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未來學校:基於智能技術的教育創新和變革行動

未來學校:基於智能技術的教育創新和變革行動

正如人們無法給「未來」下定義一樣,教育專家也很難描述「未來學校」的概念,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所有對於未來學校的憧憬都與人工智慧有關。「人工智慧將是照亮一個新時代的火種」,關於未來學校的一切,包括課程、課堂等運營核心以及校內公共事務管理等等,如果離開了人工智慧,就意味著失去了「討論一切未來學校的可能」。

未來學校的創新和變革離不開人工智慧

基於智能技術的未來學校課程,顯示了由具體內容向整體學科,由單學科向多學科,由單領域向跨領域,由獨立向整合,由專才向通才的價值轉向,其終極目標是培養終身學習的完整的人。國防大學金一南教授曾說:「創新一定離不開技術,是技術層面的變革」,軍事領域如此,教育領域也是如此。

就教育領域來說,《論語》、「蘇格拉底教學法」千年不移,離開了技術的改變,「口號式創新」 帶來的只是教育的海市蜃樓,最後得到的卻不過是教育的泡沫。中小學教育之所以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是因為教育技術的改進獲得了成功;未來學校的創新和變革,同樣也要依靠教育技術的改進,特別是應用智能技術改造學校。

人工智慧進入學校,人與機器一起學習和創新這個世界,顯然能夠帶給未來學校革命性的變化。人工智慧能夠幫助學校實現讓學生「知道更多,做到更多,體驗到更多」,因為,人工智慧時代的本質是「知識無處不在, 任何交互都是智能的」,原先學生需要教師援助的很多學習行動,都可以藉助於機器去實現,如溝通、協作、閱讀、寫作、文本理解、重點講解、討論、問題解答、課外輔導、尋求信息等,從而使學校的課程、課堂教學活動可以超越時空的局限,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技術驅動的教育創新和變革還得靠應用智能技術的人

人工智慧有著實現教育奇蹟的能力,這並不意味著人工智慧就一定能帶來教育奇蹟,「機器學習」早已在互聯網大展身手,比起一般的機器,人工智慧還可以主動地學習和適應教育者、 受教育者的需求。但是,機器畢竟是機器,用機器來教育孩子的背後還是要靠教育者去教育孩子,人工智慧給未來學校帶來的只是技術,技術背後的教育創新和變革行動,還得靠教育者去駕馭。

作為一項技術應用,我們無法追蹤也沒有必要去了解人工智慧的運算步驟,況且,具有智能特性的人造系統,它產生、輸出的內部運算過程也是人類智能所無法解析的,這並不意味著智能機器可以脫離人去肆意為之,因為,離開了人作為教育者的教育,根本稱不上是「人的教育」。如果沒有把機器定位在輔助教育、並在「輔助」方面去下功夫,卻把教育者自身處在只操縱機器甚至被機器操縱的被動地位,最終的結果仍然不過是「換了套路的創新泡沫而已」 。

這就需要學校擁有一批具有強大技術理解力的教師和幹部,以共同支撐起未來學校課程模式的變革、教育方式的轉變、課堂技術的更新和管理方法的創新。藉助於機器的深度學習、碎片化的自由學習、基於智能網路教室的多元化學習、超越學科的跨界學習以及學校生活管理、公共事務管理、評價革新、智能化的全程管理,使學校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和教學活動,發生深刻的變化。

「未來學校」能夠自覺改造課程、課堂和專業組織系統,創新性地改進整個學校的全面管理系統,借力於智能技術捕捉和搜集「隱秘的信息」,深層剖析學校存在的問題、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而研究更加寬泛的解決學校教育存在的系統性缺陷。

人工智慧帶來了學校發展的機遇,同時,也令教師的職業生涯面臨挑戰,如果學校和教師沒有主動改造自身教育教學系統和管理系統的意識,註定在不遠的將來,由於碌碌無為而走向平庸。當然,如果遠離了教育本質特徵,漂浮地跟隨技術做一些表面上吸引眼球的「魔幻般」的表演,最終也會淪入「創造性的窮困潦倒之中」,而不是想像中的將教育做得更好。

學校教育的創新和變革「有用性」是最大的誘惑

到學校數字圖書館檢索「學校創新」或「教育創新」,會找到很多不夠堅定而名目繁多的理念,讀著那些洋洋洒洒的、宏偉的、不斷翻新的教育口號,使我想起了德魯克在《未來的里程碑》一書中所描述的那樣,「我們不要降低麵包的價格,我們也不要提高麵包的價格,我們也不要麵包的價格不變——我們要的是社會主義的麵包」,讓人覺得莫名其妙。能夠實質性地推動學校創新和變革的,不是思想,而是技術;不是口號,而是行動。

智能技術使得學校教育朝著 「烏托邦理想」 又邁進了一步,其最大誘惑在於改造現實的 「有用性」。吸引教師應用智能技術的是「如何去應用」,而不是 「要不要用」或「應用智能技術的價值」討論。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即使是最高端的智能技術,也是無法解決現實學校教育中的所有麻煩的事,但是,最重要的是,它確定能夠解決一部分麻煩的事,只要能夠把握住「有用價值」,最終一定能帶動教師自覺地參與到創新與變革行動之中。

人工智慧技術,讓人們切實感受到有一位「無所不知的高手」的存在,例如,看到一株不認識的植物,手機拍一張照片上傳,百度就會告訴你這是什麼植物以及相應的知識。人工智慧與互聯網匯合後,我們的身邊多了一個無形的超強大腦,況且,還將進入萬物互聯的超級智能時代,處在「超級大腦」的社會生態中,教師無論掌握了多少精深廣博的知識,都無法在知識儲備上贏得學生的崇拜。

人工智慧技術自身的主動學習、深度學習其實是機器「學習人、了解人、適應人」的過程,然後服務於人,智能流為教育實施提供更加便利的解決方案,使得有些東西不用教,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手、足和身體,享受樂趣並學會知識、增長見識、提升能力。

正如醫生通過機器自動分析數據可以對病人對症下藥,教師也可以通過機器分析學生的各個知識點的學習結果,自動生成個別化的輔導方案, 並由機器輔助教師進行全面的個別化施教,此外,教師通過數據系統,還能夠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質、學業發展、品德以及行為習慣、心理素質等智力的、非智力的發展現狀,以採取更加有效的教育對策。人工智慧的「有用性」的確很誘人。

總之,辦好學校需要擁有「解決現實教育問題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要從人的發展方向和未來社會發展趨勢出發,解釋學校教育應當採取的變革行動。一切「學校創新和變革」,都離不開技術層革的改造、離不開掌握技術的教師以及指向「有用性」的行動。學校的創新和變革行動,總像一條寬廣平緩的河流,無論過程多麼的轟轟烈烈,教育作為人類文化傳承的本質不會變,教育修鍊人的精神品質的根本要求不會變,學校教育為了孩子成長和發展的宗旨不能變。在社會轉型的新時代,智能技術引領下的「未來學校」建設,一定能使學校教育終究實現全面轉型。

作者單位:北外附屬外國語學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