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手機強勢 印度本土品牌份額從一半跌至一成
騰訊科技訊 最近,印度政府將手機的關稅再度上調了五個百分點,達到20%,印度的一個用意是保護本土手機品牌,限制國外手機橫掃市場。
然而據外媒報道,面對中國手機的強勢競爭,印度本土品牌敗下陣來,市場份額已經從顛峰時期的一半,跌倒了如今的逾一成。
份額大跌
據印度經濟時報網站報道,根據香港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統計,去年,印度四大手機品牌(Micromax、Lava、Intex、Karbonn)的合計份額已經只剩下12.5%。
與此同時,包括IDC等多家市場機構的統計表明,中國手機品牌已經佔到了印度市場的半壁江山,其中小米在四季度第一次超過了三星電子,成為印度市場老大,小米大約獲得四分之一份額。
Micromax是印度最大手機品牌,在若干年前,該公司信心滿滿,甚至喊出了要進入中國手機市場的口號,但是口號最終沒有變成現實。
為何落敗
在印度手機市場,印度政府的各種政策其實對本土品牌形成了某種關照。比如國外手機品牌想在印度開設零售店,首先必須滿足採購本國一定規模零部件的要求,另外,印度對國外手機多次上調關稅,引發了世貿組織成員的強烈反對,但是印度仍然希望能夠保護本國品牌。
但是這些措施保護之下,印度本土手機品牌未能做大。
相比印度手機,中國手機在許多方面擁有優勢,比如產品性價比,用戶體驗設計,軟體設計,以及產品分銷,大規模手機製造等。
面對印度政府不斷加稅,中國手機廠商大部分已經在印度設立工廠,從國內進口成套散件在印度進行組裝,其中富士康集團旗下的富智康公司在印度擁有代工基地,為小米、OPPO、華為、金立、vivo等客戶代工手機,近距離供應市場。
之前,小米也表示要和富智康合作,在印度開通第三家手機生產廠。
曾經輝煌
據報道,五年前,索尼、HTC、三星等手機在印度佔據優勢,印度本地的手機配件銷售商看到了商機,推出了手機品牌,主打高性價比手機。
在2013年到2014年,印度本土手機最高獲得了40%到45%的市場份額,接近一半。
然而,隨後中國手機廠商進入印度,市場格局發生了「地震」。
在手機研發、生產、物流、資本等領域,印度手機公司都不是中國廠商的對手。
需要指出的是,印度雖然出現了許多本土手機品牌,但是大部分依靠中國代工廠生產,然後出口到印度。後期,一些品牌也在印度進行生產,但是同樣需要從中國進口零部件。而在規模效應和採購方面,他們根本不是中國公司的對手。
中國大陸、台灣已經構建了龐大的手機零部件產業,擁有深厚的技術研發積澱。印度莫迪政府雖然通過各種手段發展「印度製造」,但是短期之內不可能構建起完整的智能手機供應鏈。
市場機構的數據顯示,面對中國手機的強勢,印度品牌主要集中在更低端的功能手機領域尋找生存機會,在功能手機前五名中,有三家印度本土品牌,而中國深圳傳音公司和三星電子分別名列第二和第一名。(綜合/晨曦)
※無人售貨機只放進口商品,這家公司因此獲1億元融資
※知名風投比爾格利:別再談論加密貨幣 令人噁心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