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留在明朝的四位外國國王
「蘇祿國王墓」是德州最著名的古迹之一,電影《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上映後更使其名聲大振。外地人士來德州時,我們也樂於向其介紹和引領觀瞻。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學者商傳所著《永樂大帝》一書,發現在明朝永樂年間國力強盛、四海繽服、萬國來朝。明成祖永樂皇帝譴鄭和七下西洋,不僅開通了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同時實行「朝貢外交」政策,加強了與外國的聯繫往來。僅明永樂一朝,就先後有60餘個國家的國王及使節泛海而來,而其中竟然有4位國王不幸病歿於中國,埋葬在中華的大地上。蘇祿國東王便是其中之一,但他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
第一個歿於明朝的是浡泥國(今汶萊國)的國王麻那惹加那乃。他於大明永樂六年(即公元1408年)率王妃和弟妹、子女、臣節等龐大使團泛海而來朝貢,從福建登陸,八月到達京師。這是明朝初年第一位來朝的外國國王,他的到來,對於追求盛世之治的永樂皇帝,可謂是一種榮耀。於是在永樂皇帝親自接見他們後,又在皇城奉天門設宴,行迎賓禮,賜予甚豐。遺憾的是這位浡泥國王到達明朝後一個月,忽然病倒。永樂皇帝命御醫診治,開始稍有好轉,但不久病情加重。十月,浡泥國王病故於會同館,年僅二十八歲。永樂皇帝甚表哀悼,輟朝三日,遣官致祭。按照浡泥國王「托葬中華」的遺囑,依王禮將其埋葬在京師安德門外石子岡,逢春秋祭祀。麻那惹加那乃四歲的兒子遐旺當即襲封王位。四年後,遐旺再度偕母同來,受到同樣禮貌的接待和豐厚的賞賜。
第二個歿於明朝的就是蘇祿國(今菲律賓國西南部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哈刺。大明永樂十五年(即公元1417年) 東王和西王、峒王妻共率王室隨從340多人浮海來朝。這時明成祖永樂皇帝已到北京(尚未正式遷都北京),蘇祿國王一行也於同年八月初來到北京。永樂皇帝按此前接待浡泥國王和滿剌加(今馬來西亞國)國王的禮節接待了他們。他們是八月二十七日辭歸的,臨行前得到很多賞賜。不幸的是,十五天後,蘇祿東王在行近至德州時突然病故,被以王禮葬於德州城北。
第三個歿於明朝的是麻剌國王哇來頓本,他不幸病歿於福州,永樂皇帝特為謚「康靖」。
明初的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國勢尤如今天的美國,永樂皇帝作為大明皇帝,在對待來朝的各國國王及使臣時,是以「宗主國」的身份自居。因此這種外交往來,在政治上似乎並不平等,這在今天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在十五世紀初期的大明朝,確是事實,正常得很。南洋各國國王乘船泛海而來朝貢,確實要冒很大的風險,如船壞舟覆、海盜劫掠、水土不服、時疫疾病等,所以會有3個國王因病而歿於中國。當然,他們之所以冒險前來朝貢,也有很大的內在需求驅使,一是尋求強國做靠山,二是尋求冊封和賞賜,三是進行國際貿易,四是遊覽和學習。而雄才偉略的永樂大帝,本著「天下同福,厚往薄來」的懷柔治國之道,往往賞賜遠多於進貢。前面提到的滿剌加國,明永樂年間先後有三代國王前來朝貢,他們福大命大造化大,都平安返回了。
另外,據《明史》載,大明天順三年(即公元1459年) ,錫蘭國王(今斯里蘭卡)派王子世利巴交喇惹,奉使大明朝,隨鄭和朝見大明皇帝,住在泉州。大明成化二年(即公元1466年)國王去世,王位被外人篡奪,錫蘭王子世利巴交喇惹無法回國,於是定居泉州,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後人取王子名字第一個字「世」為姓。明清時期,錫蘭王子後裔成為泉州的名門望族。
明永樂時期向明朝稱臣納貢的附屬國有:
朝鮮、日本、安南(今越南)、琉球以及占城國、暹羅國、爪哇國、浡泥國。鄭和下西洋時期的有呂宋、蘇祿、合貓裹(貓裹務)、美洛居、婆羅(汶萊)、古麻剌朗、馮嘉施蘭、真臘、碟里、日羅夏治、舊港、滿剌加、蘇門答剌、須文達那、三佛齊、柔佛、文朗馬神、地悶、西洋瑣里、瑣里、覽邦淡巴、百花、彭亨、那孤兒、黎伐、南渤利、阿魯、古里、柯枝、小葛蘭、大葛蘭、錫蘭山、榜葛剌、沼納朴兒、祖法兒、木骨都束、不剌哇、竹步、阿丹、剌撒、麻林、忽魯謨斯、溜山比剌、孫剌南巫里、加異勒、甘巴里、急蘭丹、沙里灣泥、底里、千里達、失剌比、古里班卒、剌泥夏剌比、奇剌泥、窟察泥、舍剌齊、彭加那、八可意、烏沙剌踢、坎巴、阿哇、白葛達、黑葛達等國分別朝貢。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水浒传》成为背锅侠,被崇祯封禁
※帶你走進明朝唯一主動開掘的明朝帝陵,出土的物件都是稀世珍寶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