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浦東,有座橋,它的名字很傳奇和殺倭寇有關!
在上海浦東,有座橋,它的名字很傳奇和殺倭寇有關!
殺倭得名野倭橋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鎮(原孫橋鄉)錢堂村五一隊地界原有一座木橋,上一點兒年紀的人都叫它野倭子橋,還有叫殺倭子橋、大椿橋、公司頭的。為什麼一座普通的木板橋,卻有這麼一些古怪的名字?原來這裡有著一個傳奇的故事。
相傳元末明初時,東孫家宅有個名叫孫大椿的年輕人,此人少年喪父,家道貧窮,但他以岳飛、文天祥等愛國名將為榜樣,立志精忠報國。為此,孫大椿少年時就習武,練就了一身好功夫。他特別擅長舞弄大刀,舞弄得出神入化,當地的人們都十分敬重他。那時,孫大椿與慈母住在殷家浜北岸,並在孫家宅的東南角開了一家雜貨店,賴此艱苦度日。母子倆相依為命,小店門前有一座小木板橋,方便股家浜兩岸的鄉民們南來北往,因此,這個小雜貨店生意還算興隆。
明朝中葉,倭寇經常流竄江浙東南沿岸,擾亂沿海居民,也經常竄到錢堂這個地方來騷擾百姓,燒殺搶劫,無惡不作。孫大椿看在眼裡,怒在心中,於是常常守候木橋上,當單個或兩三個流竄的倭寇經過木橋時,孫大椿就毫不猶豫的掄起大刀,向可惡的倭寇頭上砍去。據說,在前前後後幾年中,孫大椿在這座小木橋上總共砍殺過28個倭寇。砍死這些強盜後,就把倭寇葬在木橋東南角的一堆野墳里,此墳被後人稱作野倭子墳。
孫大椿由於殺倭有功,當朝皇帝欽點他為武舉人,以此嘉獎,把木板橋改為石橋,並正式命名為大椿橋。而當地百姓習慣性地稱此橋為淹倭子橋,因淹與野讀音相近,久而久之就習慣性地稱為「野倭子橋」。
民國時期,野倭子橋周圍鄉鄰有孫、王、張、趙、湯、周等九家全伙出資1600大洋,在野倭子橋下堍蓋房買機器,創辦起軋米廠,成立了股份公司,於是又有人把這裡稱為「公司頭」。
解放後在普查戶籍時,由於普查者不熟悉當地歷史,把野倭子橋誤寫成「爺父子橋」。在此橋的東南處還有一座人稱「馬桶橋」的。於是,當地一些調皮的後生將野倭子橋戲稱為「野壺橋」,以此與「馬桶橋」相配,這雖然純屬玩笑,卻也增添了幾分趣味。
※老闆要捨得,公司的事才不是你一個人的事
※變換市場營銷角度銷路迅速打開
TAG:老何嘮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