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3》像擺拍完就扔掉的食物

《舌尖3》像擺拍完就扔掉的食物

農曆大年初四,民間習俗接灶神這天,《舌尖上的中國3》開播了,時隔三年,萬眾期待,然而,大過年的我口水都準備好了,最後還是沒有流下來。經歷了創作團隊大換血的最新8期節目,到今天已經播出過半,從第一集的「電視直銷」到第四集的「健康快車」,賣器具、賣香料、賣中草藥,就是不賣好吃的,我們不是看了一個假的美食節目吧!

|張曉迪

著名演員蔣雯麗在拍攝某部電視劇時,有一個鏡頭是做飯,開機之後她一邊有條不紊的講著台詞,一邊忙活手裡的柴米油鹽,導演喊停之後,蔣雯麗不僅完成了表演,還炒好了一盤菜,端給現場的工作人員吃,色香味俱全。她不僅是在演戲,更是在生活。

從《舌尖1》到《舌尖3》消失的不僅是讓人垂涎的美食,更主要的是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氣息沒有了。

到底是鍋重要還是菜重要

2017年10月《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總導演陳曉卿正式從央視離職,重啟的《舌尖3》自然換了「廚子」,從靈魂吃貨陳曉卿換成了女導演劉鴻彥,先不論製作水平如何,從目前節目的成色來看,劉鴻彥導演一定不那麼愛吃。

前兩季的節目分別展示了,泱泱中華各種犄角旮旯的誘人美食,和人與食物之間微妙的關係,一個黃饃饃、一碗空心面都把人看的兩眼發直、飢腸轆轆。而第三季要拍什麼?總導演劉鴻彥說,「要拍出中國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的樣子」。沒有鍋做不成飯,第一集從「器」開始,沒毛病。

「鐵鍋的歷史始於秦漢,鐵質炊具良好的導熱性能,推動形成了中國人獨有的爆炒技法......」

咽口水一次,期待美食上場。

「章丘鐵鍋必須歷經12道工序、再過18遍火候、1000度高溫錘鍊、經過36000次捶打......」

咽口水二次,期待美食上場。

「手工打造的鐵鍋,在一款清水炒雞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你一定以為這是一盤吸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的與眾不同的雞蛋吧,並不是,它就是普通的雞蛋。

以「器」開篇這個主題真的非常好,可是這款用幾代人心血打造出來的鍋,收於幾顆「清水炒雞蛋」,無異於「高射炮打蚊子」。

賣完鍋賣菜刀、賣砧板,不夠多的食物鏡頭主要靠棚拍,大特寫、慢鏡頭、逐格,看的人都不餓了,所以,中國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的樣子的?

雖然第一集喧賓奪主、現場直銷宣告失敗,但是萬一後面好看呢?導演還說過,「愛是最好的調味品」「我們希望呈現食物是怎麼做的,再把背後附著的東西挖掘和呈現出來。」

於是在第二集中,導演試圖通過麻辣燙、煎餅果子、胡辣湯等進行挖掘。於是我們看到某學醫的女婿為了愛情放下手術刀拿起菜刀,下崗失業的叔叔阿姨支起煎餅果子攤養家糊口等等。

上一集賣炊具,這一集賣情懷,拍到食物就是關於基本操作流程的慢鏡頭、大特寫,試圖把胡辣湯拍出佛跳牆的感覺,但就不告訴你這家薄脆為什麼好吃,有什麼秘訣,不僅沒有了「鍋氣」,更沒有了食物本身該有的味道。創作團隊對食物的理解出了錯,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當然,美食節目越來越難做也是一個客觀事實,《舌尖1》播出的時候,網路視頻還不發達,全國美食節目也不過幾十檔,而現在,隨處都是關於美食的電視欄目、網路短視頻,既有民間高手也有不少大明星紛紛改行當起廚子,再想通過屏幕挑動觀眾的味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舌尖3》號稱組建了一支年輕且國際化的創作團隊,請來了荷蘭的攝影師和剪輯師,多達200人的團隊在10個月里跑遍了全國20多個省市區,拍攝地點達115處、調研採訪人物300多人、拍攝美食達400多種,光《香》這一期節目的素材就有40T!

看來,《舌尖3》的團隊數學都不錯,也很喜歡羅列數字,那麼我們很想知道,這40T里除了胡辣湯、煎餅果子、羊肉泡饃等再日常不過的食物,其他好吃的都被後期團隊吃了嗎?

不論怎麼看,這一季的團隊和前兩季的團隊比起來,就好像那些曬完自拍就把食物扔掉的明星們,擺好了造型,調好了光圈,重點卻並不是「吃」。

一切不能拌飯的菜都是耍流氓

關於《舌尖3》陳曉卿並沒有通過公共平台發表過任何看法,但關於美食他從來沒有停下過腳步,從他的微博上可以看到,大年初一到初六,他在到處搜羅著美食,並雷打不動的趕赴他「老男人的飯局。」(以陳曉卿、王小峰、張立憲等人為核心逐漸形成的文化工作者飯局圈)

關於對行業的貢獻,陳曉卿可以說把自己的專業和愛好做了一個完美的結合,創造了目前國內最受歡迎的美食類紀錄片。

關於陳曉卿對美食的熱愛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2008年,汶川地震後的第五天,他奔赴四川送救災物資,經過江油他在一家小館子里吃肥腸,因為當地是全世界肥腸的故鄉,突然遭遇餘震,飯館裡所有人都往外跑,陳曉卿只有一個念頭,「砸死算完,我不能放棄這碗肥腸!」

吃比天大的陳曉卿是著名的「掃街嘴」,在北京就沒有他不知道的餐館,只要有人打電話給他說想吃什麼,人在哪兒,他立馬能說出相應的餐廳,那家的特色以及需要向廚子交代什麼。

當然中國人吃飯不光講究吃什麼,還要講究為什麼吃,跟誰吃,於是便有了「飯局」。在他看來,中國沒有飯局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解決不了,那就吃兩頓。陳曉卿不光愛吃,會吃,還樂於琢磨飯局上的眾生百態。他說通過飯局最能看到人的性格,如果一個人下筷子比較慢,看一道菜看的比較久,那麼這個人肯定很挑剔,而且,吃飯是有階級和圈子的,能吃到一起的人必然能夠聊到一起。

參加飯局是陳曉卿的樂趣,但組織飯局對他來說是件困難的事情。曾經陳曉卿是他們「老男人飯局」的組織者,導致他最後卸任的,是有一次把其中一個哥們兒的三任前女友給組織到了一個局上,而這個哥們兒當天還帶著現任女友前來,醉心於吃,不愛八卦的陳曉卿打那兒起便從「領導」的崗位上不光榮的退休了。

一個嗜吃如命的人呈現出來的美食,就算不是一場盛宴,也透著誘人的氣息。

但吃遍北京,吃出世界的陳曉卿並不喜歡被人稱為美食家,他說自己就是一個好吃的人,他說「為什麼我的嘴裡常含口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梁博有首歌中唱到「靈魂歌手開唱瞬間,能擊碎萬顆心,他不屬於瞬間,他屬於永恆,那些感動了自己的歌是最好的證明。」

對於一首歌來說,演唱者是靈魂,對於美食來說,廚師是靈魂,而對於一檔美食節目來說,製作團隊就是它的靈魂,當廚師把烹制出來的食物端上檯面接受大眾的檢驗,是心靈合一還是靈魂出竅,食客自是一目了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圈雜誌 的精彩文章:

尬翻全場的馬景濤,你知道不按台本來有多可怕嗎?
本周熱度榜:宋威龍奪冠,景甜上榜

TAG:影視圈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