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談戰爭與飢餓之間的關係問題

談談戰爭與飢餓之間的關係問題

最近,我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現在,大家都說: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時,德國對波蘭的襲擊。但是這種襲擊的原因和驅動力的問題通常仍然在幕後。他們談論了英國,法國,蘇聯,波蘭,一些擔保和其他外交博弈的多邊談判,但戰爭爆發的根源並不重要。

這就是德國為什麼襲擊波蘭的原因,這次襲擊的意義是什麼?戰爭實際上具有堅實的基礎,可以解決交戰國在戰爭期間將要解決的各種問題和任務。通常他們會談到丹澤走廊,它成為德國和波蘭之間的絆腳石。港口,道路上,一些比較挑剔的人認為德國將控制波蘭的經濟。驕傲的波蘭人拒絕了......

好吧,讓我們把問題轉到另一邊。在這個丹澤走廊和通往東普魯士的高速公路上有什麼樣的德國?其實沒有。在德國和東普魯士之間,有很好的海上交通,德國擁有一個龐大的商船隊,這足以提供運輸到東普魯士。據寫道,德國在1938年只有450萬噸的貿易噸位。但這個「唯一的」 - 世界商船隊的7%,而德國的艦隊更多的是法國的 - 275萬輛。順便說一句,在我們這個時代,德國的商船隊規模並不大 - 有640萬輛汽車,其中一半以上是集裝箱船。

在任何情況下,為了確保波羅的海的運輸需要從德國東普魯士和商船隊是綽綽有餘,這使我們得出結論,但澤走廊的問題只是借口提出已經在決定開戰。

所以,同樣的問題 - 德國為什麼攻擊波蘭?

國家不是不可調和的敵人。1934年1月,波蘭和德國簽署了「和平解決爭端和波蘭與德國之間不使用武力宣言」,任期至1943年。然後他們談到了德波軍事同盟,約瑟夫畢蘇斯基完全拒絕與法國的軍事合作。1935年,25名德國軍官在華沙工作,擔任波蘭軍隊的教官。戰爭爆發前一年的1938年9月,波蘭和德國一起將捷克斯洛伐克劃分為Teshinskaya Silesia。總的來說,波蘭和德國之間的關係根本不存在不可調和的敵人關係,準備進行致命的戰鬥。相反,兩國之間的共同點比不同的國家更為共同,雙方在一些問題上經常達成一致。

同樣的問題 - 德國為什麼攻擊波蘭?

維克托·蘇沃洛夫反對對波蘭的襲擊是蘇德不侵犯條約的後果。根據他的說法,斯大林和希特勒同意分裂波蘭,簽署條約,不久所有事情都轉向了。但是這個版本並沒有回答提出的問題。在德國與蘇聯簽署條約時,由於沒有共同的邊界和部隊的接觸線,所以不會發生陸地戰爭。立陶宛蘇聯入侵,在1939年10月10日上互助的協議就發生在1939年12月,而事實上,以換取立陶宛維爾納區域轉移以前佔領的波蘭。立陶宛與蘇聯開展合作的原因特別充分。根據立陶宛憲法維爾納被認為是立陶宛的首都,在此之前,德國人在1939年3月佔領了波羅的海的一個主要港口梅梅爾。

因此,1939年8月23日的蘇德協議根本不是原因,而是實現德國對波蘭的侵略的手段,根本不是原因。結論是對波蘭的襲擊已經作出了決定,其目的明確是防止蘇聯積極軍事干涉重新劃定帝國邊界。

同樣的問題 - 德國為什麼攻擊波蘭?

在我看來,襲擊的根源在於麵包,或者說是缺少足夠的麵包。對波蘭的進攻,這導致了一系列其他的戰爭,並且是前奏,在歐洲主要的戰爭,發生了,在我看來,純粹是出於經濟原因。

當他們談論戰前的德國時,他們通常把它描述成一個強大的國家,急於統治所有的對。請記住德國的高速公路,克虜伯工業,艦隊和軍隊的建立,這使德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都處於頂峰。

同時,這些事件的同時代人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評估。在戰前幾年的「計劃經濟」雜誌上,發表了很多關於國外形勢的資料,都強調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經濟狀況都很不理想。相反,自1937年以來,世界已經開始了第二次重大經濟危機,這場危機比1929年的危機發展得更快,並且很快導致了更大的下降。1929年,全世界約有600萬失業人口。1937年 - 1150萬人,1939年--2100萬人。在美國,工業生產比1929年低19%,法國低28%,波蘭低15%,比利時低6%,荷蘭低11%,捷克斯洛伐克低8% 4%。

在我們眼前摧毀世界貿易的世界危機 - 歐洲國家經濟實力的支柱之一,這些國家進口很多,並且出口很多。在英國,1938年,紡織業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危機,當生產低於1868年時,整個紡織工廠都被關閉和摧毀。

危機的原因是亞洲的戰爭,由日本釋放。中國是歐洲工業產品的主要市場之一,也是歐洲國家的主要原料供應國之一。戰爭導致歐洲商品需求急劇下降,這對生產國造成了衝擊。世界經濟下滑,不可能在國外市場銷售產品,以確保購買所有歐洲國家所依賴的原材料。採購不由自主地繼續進行。德國在1938年的貿易餘額為5億馬克,儘管早在1937年就擁有了4.4億馬克的資產。

戰前,歐洲正陷入沉重和持久的經濟危機的深淵,並通過德國和義大利為首,誰管理,以顯著受到兩個因素的進一步影響其立場:龐大的軍費開支和自給自足的計劃。

在德國和義大利,兩次戰爭期間都進行了減少對原材料進口依賴的計劃。有些人仍然欣賞這些節目,但這是宣傳喧嘩,普遍缺乏對經濟問題的理解和對這些節目的後果的無知的影響的結果。在這兩種情況下,它們都導致了嚴重的後果,實際上使該國面臨經濟災難。

在德國,自給自足政策的開始正值農業尚未從全球危機中復甦的時期。1933年,農民債務達114億馬克,主要是通過信貸經歷過的危機,用於購買進口肥料和飼料糧。德國非常依賴進口穀物,所有德國畜牧業都在這些穀物中進行。1929年,進口了630萬噸糧食和飼料糧。這是很多還是一點 - 114億馬克?1932年,德國政府也承擔了同樣的債務。

希特勒上台後,轉向全面減少糧食進口,並且在1933年,運輸量下降到240萬噸,1935年下降到150萬噸。對希特勒人來說,他們似乎可以重組農業,使其具有高度的生產力和「種族完整」。1933年3月,引入了一種肥胖壟斷,農民只能向帝國主管部門出售人造黃油,動物脂肪和植物油,這是帝國糧食和農業部的職責。在法律中有一個奇怪的保留,即如果管理層拒絕購買提供給它的脂肪,那麼所有者無權將其出售給其他人或處理它。那麼這樣的法律就像一個充滿大量的號角。1933年9月 - 農產品價格法律法規,1933年12月 - 壟斷牛奶和雞蛋,1934年7月 - 對土豆和穀物的生產進行管理,同時確定穀物價格。1936年10月,納粹分子到達了廚房花園。

有人罵蘇維埃政權和集體,但相比之下與希特勒的農業,具有非常高的程度的過度監管,強制執行和掠奪性的採購價格,蘇聯集體農莊看上去簡直保留自由。如果在科爾澤斯強制運送給國家的固定價格只延伸到作物的一部分,納粹把所有的糧食都帶走了。如果集體農民在完成國家計劃後可以在市場上交易他的產品(集體農莊和個人農莊),納粹就建立了一項命令,農民只能向該州出售產品。在蘇聯,沒有國家壟斷牛奶和雞蛋,而在德國,這是第一批措施之一。

最後,從蘇維埃集體農莊,1800年1月31日沒有人要求確認種族純潔。

結果並沒有多久。進口糧食被剝奪後,農民開始屠宰牛。從1934年9月到1935年8月,德國農民一年有250萬頭豬,100萬頭牛,200萬頭母雞。誰不敢屠宰牲畜,開始用糧食喂他。據德國統計,1935年,牛吃了280萬噸黑麥,1936年使用的小麥為500-600萬噸,沒有用於牲畜覓食。評估的不確定性表明農民偷偷地餵養了牛谷。順便說一句,這有一個體面的風險。

希特勒走了一點,他們被帶走了。「四年計劃」等等。50萬公頃土地因軍事建設,道路,機場和工事而被切斷。那些讚揚德國高速公路的人應該記住,他們切斷了一塊體面的肥沃土地。

為什麼在1936年10月,在新播種之前,納粹在冬季初到達菜園超過六個月?因為他們收穫了作物,發現減去種子後,大約有400萬噸小麥,需要500萬噸。上次收穫遺留下來的儲備量並不能滿足需求,1936年10月有80萬噸小麥和70萬噸黑麥。到1936年12月,這些股票已經疲憊不堪。

早在1937年1月,德國人口就開始缺乏食物。此時,在買家名單上引入了一種脂肪分配系統,即實質上是卡系統。在1937年夏天,也就是在新收穫之前,它決定用土豆和玉米的混合物烘烤麵包,並在烘焙後第二天出售。報紙建議工人們首先依靠土豆和白菜,同時他們呼籲減少麵包,牛奶,雞蛋和肉類的消費量。總的來說,德國的糧食短缺變得絕對明顯。

在這裡,我們必須明白,德國,無論是國家還是人口,都沒有機會擺脫這種從自給自足計劃開始的經濟開瓶器。首先,1937年世界經濟危機開始,導致世界貿易大幅減少。德國失去了許多產品市場,無法支持進口必要的原材料和食品。

其次,巨額資金用于軍備,德國擁有巨額內債,估計1937年3月為371億馬克。此外,政府還發布了200億馬克的短期支付軍事建設費用。為了購買這些賬單,政府不得不發行價值80億馬克的長期貸款。應該是一切:政府,地區,社區,企業。德國陷入債務,如絲綢一樣。債務額(571億馬克)接近國民收入(680億馬克)。

第三,軍費開支和債務導致1937 - 38年間各級稅收為180億馬克,佔德國國民收入的25%。

第四,沒有黃金或貨幣。如果在1931年危機之後帝國銀行擁有20億馬克的黃金儲備,1937年只有7600萬馬克。所有股票都去購買軍工行業的原材料。

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用農業做點什麼來解決糧食供應問題。我們需要大量購買國外的糧食和化肥,因此沒有貨幣。在開發土地和提高農業生產力方面需要投資,但為此也沒有資金,因為收集的所有資金都投入了軍事工業。另外,由於出口生產的原材料短缺以及由於海外銷售市場急劇減少而使該生產本身重新定向生產軍品,德國無法賺錢出口商品。

這個問題很脆弱,特別是自1936年以來經濟運行的赫爾曼·戈林(Hermann Goering)與德國扼殺者的角色妥善應對以來。1939年,飼料穀物的進口已經停止,並且德國飼料穀物數量的增加被派去為軍隊提供大量的馬匹。同時,食品供應惡化,食品替代品的數量增加。1939年1月30日,希特勒宣稱:「德國必須出口或死亡。」 這實質上是自給自足政策失敗的一個特點。

但是,如果政策可以通過筆的取消來取消,那麼德國人半空的胃怎麼辦?在貧窮的食物供應的基礎上產生了一種蓋世太保難以應付的雜音。1938年至1939年間,外貿業務往往適用於東南歐國家,在戰爭威脅下,這些國家被迫陷入故意不利的交易。然而,這造成了損害體面義大利,為此,巴爾幹國家一直是主要的市場之一,而這只是增加的影響非常相似自給自足墨索里尼於1926年推行。但所有這些都是一半的措施。

在這些條件下(肥大軍品生產,經濟的惡化,饑荒的威脅並沒有任何前景,以糾正這種情況),並誕生了進攻波蘭的決定。它出於純經濟原因而誕生。首先,波蘭是東歐主要的農業國之一,有可能從中獲得必要的糧食。其次,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已經佔領了波蘭西部,並且已經有了掠奪性資源開採的經驗。第三,波蘭軍事力量薄弱,處於不利的戰略地位。

其餘所有的外交行動和談判都是解決這一任務的手段:由於他的麵包而切斷鄰居。波蘭收集了大約200萬噸小麥,600萬噸黑麥,140萬噸大麥和240萬噸燕麥。德國可能會在波蘭西部被佔領地區預計大約一半的收集品,而一些穀物不可避免地被當場消費,德國可從被佔領土上獲得約40萬噸小麥,150萬噸黑麥,20萬噸大麥和60萬噸燕麥。考慮到農場的建立和肥料的應用,作物可能會略有增加。我必須說這非常稀少,並沒有結束德國的糧食短缺。但是,波蘭的攻擊和法國宣戰的成功激勵了德國人企圖擊敗法國並奪取其糧食資源。法國的小麥生長在該國的北部和中部地區。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穀物的收穫量從600萬到800萬噸不等。法國戰敗後,德國人只佔北部,離開該國的南部,是不育的維希政府的分界線跑幾乎完全沿著法國糧食主產區的南部邊界。此外,在奪取幾個歐洲國家之後,希特勒決定以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為代價攻擊蘇聯。將該國南部和貧瘠的一部分交給維希政府,分界線幾乎完全沿著法國主要糧食區的南部邊界通過。此外,希特勒抓住了幾個歐洲國家,決定通過攻擊蘇聯而犧牲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的增長。將該國南部和貧瘠的一部分交給維希政府,分界線幾乎完全沿著法國主要糧食區的南部邊界通過。此外,在奪取幾個歐洲國家之後,希特勒決定以烏克蘭和克里米亞為代價攻擊蘇聯。

事實上,這是一場飢餓的戰爭。納粹迅速將德國的食品短缺,嚴重營養不良,經濟災難的門檻。對他們而言的戰爭是解決他們自己的經濟失誤的一種手段,德國人試圖用發動機的轟鳴來消除飢餓的肚子的隆隆聲。1939年情況變得如此尖銳,以至於他們準備襲擊至少一個人,至少有人要掠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守望明天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蘇聯不慶祝對日本的勝利?
1939年9月波蘭為何被德國佔領?

TAG:守望明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