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侯」絲綢與黃金面罩

「王侯」絲綢與黃金面罩

如果您打開一張中國地圖,可以看到在西藏自治區的西部,雪峰林立,百川奔突於萬仞叢中,這就是阿里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可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山高路險、乾旱缺氧、氣候惡劣、人跡罕見的阿里高原是西藏古史中神秘的一頁,最具魔幻般吸引力的話題之一,就是關於古老象雄王國及其文明的傳說。

唐代初年,青藏高原上曾經興起過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在漢文文獻中被記載為「羊同」,藏文文獻則稱之為「象雄」。「羊同」在《通典》《唐會要》《太平御覽》等中多有出現,當中充滿著神奇色彩。

故如甲寺

然而,歷史的風塵早就湮滅了這個古老的國度,千百年來已無處尋覓象雄的蹤跡。唐人的這些記載究竟是道聽途說,還是追尋消逝文明的蛛絲馬跡?近年來,西藏西部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現,讓這些古老的文獻記載似乎重新有了耐人尋味的註腳。

「王侯」絲綢

象泉河上游噶爾縣門士鄉境內,有一座著名的苯教寺院故如甲寺,全稱叫做「穹隆故如甲寺 (Khyung.lugn. gur-gyam)」,是阿里地區目前唯一保存下來的苯教寺院,素來享有盛名。2006年的一天,當一輛載重汽車從寺院門前經過時,把寺前的公路給壓塌了,無意中暴露出一座深埋在地下的古墓葬。墓中隨葬品被寺中僧人悉數挖出並收藏於該寺。在這批隨葬品中,最讓人感到震憾的是其中一幅帶有動物圖案和漢字的絲綢,這是西藏西部第一次發現的漢地絲織物。

故如甲寺墓地出土的「王侯羊王」絲織物

這幅絲織物以藏青和橙黃雙色呈現圖案,其構圖似可分為三層:最下一層為波浪形的曲波紋,類似西方建築物中的拱形柱廊,每組波浪紋當中有一對相向而立的鳥,對鳥身下腳踩著植物紋樣,下面有「山」字形的紋樣相襯托,波紋中有四蒂紋顯現;第二層為如意樹構成的幾何形空間,在其間布置以雙龍、雙鳳、雙羊等,雙龍僅具頭部,與兩兩相從的雙鳳與雙羊頭向相反;第三層也為如意樹相間隔形成的幾何形空間,樹之兩側各有一相背而立的獅子,獅子獅口大張,帶有三重短羽的雙翼,鬃毛上揚。在每組動物紋飾的空白處,都有四個篆體的漢字,有學者釋讀出它們分別是「王」「侯」兩字的正體和反體字。我在這個基礎上細心觀察,發現這些漢字實際上是四個一組,似乎可以釋讀為「王侯羊王」四個字,當然最終的結論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黃金面罩

就在這幅絲織物出土之後不久,考古學者先後又在阿里噶爾縣和札達縣境內搶救發掘了幾座古墓,墓中除了隨葬有陶器、青銅器和木棺葬具外,在故如甲寺墓地還發現一件黃金面罩。黃金面罩採用拓展成薄片的金箔製成,有一具在面罩的邊緣上鑽有小孔,用絲線將絲綢和它連綴在一起,出土時還帶著絲綢腐朽後的殘段。之後,在札達縣曲踏墓地、曲踏墓地與札達縣城之間的象泉河畔相繼發現2件黃金面罩。

這種用黃金面罩遮蓋死者面部的做法,在西亞、中亞和我國新疆等地漢晉時代的墓葬中多有發現,也應證了漢文文獻中羊同酋豪死後流行以金銀裝飾面部的記載。

從王侯絲綢、黃金面具到象雄國都,考古學正在一步步地揭開象雄王國和象雄文明最核心的秘密。近兩年來,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與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在札達縣境內曲踏墓地、噶爾縣故如甲墓地又有了新的發現,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在曲踏墓地發現一枚精美的天珠(蝕花瑪瑙珠),這在青藏高原是首次考古出土。這些新進展和新發現顯示出更為複雜的文化面貌,與西藏周鄰地區的古代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進一步證明象雄古國不僅疆域遼闊,而且文明發展水平也達到了相當高度。

卡爾東遺址中的列石遺迹

作者霍巍,四川大學中國藏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四川大學博物館館長。資料來源:《阿里高原象雄考古揭秘 「王侯」絲綢與黃金面罩》,載《大眾考古》2015年1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考古 的精彩文章:

器物精賞|金甌永固杯
雜誌精選|古代兩河流域的驢

TAG:大眾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