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再迷信日本武士刀!這些刀才是它的老祖宗!

別再迷信日本武士刀!這些刀才是它的老祖宗!

"唐刀"一詞是我國隋、唐代四種軍刀制式的總稱,並非特指某種刀。也不是僅指唐朝這一段時期。唐刀的外形和製作工藝對東亞的刀劍影響巨大,特別是日本武士刀。 唐刀的刀型來自於漢環首刀,前期大部分軍用唐刀均保留著環首,同時也擁有筆直的刀身。

唐刀為軍隊戰刀,最大的作用就是作戰,其製作工藝嚴格,並且還要考慮到戰鬥時的另一個用途,那就是破甲以及耐用。破甲則需要硬度,並且刃口窄,耐用則需要韌性,所以唐刀採用了最先進的包鋼工藝。以百鍊鋼為外皮,中間夾熟鐵,部分刃口採用局部淬火技術,即刃口堅硬可以劈砍破甲,同時刀身韌性不變形,耐用。這也是和日本刀最大的區別。

唐刀的始祖為漢刀(又稱環首刀),漢刀多為單手刀,刀柄較短,長度為58~114厘米不等,並且無一例外在刀柄外側製成扁圓的環狀,環首刀也因此得名。一般簡單的辨別與唐刀相似的直刀方法就是:刀尖角狀為唐刀。有血槽刀尖半圓,刀刃刃區超過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為日直刀。

真正的唐刀工藝使得唐刀的成本太過昂貴,所以在中國歷史上,也就只有唐代才用的起這樣精良的兵器,有許多當時的名人,都只為弄一把上乘精良的唐刀而耗盡家財。 而到唐代之後,中國的唐刀鍛造技藝逐漸失傳,就算以現代工藝,也無法複製一件真正的唐刀了。

從史書看唐太宗的作戰很有個人特色外,最喜選擇敵陣薄弱部位,親率騎兵衝鋒,「敵無不潰敗」,一騎飛馳於前,數萬騎兵緊隨其後的場面,今日想來,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時期大量的騎兵是作戰勝利的重要保證,而中期的步軍的陌刀如牆推進戰術,創造了盛唐時期輝煌的戰爭歷史,也創造了陌刀的神話。 從武德到天寶,唐在立國戰爭及與善騎射的游牧民族戰爭中能夠取得勝利,步兵的進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說不構成了主要原因之一。

隨著宋朝統一中原以後,中國冷兵器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大量新式的長矛、長刀、斧鉞、神臂弩的誕生並武裝了宋軍,豪壯的陌刀成為奢侈的戰爭器材, 宋朝戰爭的主要方向是同樣是北方游牧民族,為了對付遼金的騎兵,長矛、斧鉞開始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

斧鉞的大量裝備從《武經總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證,斧鉞的製作和使用技藝比陌刀要簡單,對付騎兵同樣有效,岳家軍用「麻扎刀」「捉刀」「長柯斧」大破金軍「連環馬」,有效而不昂貴的兵器永遠是軍隊裝備的重要兵器,豪華的陌刀從此逐漸退出戰爭舞台,並且消失的極其徹底,是中國冷兵器的遺憾。

唐刀和日本刀的區別:一般而言,日本武士刀的刀身都有一定弧度,刃區面積一般都占刀身面積的二分之一以上;唐橫刀有直刀和彎刀兩種造型,刀身橫斷面為契型,厚度從刀背均勻遞減至刀刃,讀者可從竇繳墓出土唐刀的圖片加以驗證,其是迄今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唐刀。因橫刀是步兵制式武器,民間不允許製造,故至朝代更替及軍事環境變化後,製作技藝逐步失傳。

唐橫刀外形上的特點:橫刀長3尺約90厘米,大橫刀長4尺約120厘米,手柄為雙手握持,刀背厚8mm,刀身寬4cm,刀身橫斷面為契型,厚度均勻遞減至刃口,刃區面積為刀身面積的1/3~1/2,並非網上流傳的1/4,實測中1/3面積刃口破甲能力和砍殺能力均明顯高於1/4面積刃口。

唐刀在漢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採用漢刀的「百鍊鋼」的鍛造工藝,並且改善了在鍛造時對鋼材里雜質的處理方法,並創造了「包鋼」的技術,使唐刀外硬內軟,擁有極強的韌性。在改善鍛造工藝的同時,唐刀的外觀上也有很大的改進。唐刀去掉了漢刀刀首的扁環,讓刀身加寬,並且延長刀柄,使唐刀可以雙手持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迷電競的軍事迷 的精彩文章:

中國最新QTS-11單兵綜合作戰系統大曝光!擊步槍和榴彈發射器的完美合一!
神乎其神的隋唐十三傑!他們都是誰!

TAG:沉迷電競的軍事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