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沒有不傳之秘?
辯證難關:不傳之秘在「辯」——不完全性腸梗阻案
何某,女性,89歲。因有老年性痴呆病史,長期居住老人院。2010年7月13日開始出現食入即吐,腹脹滿,大便秘結,當時無寒戰發熱,無腹痛、嘔血、黑便等不適。即由家屬送至我市某三甲醫院住院,行血常規:WBC:11.98×109/L,NE:84.7%,腹部CT:不完全性腸梗阻。因患者高齡,不能耐受手術,暫予禁食,抗感染,補液支持為主,並予桃核承氣湯及開塞露灌腸。灌腸後,可解少量硬便,但如是治療十餘日後,患者食入即吐及腹脹滿癥狀未見好轉,家屬要求轉我院繼續治療。入院時患者暫無嘔吐,腹脹滿而不痛,複查腹平片仍提示不全腸梗阻,仍予禁食及補液。
主管醫師與黃師簡訊聯繫,問其能否繼續予承氣湯類中藥內服及灌腸,黃師認為此患者無腹痛,以脹滿為主,非痞、滿、燥、實、堅的大承氣湯證。
此患者老年體虛,雖腹脹、便秘、嘔吐,但無明顯腹痛,其腸梗阻的主要原因考慮為腸麻痹引起,動力不足所致。而此患者在外院已反覆攻下而不愈,其虛證更明顯。雖有便秘等可下之證,但並非具大承氣湯痞、滿、燥、實、堅之證,更不是第106條「熱結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結」下焦瘀血的桃核承氣湯證。
此證食入即吐,第204條:「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臨床上猶應活看。注家多認為,嘔大多為病勢趨上,故不宜孟浪攻之。而《金匱要略》「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卻以吐為辯證要點。因此,不能一見便秘就用攻下。嘔吐可用大黃,也不要以為一用大黃即是攻下。第208條「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第250條「與小承氣湯和之」。第251條「以小承氣湯小小和之」。小承氣、調胃承氣均屬和法,而非攻下。
可試以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合小承氣湯。處方:
法夏24g 炙甘草12g 党參30g 厚朴25g(後下) 生地45g 生薑15g 枳實30g 大黃20g(後下)
服第1劑葯後,次晨解黑褐色爛便1次,量約100ml,並予開塞露灌腸,灌腸後,又解黑褐色爛便1次,量約200ml。如是共服藥5天,每天均有大便解出,腹脹消。本欲複查腹平片評價患者腸梗阻情況,因患者痴呆,近日精神好轉後,煩躁亂動,不能配合拍片,暫未予。嘗試予少量進食,食後無嘔吐。得瀉後,改予小柴胡湯,處方:
柴胡24g 黃芩15g 法夏24g 党參30g 大棗15g 炙甘草15g 厚朴(後下)20g 枳實20g。
住院15天,可進食,無嘔吐,大便每日可解,予出院。
按:小承氣湯乃大承氣湯去軟堅之芒硝。由枳實、厚朴、大黃三味組成,雖為下法,而非峻攻。大劑量使用枳實、厚朴意在行氣除脹消痞而大便自通。第66條雲「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主之」。此方借人蔘補氣之力,聯合枳朴行氣之功,針對虛脹、虛滿,故聯合用之。服藥後得瀉下,止後服,改予小柴胡湯調和樞機、鞏固療效。
(本文選自《黃仕沛:經方亦步亦趨錄》中國中醫藥2011版p6-7)
(本欄載方劑僅供參考 使用請諮詢相關醫生)
信息交流 發稿自願 恕無稿酬
TAG:太漁醫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