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精讀1:心氣關係
傳播:文化丨國學丨經典丨藝術丨教育丨養生
儒家心法:孟子談「不動心」與「氣」
(《孟子》原文)
公孫丑曰:「敢問夫子之不動心,與告子之不動心,可得聞與?」
「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
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夫志至焉,氣次焉,故曰:『持其志,無暴其氣。』」
既曰:「『志至焉,氣次焉。』又曰:『持其志,無暴其氣者。』何也?」
曰:「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也。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而反動其心。 」
「敢問夫子惡乎長?」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
無若宋人然,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茫茫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何謂知言?」
曰:「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生於其心,害於其事;發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
新解孟子心氣說
【張慶祥:《黃庭禪——心即是氣》】
1.不動心的層次
告子曰:「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
有一天,公孫丑問孟子說:「夫子您所謂的不動心(不動貪嗔執著所掛礙的自在),與告子所說的不動心,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孟子回答:「告子曾說過:『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這後兩句『不得於心,勿求於氣,』是對的(因為氣確實是跟著心走的);但前兩句:『不得於言,勿求於心,』則是有問題的(因為心未必是跟著言走的)。」
也就是說,告子講了四句話,對了兩句,錯了兩句。為什麼孟子說這前兩句是有問題的呢?我們先來了解告子這段話的意思,再來說明為什麼孟子說他是錯的。
「不得於言,勿求於心……」
告子說:「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我們先來解釋什麼是「言」。
一般人只把「言」解釋成「說話」,但這「言」字不只代表說話。有時一個人不必說話,也能清楚傳達所要表達的意念。那些通稱為「言」。
例如,你的舉止、作為、眼神……,都可以充分地表達出你的意念,這些都可以稱為「言」。
好比我們看到一個人,兩手插腰,眼睛斜斜地瞪著你,你馬上知道他心裡可能對你有所不滿了!有時人們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內在的聲音(言),比直接透過語言說明還要清楚、還要具體的。因此,你的肢體語言也在「言」字的範圍內。
又如你走在狹窄的路上,看到一位長者,也許你們兩個人都沒說話,但是你馬上躬身退步讓路。這個舉止在表達什麼?這個舉止已完整地表達出你的謙讓與恭敬的心意了。如果你與長者相遇,卻站在路中央一動也不動,眼睛瞪著他,雖然你沒說話,這又代表什麼?這已
充分地說明你的不敬、你的目中無人了!
所以,外在的舉止,往往比直接說話,更能完整地表露你內心真正要說的聲音。這就是告子所說的「言」。
所以,「言」不只包含語言,也包含身體的肢體語言、表情、作為,甚至包含了還未說出口的起心動念。
有了這個認識之後,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告子所說的「不得於言,勿求於心」是什麼意思。「得」是有所成就的意思。告子把「言」和「心」扯在一起,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說話沒有內涵,舉止不中規矩,動容周旋不中節度,那你說他的心能修得多好?這是不可能達成的。」
告子的意思是說修行從哪裡開始。第一步就是外在的言行舉止、規矩、禮貌、作為,起碼要像個樣,這個人才有可能修出善良的心地。
這話聽起來似乎無可疑議,但反過來說,我們也常看到一些修為多年,禮貌規矩一流,外相及功業皆堂堂的人,內里實在只是個偽君子而已!
所以,如果只靠外在的言語、舉止、穿著、禮貌、作為等徵兆,來判斷一個人內在的心性是否有所成就的話,有時固然會准,但豈不聞古人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嗎?可見很多時候表裡並不是一致的。
告子這話雖也有不錯的立意,但也有疏漏之處,就是硬把屬於內在「心性」的成就與否,完全交給外在的「言」去決定了!這內外本末給顛倒了,弊端便是讓後世有志於心性修為的人以為:「只要努力地修飾外面的言行舉止,或是經營功業上的偉大成就,就等同於是在修持自己的心性了!」
這種把「心」與「言」的本末倒置,不從內里紮根,只去雕飾外在末節的修法,淪落到最後,豈不是變成專門在訓練一批虛偽造作的人嗎?
所以,孟子說告子的這前兩句話是有問題的。這種失去根本的修為若不導正,對後世有志心性修為的人,將是一場大浩劫。
說到這兒,你可能會質疑,孟子是不是認為外在的禮貌、規矩、功業都不重要了呢?這些當然是很重要的!孟子並非否定外在的修持與作為,他所要表達的是,這些外在的修為,如果不以內在的起心動念為根本的話,內外一失聯繫,則虛偽生矣!所訓練出來的,儘是一批批的花拳繡腿了!
「不得於心,勿求於氣……」
告子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的心,沒有定靜到一定的程度,那麼想要使我們一身之氣能夠涵養出它的太和天然,是很難做得到的。」而孟子也說這兩句話是正確的。
你有沒有發現,心量寬闊的人,不論美醜,到老的時候,大都給人很祥和的感覺;心量很狹迫的人,到老的時候不只是沒有祥和之氣,連舉止都怪怪的?
可見人身的氣質,乃是長久受心所影響的,是與我們的心境息息相關的。所以佛家說「萬法惟心」:你的一切成就,都與心脫不了關係。你的「氣」會凈化成什麼樣,或是污染成什麼樣,更是與「心」息息相關!
我們的心一定要得到相當程度的凈化,而後周身百骸之氣,才會漸漸地得到凈化與長養。慢慢地涵養到年老的時候,你會自然呈現祥和、慈悲的風範。
當我們的心在恨一個人的時候,你可以觀察到,身中的氣馬上就亂七八糟了!你馬上覺得煩惱痛苦了!到底是什麼在煩惱?什麼在痛苦?其實那「苦」,就是一股「氣」在胸中擾亂的感覺而已。
這擾亂的氣是怎麼產生出來的呢?罪魁禍首就在心!人們的心若不與外物掛礙,你怎麼會有一股股不得安寧的「氣」湧上心頭呢?怎麼會常有一團不安的氣淤在胸膛呢?內心一掛礙,氣一上了胸膛,便生出無盡的煩惱來了!
「心」先有了掛礙,「氣」便跟著亂了;「氣」亂了,精神就漸漸喪失,日子久了便會感到越來越疲憊。好比在你的公司中,有幾個人老是喜歡鉤心鬥角。你剛好也是其中之一。久而久之,你必定也會變得形容憔悴!
所以,「氣」確實是與「心」息息相關的。「氣」確實是被「心」所影響!養氣首要在靜心。心不定靜,氣無法長養。因此孟子才說「不得於心,勿求於氣。」這句話是對的。
至於前面那一句「不得於言,勿求於心,」告子以為心是外在行為可以巧飾的。這句話一半對,一半不對。怎麼說有一半對呢?你若仔細觀察看看就知道了。假如每次你看到某人,都斜眼瞪著他,或常常對他出言不遜,久而久之,胸膛中不由自主的,必定會有一股不屑的氣跑出來。一個月之後,這習慣就很難再修正過來了。它將成為你的習性之一。可見得外在行為對於人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可以讓心正,也可以讓心偏。所以告子這句話也有一半的道理。
但這句話卻也不是完全的正確,好比一個內心很邪惡的人,外表也可以裝作很善良的樣子,甚至他主持的慈善事業可能也很成功;反過來說,也許有個人內心很慈善,既明心又見性,然而外表卻很普通,沒有什麼特殊事可以稱道,甚至在某一種特殊的情況之下,他必須示現很壞、很狠的樣兒,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如果只以一個人的外表來判斷他的心是否善良、是否有所成就,也許有一部分會被你猜中,但這只是一般人的看法;至於那些內外已經失聯的人來說,這個法則就可能漏洞百出了!所以孟子才說前面那兩句是不能用的。
【張慶祥《黃庭禪——心即是氣》】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點贊」-支持「分享」-利他「留言」-交流
※成長之路,自己要發光
※國外奇葩討論:為什麼上帝從來沒有派遣使者去文明古國——中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