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統一天下,最重要的三句話,學會了就能當皇帝
原標題:中國歷史上統一天下,最重要的三句話,學會了就能當皇帝
今天我們跟親們聊聊,中國歷史上統一天下最重要的三句話。
1.遠交近攻
這是秦朝統一天下的關鍵一句,是范雎給秦昭王的建議,他當時是這麼說的:臣聞穰侯將越韓、魏而攻齊國、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於秦,大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王釋此而遠攻,不亦謬乎!
就是說,秦國要想統一天下,一定要從窩邊草開始吃起。為什麼呢?攻打遠的地方,動用的兵力物資就多,萬一不成功就會吃大虧,攻打近的就容易的多,還可以採用蠶食法,一天吃不完,分兩天吃,而且從近的下手,得一寸就是自己的。攻遠的,就是攻下了,也守不住。
這對秦國來說是有血的教訓的,當年秦穆王想著稱霸天下,隔著一個強大的晉國就想攻打鄭國,結果不但鄭國沒攻下,自己退兵時,還被晉國伏擊,全軍盡沒。
秦昭王採用了范雎的策略,後來者秦始皇也是按這個既定方針去辦的,滅六國的順序就是韓、趙、魏、楚、燕、齊。都是先把近的給滅了,再進攻遠的。
對普通人而言,就是遠大的目標,不如到手的實際。先取身邊的小目標,到取遠方的大目標。
2.不求贏最大,但求輸得起
這是劉邦統一天下的秘決,這個策略由蕭何、張良、韓信共同貢獻,其中包括了收巴蜀,出三秦,張良燒棧,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楚漢劃界等等。
這裡所有的核心思想就是不求贏盡,但求輸得起。所以,劉邦的一生屢敗屢戰,但他有了堅實的後備,永遠都輸得起。
而反過來,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贏多大。因為贏到手的,總有一天可能會輸出去,比如劉邦也曾經胡了一把天牌,趁著項羽跟秦朝主力對決的時候,他偷雞下山摘桃,衝到關中,以為自己是關中王了,結果還不是老老實實吃項大哥的霸王餐。
這就是贏得再大也未必是最後的贏家,還有項羽本身,一生都在打勝仗,但就是因為輸不起,一敗就塗地,不肯過江東,從此為鬼雄。
再到後面,劉備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後說不清,但他卻把劉邦輸得起的精神完全繼承了。常敗將軍,但就是打不死,當縣尉丟官,占徐州被奪,居荊州被趕,呂布,曹操都打過他,但他就是能活下來,最終成就帝業。
其實做任何事情,做生意也好,炒股票也好,先不要問自己想贏多大,而要問,自己能輸多少。
3.不敢為天下先
這是奪天下另一條秘密,老子說的:不敢為天下先。
就是什麼事,不要衝到前面,衝到前面的一定是炮灰。為什麼呢?因為冒進容易樹敵,成為攻擊的目標,二來,你先開始,一定要不斷的踩雷,可能踩著踩著就光榮了,後來者可以採納前人的經驗跟教訓。
我們看歷朝歷代,得天下的都不是第一波。
比如劉邦,最先起事的是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多麼霸氣,喊出了壓抑兩千年的怨氣。但他們沒有成功,反而是後面的項羽跟劉邦成功了。
東漢末年,董卓跟曹操有區別嗎?
沒有的,都是想奪位,都是挾天子令諸侯,說董卓亂殺人,曹操同樣亂殺人。孫融楊修這些,不也是說殺就殺了?但兩人的評價,一個天下,一個地下,董卓死了埋在棺材裡,天還要下大雨打雷,把董太師的屍體給打出來,曹操埋了兩千年,也就發掘出一個假的,讓專家們興奮半年。
再比如唐朝,最先起來的是楊玄感,後面又有瓦崗寨,可李唐家有實力,但一直憋著,直到大家殺得差不多了,他才起兵。
在商界,最先發明觸控屏的並非蘋果,但蘋果卻用這個創造了一個帝國。
所以這三條,雖然是平天下最重要的三個秘密,但不只是平天下用得著,就是工作生活也是可以借鑒的。
※世界上最討厭日本的國家,並不在亞洲,曾是日本恩師,反被日本反咬
※三國最彪悍的省,生平只服曹操一生,曹操一死就要散夥
TAG:腦洞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