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照片系列故事之一

老照片系列故事之一

今年春節回愛人老家,用手機翻拍了很多老照片。在整理老照片的時候,發現有一張很有年代的黑白老照片,這張老照片上面一共有三個穿制服的工作人員,正走過一座橋。橋底下的河水充沛,嘩嘩地流過橋洞。遠處是連綿的小山。

這張照片怎麼跟我今年春節在馬山縣水車之鄉,著名的旅遊鄉村——古零鎮喬老村小都百屯拍的照片的背景如此像。山的形狀,還有河旁邊的竹子的位置幾乎都一樣。它們會不會就是同一個地方呢?如果是,照片上這三個人經過這條河,是去幹什麼呢?

我剛開始以為照片中的女性是我的婆婆。婆婆是工商局的,這會不會是她當年下鄉工作時候拍攝的照片。結果婆婆說這不是她。這是稅務的制服,那三個是稅務的工作人員。我更迦納悶了,那怎麼會有這張照片。婆婆解釋道,這是你老爸當年拍攝的。

於是我拿著照片去採訪當年的拍攝者——我公公。

公公說:我當年的拍攝技術,在馬山縣小有名氣。當時馬山縣稅務局要搞宣傳工作,要一些圖片資料,就邀請我隨著三位工作人員,開著稅務局的三輪摩托車下鄉去拍一些照片。八十年代開著三輪摩托很是威風。我就跟著工作人員到了各處拍攝了不少照片。我拿著珠江牌S-201 135相機跋山涉水地跟拍了一天。這是其中的一張。還有一張照片是稅務局的工作人員爬山的,還有一張照片是過河的時候其中一位男同志拉著這位女同志的手的,還有一張是在大榕樹下,有兩隻鴨子的追逐捕魚的,我還把這張照片命名為:春江水暖鴨先知。

我問:拍照的這個地方是不是跟我在馬山縣小都百拍的那條河一樣?

公公回答:就說那個有大水車的地方——小都百。

我問:你拍攝時小都百的情況是怎樣的?村民生活水平怎樣?

公公說:當時小都百很荒涼,山腳下只有兩三戶人家。村民生活水平很低。

簡短的家庭小採訪因為公公要帶孫子午休而結束了,留下我一個人在思索。

人與人的緣分有時候很奇妙。人與地方的緣分也很奇妙。

一張三十多年前的照片聯繫起了人與人的故事,人與地方的故事,人與物的故事。

因為拍照,公公認識了稅務局的這幾位工作人員,在八十年代時第一次坐上稅務的公務三輪車。

這張照片讓公公想起他的老朋友,一台珠江牌S-201 135相機,當年600多塊錢買下來的。要知道當年公公作為一名糖廠的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就三十多塊錢。

這張老照片讓我見到了三十年前的小都百。現在的小都百今非昔比,已經變成了馬山縣旅遊的一張名片了。這裡有青山綠水,這裡有大風車,這裡有壯族風情的風雨橋,這裡的村民生活已經好了起來。

三十年過去,不變的,依舊是那延綿的青山,青山沉默。不變的,依舊是那潺潺的河水,流水在歌唱。

(覃海光在八十年代拍攝於馬山縣小都百屯)

(本人在2018年2月13號拍攝於馬山縣小都百屯。)

美麗鄉村風光

大水車

(孩子們在吃爆米花,曾經的馬山縣攝影協會會員覃海光同志拿著隨身攜帶的寫生本在寫生。本公眾號的配畫全部出自覃海光同志之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智能時代——大數據與智能革命重新定義未來
基本款打造復古風穿搭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