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見證一所現代學校的誕生(下)
被採訪人:李婧,原人大附中副校長、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副校長,現參與創辦WWS(Whittle School & Studios,中文名「薈同學校」),籌辦華盛頓校區及深圳前海校區。
採訪人:Amelia Liu 劉翹
Amelia:您覺得薈同學校(Whittle School & Studios)和人大附中、南外這些學校有什麼不同嗎?這兩所學校都是全國有名的好學校。
李婧:很榮幸,我是南外的校友,又曾經在人大附中任教。薈同學校(WSS)的辦學理念,跟我們熟知的現在所有的公立學校、私立學校都有很大區別。簡單來說,薈同學校有四個不一樣的地方。
第一點是真正的全球視野,同時深植本土(global perspective, local roots)。薈同學校從創辦開始就建立起全球性的學校網路,第一期就會同時有中美兩國的校區,這和我們熟知的某一所獨立的國際學校是完全不同的。創辦這所學校的初衷,不是單純立足於美國或中國,而是放眼「全球視野」,同時「深植本土」。薈同學校的全球學校網路,可以讓我們的學生真正處於全球流動之中,前兩年在中國,後兩年在美國,後期還會有更多國家的校區開放,學生今後還能去到南美、英國,不是簡單地遊學,而且深扎於當地學習,或者又回中國。這在薈同學校是完全暢通的,因為其後有一個面向世界的教學架構,以及整合了全球資源的學生培養體系支撐。通過這種「global perspective, local roots」,培養真正的「全球競爭力」。
我們現在經常講學習全球化,其實學習的世界化、全球化不是單純去美國就能夠明白的,真正培養全球視野,需要對當地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和長期的體驗,因為「越是本土的,越是世界的」。我一個考上哈佛的學生,到了美國以後反而開始學習書法,實際上,當你真正認同自己的身份之後,再去培養全球視野,反而會更有體會。了解本土更多,等於了解世界更多,這是相輔相成的。
WSS ontheNew York Times
李婧:第二個特點是個性化,personalization。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學習的方式,有的上課乖巧,用傳統方式接受信息;有的上課會打盹兒,只聽聽重點,但也學得不錯。我覺得我們教育的重點不應只是停留在理解每個孩子學習方式不同上面,而是應該真正去面對每個孩子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個性化的接受信息的方式。
薈同學校非常注重每個孩子的個性,課程表的開放性和導師的匹配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導師對於培養孩子的個性是至關重要的。我教書這麼多年,當年教給學生的知識他們不一定記得,但他們會說,「老師你的某一句話讓我一直記得」,這就比教很多課更有價值了。其實,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去學習。今天我們很多知識再過十年就完全變了,所以讓孩子學會學習的方式更加重要。
Whittle School & Studios
Amelia:您說的我深有體會。現在是知識爆炸時代,其實我們學習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知識更新的速度,真正能夠改變學生一生的,不是某一點或某個領域的知識,可能就是某一句話、某個老師給他們人格上的影響。我自己的班級導師就對我幫助很大,使我從一個經歷中考、普通的中國學生,逐漸成長和轉變成一個準備去美國讀大學、獨立生活的成年人。我覺得這是家長或朋友都不一定可以幫到我的地方。我的導師是留學生,她經歷過這些,所以對我的幫助真的非常大。
李婧:心靈上的溝通在學生某個階段特別重要。我有個學生現在從事金融行業,他媽媽有次吃飯時和我說,「李老師,原來他很不喜歡學英語,但有一件事讓你改變了他,啟發他去好好學英語。」我完全記不起是什麼事,但是學生很認真地解釋給我聽,原來是高中時一次寫英語作文,他寫了30個字,但是老師的評語寫了50個字,比他的作文還長,這件事讓他特別觸動,讓他覺得一定要好好學。我作為老師也很觸動,其實我根本不記得當年做過哪些事了,但就這麼一個剎那、一件小事,真就改變了一個孩子的一輩子。我覺得這是老師職業生涯里,特別燦爛和美好的一件事。
薈同學校的第三個特點是學校的辦學力量。我覺得這可能是一個全新的高度,或者是有史以來的一個制高點吧(笑),因為學校的師資力量、管理水平決定了學校的高度。我們尋找的人才不僅僅是在中國、美國或者英國里找,我們是全球範圍的,這個狀態和資源註定薈同學校從一開始就卓爾不群。
Amelia:是的,薈同學校給我的感覺不但是管理團隊是全球「頂配」,就連工作團隊里好像人人都是「哈耶普」。
李婧:哈哈哈,看到我們團隊的每個人都會吃驚,前兩天《華盛頓郵報》的人看我們團隊的履歷也感到很震驚。為什麼一個還在創辦中的機構能吸引到這麼多頂尖人才呢?我一直和朋友說,就像薈同學校的中文名一樣,要做一件薈萃世界大同的事,要成就一個意義非凡的事,一定要忽略「小我」,結合那麼多人的力量,每個人都拋下過去的光環,一塊踏踏實實地做這件事。
WSS onThe Washington Post
2018年2月8日,薈同學校首場全球品牌發布會在華盛頓召開,薈同學校主席、美國著名教育家魏克禮(Chirs Whittle),薈同學校副主席兼總裁、波音前中國區總裁唐義恩(Ian Thomas),副主席兼全球總校長、加州伯克利大學前校長杜寧凱(Nick Dirks)等發表講話,薈同學校建立的全球顧問委員會堪稱超豪華陣容,包括美國耶魯大學前校長施密特(Benno Schmidt)等各界領袖人物。
李婧:第四點,建築美學。薈同學校的校園建築是全球頂級的建築大師Renzo Piano設計的(官網介紹見文末)。很多人問我們,一個學校的建築就那麼重要嗎?我想,對學生來講,每天隨時隨地去感受美真的很重要。很多人說中國學生的校服不好看,其實學生也不知道什麼衣服好看,因為我們從小就缺乏一個持續的系統的關於美學的教育。我想,如果學生從小就在一個很美的環境和建築里生活、學習,讓孩子們覺得「自己身邊也有大師」,這會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感受美的能力。
環境對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我在人大附中十年,深深感到人大附中有很多機會和資源,可以讓孩子們從小就感受天地遼闊。這些大師級的人和作品、事件,對整個學校的氣場、學生的感受有很重要的作用。將來在薈同學校,一個孩子從小就在大師級作品裡生活和工作,從身邊的每個細節都能感受到美,他們會去思考為什麼這張桌子是圓角,為什麼厚度是這麼多,建築外部的玻璃幕牆色號為什麼是5號不是3號。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人,讓人一生受益匪淺。
Mr. Renzo Piano, official website of WSS
李婧:另一點,偉大的事業吸引偉大的人(greatness attracts to greatness),讓同樣優秀的人一同來做這件事。我們看上去還是一個正在創辦之中的機構,但是我們吸引到的人才都是頂尖的人才。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來自不同的文化,這沒有什麼,反而給了我們完全新的基因。昨天,我在紐約和一個在美國工作的印度裔同事一起聊華盛頓特區的市場,我們都覺得這件事很奇妙:我是一個中國人,卻在做世界的教育市場;他來自印度,卻在和美國的州政府聊怎麼蓋房子,然後我們倆坐在一塊兒聊DC的市場,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奇妙的經歷。
Amelia:薈同學校匯聚這麼多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一定需要很多交流、協調甚至彼此妥協、讓步的地方吧?
李婧:是的,但這也是一個寶貴的經歷對嗎?我有一個學生現在密歇根學電影,當年我離開的時候,她給我寫了一張小紙條塞在書里,上面寫著:「老師,我特別支持你離開我們,雖然我們很捨不得;但是你的人生就像一個旅程,最重要的經歷不在於爬上山頂,而在於經歷過那一切的過程」。
我很感動和這麼多可愛的學生相遇。當年,我剛讀完研究生跑去教他們英語,我們在一起,看著他們經歷人生,長大、結婚、生子,真的是一個奇妙的經歷。讓我感到驕傲的是,我人生的前十幾年都在踏踏實實地當老師、教書育人,迄今為止,我覺得我無論在哪,無論如何,都還能保持一顆當老師的初心。
Photo of Mr. Chris Whittle
Amelia:是什麼特別的人或事啟發了您,讓您來到薈同學校?
李婧:是薈同學校的創辦人(Chris Whittle,魏克禮)激發了我。我們認識十年,他七十歲了,依然熱愛著教育。讓我最感動的一點是,我一直覺得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他喜歡中國的人、中國的事,每次提起中國的時候,總有種說不盡的親切感。雖然中國很多複雜的事也讓他弄不懂,但是他覺得這些複雜的地方反而是有獨特意義的。我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別是接觸國際教育的人,見的外國人挺多的,能夠真心喜愛一個國家,相信這個國家是積極正面的,希望能在這片土地上做一些事,我很尊敬這樣的想法。而且他真的認為,中國是一個創造奇蹟的地方。我們的團隊中雖然很多人不是中國人,但是他們之前就在中國有過工作經歷、和大企業有過合作,她們都覺得中國有很多的機遇,也都認為中國有一天能夠扮演引領者的角色,是打心眼裡尊敬中國的。我的價值觀決定了,如果要我去為一個機構去工作,很重要的一點是它要以中國為榮。這是我作為一個中國的教育工作者不可改變的一點,所以首先是薈同學校的這個氣質吸引了我。
Photo of Mrs. Jing Li 李婧
Amelia:新年來了,您有什麼願望嗎?
李婧:告訴你一個秘密,新年在廟裡抽字,我抽到了「畏」字,我堅定相信,「無畏」(fearless)就代表了我現在的心境。薈同學校正在做一件前所未有,也許能改變未來的教育事業,作為參與其中的一份子,我很堅定,從來沒有像今天,或是明天一樣越發堅定。你也加油啊,我能看到你美好的未來!
Amelia:謝謝您的祝福,也謝謝您接受我採訪,祝福薈同學校就像她的名字一樣,薈萃全球精英,成就教育大同!
Opening Ceremony, WSS at Washington D.C
作者、編輯:劉翹 Amelia
受訪人:李婧
圖片來源:薈同學校谷歌搜索、官方網站
TAG:100個夢想J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