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在此時,生活在別處

生活在此時,生活在別處

凌晨5點,趕往機場,7點半的飛機。

停機坪上,一架架飛機,讓我想起影片《遷徙的鳥》,而我是其中的一隻。一生的飛行,多半是圍繞著兩個家,父母的家,還有自己的家。然此生亦有另一處家,才是一生飛行的終點。聖經上說,那是靈魂所尋找的更美的家鄉,在天上。

和父母在三亞的養老小鎮上,度過熱鬧的除夕。新年的爆竹聲此起彼伏四處炸響,讓人恍然想起兒時吃年夜飯前點燃一串串鞭炮的情景,不同的只是中年再聽這鞭炮聲,沒有了興奮和歡喜,反倒覺得太吵了些。電視里也一樣,頻道換來換去都是春節聯歡會,喜慶歡騰,色彩晃眼。父親老眼昏花,看不了幾個節目就睡著了,再響的炮仗都震不醒。母親習慣了守歲,總要等到鐘聲敲響,才起來關掉電視躺下。

一天的24小時,在這裡是被拉長的,閑散的總像是老太太打盹的時光,讓我閑得慌。趴在床上看完小說,趁著父母都睡得香,悄悄開了手機,在被窩裡聽牧者的讀經靈修分享,內心才倦鳥歸巢般,遠離節日的喧囂與單調,歸回安息。

越來越覺得我是此生的過客。和父母走在熱鬧擁擠的街市上,撲面而來的濃郁的煙火氣息,不太能吸引我的注意力。或許也是因為這不太食人間煙火的性情,才遇到同類的伴侶。兩個人在一起的最初幾年,都是書生樣兒,滿腦子形而上的哲思和夢想,及至開始面臨現實種種艱難,自個兒才迅速學習柴米油鹽交響曲,雖學得焦頭爛額,卻也算有了應對的能力。但也因此發現自己常常被困住,被生活中具體又瑣碎的事物搞得身陷網羅不得舒展。如困獸般掙扎,想跳出來看看更廣闊的天與地,結果怎麼也跳不出環境的轄制,越不過心的屏障。

生活本來如此,生活亦不該如此。如是幾年過去,某一天賞天上風景,雲朵飛得逍遙,突發奇想,靈魂跳到雲端,孫猴子般看雲下的眉頭不展的自己,不禁有些著急地伸出蘭花指,搖頭晃腦說,嗨我說別在那轉圈圈了!塵世就巴掌大點的生活,煩擾個啥?不如跟我學翻跟斗,高處看生活。生活就不隻眼前的苟且還有了詩和遠方。

回到自己安靜的小家,享受安靜。也只有過年這幾天,這座繁華都市宛如空城,四周寂靜。一個人穿過空街空巷往近處的公園去,天朗地闊,樹木安詳,行人寥寥,我自歡喜。一棵樹一棵樹前走過,細細端詳,心裡揣著本素寫本,那樹榦樹枝樹葉兒,各自呈現的美,都指向一個詞:眺望。是的,眺望。對著天空。

於眺望中回望塵世中的兩個家。父母的家為老家,父母有天不在了,這個家也就只存在記憶里了。自己的家為新家,兩個人白手起家共同經營,其中一個人走了,這個稱之為家的地方,也就只不過是一處居所了。我們如此執著於此生,當下,是知道明天並不在自己手中可掌握可操控,所以要盡情盡性盡心而活不負此生。但若只執著於此生,拚命要抓住什麼,最後不也是攤開雙手,離開?去了什麼地方?無從預備,也無從知曉。

我不想我的人生就此結束,我要給我的靈魂找一個更美的家鄉,於是我在長久的眺望中建立起信仰,在信仰中駕著幾片雲朵兒,飄向更美的家鄉。

生活在此時,生活亦在別處。

蘋果手機用戶讚賞專用通道——謝謝你的鼓勵與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盈的一畝三分地 的精彩文章:

TAG:詩盈的一畝三分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