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學者以寫作為生

學者以寫作為生

[20180220]學者以寫作為生

政治家以當官為生,企業家以賺錢為生,學者以寫作為生。當然講演也是學者需要掌握的看家本領,但是講演對於政治家和企業家也是同樣重要的。從自己人生前三個20年的演進來看,當學者寫東西看來是自己的自然選擇。進入第四個20年仍然要以這個作為生存方式。

(1)第一個20年搞文學(1970-1976年)。第一個20年的寫作,主要是插隊落戶做知青的時候搞文學創造,那是從情不自禁開始的,從一氣呵成給縣文化館寫詩歌開始,一直到成為當地有名的業餘作者,最高表現是在寧波日報(後來是在青海文藝)上發表了詩歌。但是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應該是後期當中學老師寫的《楊梅的故事》以及政治抒情詩《同志,你好!》。雖然沒有發表,但是在思想上和文學上表現了自己的進步與成熟。那個時候插隊搞新聞報道也有不小的成績。

(2)第二和第三個20年搞學術(1976-20185年)。這個階段的寫作,主要是做學術研究寫學術文章。第一篇有意思的文章是發表在青海地質上的地學革命長篇論文,真正正規的學術寫作即有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的論文是在讀了研究生之後。按照CNKI的記錄,從1982年到現在,不算報刊文章,中文論文有300多篇,到2018年2月H指數在37,即36年里平均每年提高一個點。英文論文方面,按照research-gate的記錄,到2017年年底積點約19,超過70%的群內人員。

(3)第四個20年搞文學(2018-2038年)。自己希望學者人生和寫作人生也是一個螺旋式上升過程,從文學經過學術再到文學,從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如果2018年正式退休,如果能夠活到85歲,那麼這最後20年的寫作主要是用報告文學和新聞特寫的筆法回顧自己的學術經歷。類似嚴歌苓用自己和家人的經歷寫小說,我可以用自己的國內外經歷寫學術非虛構小說,大學期間曾經有一段時間集中學習過報告文學的寫法的標杆作品,也許仍然能夠派上用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諸大建學術筆記 的精彩文章:

TAG:諸大建學術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