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的今天,一支偉大軍隊的誕生,改變世界一個世紀
原標題:100年前的今天,一支偉大軍隊的誕生,改變世界一個世紀
1918年1月28日,十月革命後混亂之中,通過了關於建立工農紅軍的法令。一支在20世紀令整個西方恐懼不已的紅色軍隊成立。起初,紅軍以赤衛隊為骨幹,按照自願的原則,吸取動員勞動者階級先進分子參加紅軍。2月23日,蘇俄為抗擊德國軍隊入侵,踴躍參加紅軍,經英勇戰鬥,阻止了德軍的進攻。這一天後來被定為紅軍的建軍節。
起初十月革命時除了少數赤衛隊和水兵外,大部分蘇維埃武裝力量不過是武裝群眾,突然起義尚可,一旦面臨對方正規軍的打擊,無論是人數上、訓練水平上還是裝備上都處於絕對劣勢。可以說建立紅軍是蘇維埃第一次建立正規武裝力量的嘗試。
1924年前紅軍軍輝
由於大部分中高級軍官都加入白軍或潰敗(沙皇時期中高級軍官基本都是貴族,說起來都是敵對階級)所以在紅軍建軍的初期也走過許多彎路。甚至是整個蘇俄初期,由於大部分領導都缺乏治理經驗和作戰經驗,所以早期也吃過不少虧。另一方面而言,這些敢打敢拼的「愣頭青」們也做成了許多「理性者」們做不出來的偉業。
無論表現在部隊編製上還是運用上早期都有一些不成熟,比如1918年的紅軍未來編製中要求一個標準的紅軍步兵師要下轄三個步兵旅,5個炮兵營,一個獨立騎兵炮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工程營,一個通信營,一個裝甲車分隊,一個航空大隊。這樣的編製與其說是正常的師,不如說是日軍的師團制下的戰略方向作戰單位,是一個軍級的單位。
著名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很大一部分就是描寫1919-1922年之間的紅軍
這樣的一個師每個步兵旅就包括三個步兵團,每個團四個步兵營,每個營四個步兵連。大約每個旅都在七千人的規模,整個師滿編58000餘人,配備馬匹23400餘匹,步槍卡賓槍36256把,輕機槍324挺,重機槍520挺,火炮116門,迫擊炮54門。除了迫擊炮數量較少外,可以說這麼一個「師」完全就是一個軍,基本可以獨立作戰。
三十年代訓練中的BT系列坦克
不過在戰爭中紅軍認識到過大的編製指揮難度大,使用也不靈活,再加上各部隊長期難以滿編,所以實際上紅軍很快又實行小編製模式,在三十年代,儘管考慮到部隊不滿編的狀況,但是很多旅不過一兩千人,師不過五六千人。而且很多軍,尤其是裝甲部隊往往由幾個旅組成,看似是「軍長」實際上指揮兵力與西方一個師長相當。
1941年11月7日紅場閱兵
實際上作為「帝國主義最薄弱的一環」,沙俄的軍工業水平相對落後,再加上長期的戰亂損失,紅軍早期的重火力很少,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工業化推廣,整個俄國從一個半工業國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體現在紅軍上,就是重裝備的增加。僅僅是在1930~1939年間,紅軍的火炮和迫擊炮增加6倍,反坦克火炮和坦克炮增加69倍,坦克增加1.5倍,飛機增加5.5倍。1940~1941年上半年,紅軍的武器裝備發展更為顯著。軍工生產1940年比1939年增加30%以上。
T-34可以說是紅軍坦克部隊的標誌性裝備
不可否認的是,受限於工業發展水平以及俄國人自身粗獷的性格,不少蘇制武器看起來較為粗糙,但是也更為耐用、廉價。同時其許多裝備能夠較好的平衡各方面指標,用較為簡單的設備達到較好的實戰水平,比如著名的JS系列坦克,甚至是在珍寶島時期我軍繳獲的「難以戰勝」的T62,拆回來一看也沒有什麼特別先進的系統,甚至一些系統還不如59的改進型,但是人家的性能確實在當時堪稱卓越。
等待接受檢閱的JS(IS)-2坦克群
1941年下半年,紅軍遭受重創,幾百萬部隊被殲滅、俘虜,在這些失敗中顯露的教訓被紅軍及時吸取,不少平時沒有暴露出來的問題被以較快的速度解決。經歷了1941年的潰退和1942年的互有攻守後,在1943年中期即進入反攻態勢。而且戰損比不斷下降。
到1945年戰爭結束,紅軍擁有兵力940餘萬,巔峰1130餘萬。當然,紅軍也付出了近千萬傷亡的代價。戰後蘇聯整體男女比例失調,直到本世紀初才基本恢復正常,而戰後的紅軍終於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大巨頭之一。直到蘇聯解體前,西部集群都一直是懸在西方頭頂上的利劍。
1945年勝利閱兵
儘管其內部也有許多問題,但是在整個二十世紀下半頁,正是紅軍與西方的勢均力敵,使得傳統西方几百年來打遍世界的夢想被擊破,雙方都不敢進行全面的大規模戰爭,使得二十世紀後半葉相對衝突較少。直到蘇聯解體後,世界上的衝突又激烈了起來。
近日,俄軍表示考慮恢復政委制度,這顯然與當年紅軍有差別;不可否認的當年的紅軍成員多為社會底層,戰爭中也難免出現一些劣跡,和平年代也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但是如同紅軍時代那樣總體純潔的部隊,現在已不多見。而蘇聯解體後俄軍的混亂,自然有其經濟的現實原因,而缺少原有的精神,也是重要原因。時至今日,俄軍也重拾紅軍時代的一些優良作風,但是距離恢復紅軍的盛況,恐怕道路還很遙遠。
這種精神的繼承,往往需要歷史沒有被中斷過的軍隊。
TAG:現代艦船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