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關公巡城:茶桌上的厚此薄彼容易拉仇恨

關公巡城:茶桌上的厚此薄彼容易拉仇恨



「關公巡城斟茗漿,同甘共苦同分享」。




「關公巡城」是工夫茶中斟茶的茶藝用語。




喝工夫茶,斟茶時,三個茶杯並圍一起,形成一個「品」字。



茶主人把茶杯整齊靠攏,然後以

循環打圈

的方式倒茶,令每個茶杯都平均注七分滿,即為「關公巡城」。





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作人情,因此「關公巡城」循回斟茶時,需要保證每個茶杯均達七分滿,也需要保證每杯茶的濃淡與顏色一致。







茶桌上的禮儀,自有一番恩怨情仇。如果斟茶的時候,茶杯中水太滿了容易被認為「茶滿欺人」,各個茶杯中的茶湯濃淡與顏色不一致則容易被認為「厚此薄彼」。




講「關公巡城」之前,不得不講講關公。





關公是三國里的人物,忠義仁勇。他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後,忠心不二、誓死追隨,恪守禮儀,善待劉備家屬。在曹操的各種誘惑之前,無論是豪宅、封地還是美女,關公都一心找尋劉備的下落。這大概就是同甘共苦最好的榜樣了!




關公最講究忠義仁智信,這也正是生意人的生財之道。供奉關公可以庇護商賈,招財聚寶,所以經商氣息濃厚的潮汕地區對關公有特殊的情結。工夫茶中出現關公也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關公巡城」怎麼跟茶就有了關係呢?





這還得從一段民間傳說講起。




清朝時期,閩南、兩廣、江浙等地區是天地會活躍的區域,他們

用江湖隱語對話,依附在茶陣上,所以有了工夫茶的關公巡城。



表層的意思是,此舉為讓茶水的份量及香味均勻地分配給每個杯子,以免厚此薄彼,就如關公巡城般處處俱到。




背地裡的意思,其實是天地會用在茶陣上的江湖隱語。



如今,「關公巡城」繼續被沿用傳承,成為閩南地區和潮汕地區流行的工夫茶的泡茶技術的茶藝用語。




少了幾分江湖氣息,多了幾許品茶樂趣。








「關公巡城」最看重的,莫不是「同甘共苦」與「同分享」了。





其一,同甘共苦。表面上,茶味自有甘與苦的滋味,而喝完之後回甘生津讓人感到甜爽;深層的意思,也表達人與人之意可同甘共苦、一起經歷磨難後仍為真心好友,以茶喻真情。




其二,同分享。一方面,好茶要大家一起分享,另一方面,也表明好東西都可以大家一起分享,是和和美美的祝福。




其三,巧有意頭,通過均勻茶湯,用心地調理好各杯茶湯的濃度,表示了主人的為人平等、不分貴賤。




其四,技藝美,循環來回斟茶,在茶桌上是靈動的、是迂迴的,為客人提供美好的享受。







以茶待客,切莫厚此薄彼,以最好的姿態把最好的茶泡給客人喝,表達友好、表達祝福。




下次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好茶時,記得用

「關公巡城」

循回斟茶,與他們一起分享這杯甘醇的好茶。切記,每個茶杯均達七分滿,每杯茶湯都濃淡顏色一致。





文、圖:茶的故事(訂閱號:teastories)。


內容僅供參考。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喝一杯回味甜潤的茶,從頭到腳都覺得滋潤了
開年醒獅招財,點開必有福氣!

TAG:茶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