎沒有話語權,只是作為男人的「私有財產」。那時的婚姻制度不是男女之間的契約,只是男人與男人之間出於妥協,建立對各自女人的排他性佔有的「契約」。

進入工業社會後,隨著大量的女工進入紡紗廠工作,女人經濟地位的提高,促進了婚姻中男女地位的平衡。在這樣的社會結構中,男人與女人通過各自的工作對家庭產生貢獻並共擔風險,男女之間建立了一種初步的「契約」,這種契約主要是鞏固私有財產和共同撫養子女,婚姻在這一時期才真正進入兩性的利益共同體。在中國,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為何江浙滬地區女性的地位比較高?就是從明清時代開始女人參與刺繡、紡織工作,有了工作和收入,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江浙滬地區女性地位高有其長期的歷史積澱和社會結構變化。

進入現代文明後——所謂我們進入了新時代(新文明),必然也帶來婚姻制度的變革。一個顯著的變化是,隨著啟蒙運動以及近代的女權運動,男女之間的個體獨立意識越發強烈(當然在中國的絕大部分地區沒有經歷過類似的運動),加之科技發展帶來對傳統生育制度的挑戰,婚姻似乎不再成為現代人的必須品。或許,在我們這個時代,除了死亡以外,沒有什麼是必須經歷的事情。明顯的表現為:一是婚姻與生育不必然掛鉤。通過冷凍卵子和試管嬰兒技術,單親家庭越來越多。一個社會如果對於單身母親表現出越發的寬容,代表著這個社會愈發文明。二是婚姻與財產不必然聯繫。尋找終身伴侶與一紙婚書沒有必然聯繫,可以先共同撫養小孩,足夠確信時候才領取結婚證。以上婚姻制度的重大變革,必須基於男女之間個體意識的覺醒以及強烈邊界尊重意識,這種變革意味著現代文明中,婚姻、愛情與財產三者之間真正進行了完美的結合。所以,一種新的婚姻模式是:

男女之間——契約關係(共同承擔家庭風險和撫養子女),丈夫與妻子之間是「合伙人」。

男女之間——情侶關係(對各自身體的排他性佔用以及精神的忠誠),丈夫與妻子之間是摯愛「情人」。

男女之間——夥伴關係(相互尊重,陪伴對方成長與相互成就),丈夫與妻子之間是親密「朋友」。

如果你沒有確信與身邊的另一半達到以上三種關係的美妙平衡,請不要輕易結婚(那張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哈伊學人 的精彩文章:

TAG:巴哈伊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