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歷史上出過10名科舉考試狀元,看有沒有你的老鄉?
從隋朝至清朝,科舉考試作為封建統治者選拔官吏和人才的主要途徑,文科狀元總共不到600人,其中廣西有10人。他們分別是趙觀文、裴 說、梁 嵩、王世則、馮 京、毛自知、陳繼昌、龍啟瑞、張建勛、劉福姚。
那個時候,能成為狀元的人得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堪稱學霸,才能打敗全國各地舉子。下面來看看他們的簡歷,看看有沒有你的老鄉?
1、趙觀文 臨桂人,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乙卯科狀元
趙觀文
趙觀文應進士科時,由於考官舞弊,錄取張貽憲等25人,趙觀文名列第八。落第舉子對此不滿,指責主考官崔凝徇私舞弊,紛紛要求重考。唐昭宗於是下令重試,趙觀文被欽定第一,高中狀元,官翰林院侍講。趙觀文自持正直,不善阿諛奉迎,終因言辭過激,得罪了權臣劉季述,託病辭官歸里。
2、裴 說 臨桂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丙寅科狀元
裴說
裴說生於亂世,早年流離失所。詩句「避亂一身多」引起世人共鳴。裴說自幼勤奮讀書,至京城多年,每年均以歷年所作五言詩十九首投於各顯要門下,以求賞識,然久不及第,有人譏笑他復行舊卷,怎無新作?裴說卻不以為然,解釋說:「只此十九首苦苦吟來之詩尚無人見識,何需再用它詩?」至天祐三年,終取狀元入仕。曾任補闕、禮部員外郎。
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亂,裴見升遷無望,就攜眷南下,唐朝滅亡,全家於湖南石首一地住了半年,又因戰火波及,再向家鄉逃難,死於途中。
裴說與弟裴諧皆有詩名,詩風近賈島,苦吟有奇思,書法以行草知名。
3、梁 嵩 平南人,南漢白龍元年(925年)乙酉科狀元
梁嵩
梁嵩自幼勤奮好學,善詩文。南漢劉龑帝效法唐制,開乙酉進士科考於廣州。梁嵩在殿試時作《賦荔枝詩》:「露濕胭脂拂眼明,紅袍千裹畫難成。佳人勝盡盤中味,天意偏教嶺外生。桔柚遠慚登貢籍,鹽梅應合共和羹。金門若有栽培地,須占人間第一名。」被皇帝讚賞,欽點為狀元,授翰林學士。後獲恩准,離任回鄉侍奉老母。梁嵩謝絕皇帝賜寶物,上奏請免其家鄉龔州人丁稅賦一年,甚得民心。
梁嵩回鄉時,急於見親,野渡無舟,乘白馬過河,不料人馬淹沒而死。鄉人感其德,祭祀不絕。
4、王世則 永福人,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癸未科狀元
王世則
王世則自小家境貧寒,六歲時被石頭砸傷腳踝致殘,因而又被稱作「拐腳狀元」。王世則自小聰敏好學,但因家貧無力供他上學。每日到學館後的山坡放牛,便躲在後窗下聽先生講課,一日被先生髮現,驚其聰慧過人,遂免費收入學館授其業。王世則20多歲時,已學富五車,才冠嶺南。太平興國八年(983年),王世則進京赴考,時逢宋太宗平定河東,海內一統,國勢正興。科考殿試由太宗親自主持出題,王世則以一篇氣勢雄闊、詞藻華麗的《六合為家賦》,恰當地反映了大宋江山的大好局面和美好前景,深得太宗激賞,遂擢為狀元。
5、馮 京 宜山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狀元,三元及第
馮京
馮京曾祖時南遷粵西之宜山龍水(今廣西宜州市),至祖父時落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己丑科狀元。為宋朝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歷任翰林學士、揚州、江寧知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因反對王安石變法,罷知亳州、成都等地。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師致仕。紹聖元年(1094年)去世,終年七十四。
6、毛自知 富川人,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乙丑科狀元
毛自知
毛自知,生於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為清漾毛氏第31代孫,27歲鄉試中舉,中狀元後,授為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後韓侂胄北伐出師不利,宋軍大敗。奸臣史彌運乘機倒韓,並敦請寧宗清洗「韓黨」,有人上疏彈劾,毛家父子亦受牽連,其父毛憲被罷官,毛自知亦被降名第五甲。他的父親毛憲、樞密院詳諸房文字從六品京官也因此受到牽連而被罷官。就這樣,毛自知只做了2年10月的狀元。此後數年,毛自知一直鬱郁不得志,終於於嘉定五年(1213年)逝世,年僅36歲。自高中狀元至逝世,只有短短的8年時間。
7、陳繼昌 臨桂人,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狀元,三元及第
陳繼昌
陳繼昌生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於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中狀元,授職翰林院修撰。由於陳繼昌抱病應殿試而連中「三元」(解元、會元、狀元)聲名大振。察考又得第一,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稱。他是中國科舉史最後一位「三元」狀元。陳繼昌在翰林院修撰國史三年後,被派放外任。歷任陝西、甘肅、順天等鄉試典試官。道光六年(1826)任會試同考官。道光十年後,歷任山東兗州知府、直隸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職。曾任山西、直隸、甘肅、江寧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進京受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年,官至江蘇巡撫。一年後,因病辭官,回歸故里。卧病三年,病故於家中。
8、龍啟瑞 臨桂人,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辛丑科狀元
龍啟瑞
龍啟瑞字輯五,號翰臣。據說他從小就聰慧過人,五歲能背誦所有的三字經,百家姓和四書五經,年幼的他能夠看一整天枯燥無味的書籍,七歲能夠吟詩作對,鄉里人都感到驚訝。龍啟瑞十分好學,十一歲的時候考了秀才,二十歲考了狀元,是個難得的天才。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道光二十三年,出任順天鄉試同考官。道光二十四年,出任廣東鄉試副考官。道光二十七年,察考翰林詹事列二等,升為侍講。出任湖北學政。治古文辭宗桐城,工書能篆、籀,善畫山水,袁爽秋有題其山水畫冊七古。花鳥亦佳。但頗自矜重,故流傳者少。終年四十五。
龍啟瑞是清代音韻學家、文字學家、文學家、目錄學家,也是廣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家之一。
9、張建勛 臨桂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狀元
張建勛書法手跡
張建勛自幼受到詩書影響。他的祖父、曾祖父都是清朝廣西有著述、有影響的詩人。光緒五年鄉試得中,成為舉人。光緒十五年,會試通過,參加殿試。閱卷大臣翁同龢與李鴻藻各執己見,將自己賞識的列第一呈進。相持不下,協商再選,張建勛入選,以第一呈皇帝。光緒帝遂點張建勛為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光緒二十年,張建勛出任雲南鄉試主考官。光緒二十三年,出任雲南學政。張建勛致力於邊遠之地的教育。他實施教化,提倡文風。百姓把他當作在偏僻雲南興學的功臣。光緒三十二年,以侍講授道員,督學黑龍江。他「草創學校,撫學生如子弟」重教興文,深為士子稱道。
張建勛張建勛工詩文、善書法。贊同辛亥革命。民國二年(1913年),卒於北京。
10、劉福姚 臨桂人,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狀元
劉福姚書法手跡
清光緒八年(1882)舉人,十五年(1889)任內閣中書,十八年(1892)殿試一甲第一名,成為廣西最後一名狀元。
由翰林院修撰歷任侍講、貴州鄉試正考官、廣東鄉試副考官、浙江鄉試副考官、河南鄉試副主考官、翰林院秘書郎兼學部圖書局總務總校。
宣統二年(1910)四月,赴湖北、江西、安徽、江蘇考察籌辦憲政事宜。其性剛烈,為人正直,不阿權貴,故仕途不暢。受翁同癝影響,有維新傾向,翁被革職後,在政治上受到冷遇和歧視。
庚子之難時,留居京城,與浙江詞人朱祖謀、同鄉王鵬運潛心詞學研究,合作《庚子秋詞》,成為晚清臨桂詞派重要成員之一。晚年定居上海,以賣文為生,窮愁潦倒,抑鬱而終。
TAG:六少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