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范不被吳主孫權喜歡,為什麼還會被重用?

呂范不被吳主孫權喜歡,為什麼還會被重用?

孫權重用呂范的原因

呂范是三國時期位居江東的政權東吳的建立者和開國皇帝,他一生雄才大略,在父親和大哥開拓的偉業的基礎上,開疆拓土,廣納賢才,勵精圖治,終於成為和所領導的曹魏以及所統領的蜀漢並存的國家。而他如何任用人才,可以通過一個典故看出來。

呂范不被吳主孫權喜歡,為什麼還會被重用?

這個典故叫做「孫權重用呂范」,出自北宋著名文學家和政治家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主要講述的是當時身為吳王的孫權從不喜歡到最終信任並重用呂范的心理過程。原文是這樣的:但是吳王孫權準備任命呂范為大司馬,但是沒想到的是,連印信和綬帶還沒有下達,呂范就匆匆過世了。在孫權還沒有當上吳王,他的哥哥孫策還在世的時候,孫策曾經讓呂范掌管財務,當時的孫權還十分年幼,他曾經私下裡向呂范借錢所要財物,但是呂范一定要向上稟告之後才肯借錢給孫權,他不能獨自將錢借給孫權。因此,孫權一直對呂范懷恨在心。後來孫權代理陽羨長,私下有了開支。孫策有時會進行核算審查,當時的功曹周谷就為孫權做了假賬,讓他可以逃脫孫策的責難,孫權對此十分感激。但是等到孫權執掌國事之後,他的心態發生了改變,原先一直對呂范心存怨恨,但是這是卻發現他是一個可靠的人才,因此對他大為改觀。而周谷現在看來則是充滿欺騙,最終因為偽造簿冊文書而沒有任用他。

通過這個典故,我們可以發現孫權的心理變化十分顯著,他真正懂得了什麼才是應該重用的人,什麼才是應該遠離的的人。他真正變得成熟起來。

吳國皇帝孫權在位多少年

孫權是我國三國時期吳國皇帝和建立者,他一生勵精圖治,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謀略和智慧,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的局面下,最終在江東這塊地方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政權,成為了和曹操、劉備等齊名的英雄。孫權一共在皇帝的位子上做了二十三之久,如果把他擔任吳王的時間也加進去,那麼就是三十年。如此長的在位時間在三國時期時期應該是名列前茅的。

孫權在十八歲的時候就接替因為一次意外而離世的大哥孫策,開始統領江東。他帶領江東的百姓和大臣,一路審時度勢,厲兵秣馬,先後在赤壁之戰中和劉備聯手擊退了曹操的大軍,又在此後開疆擴土,基本統一了整個江東地區。在曹操的兒子篡漢稱魏之後,善於觀察形勢的孫權上奏曹丕,願成為他的藩屬,於是曹丕便封孫權為吳王、大將軍和荊州牧。隨後劉備率兵討伐孫權,他又慧眼識人,任命年輕的為大都督,於夷陵之戰中大破蜀軍,隨後又趁勢擊敗了來犯的魏軍,最終在229年於武昌正式稱帝,建國號為吳。

在稱帝之後,孫權一方面內部治理國政,另一方面又與蜀國重新合好,頗有功績。但是在他晚年的時候,因為對繼位人選搖擺不定,而導致了吳國朝政混亂。為日後吳國的衰落埋下了禍根。孫權於252年4月去世,享年七十歲。謚號為大皇帝,廟號太祖。

總得來看,孫權的一生雖然沒有一統天下的野心,但他在江東這塊地方還是做出了非常大的功績的,值得我們敬仰和欽佩。

孫權的外號叫什麼

三國中的人物都有外號,比如叫美髯公,孫策叫小霸王之類的。那麼孫權作為東吳太祖大皇帝,又都有哪些孫權外號呢?根據《江表傳》中對孫權的記載:「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骨骼非常,形貌奇偉異於常人。」於是大家就叫孫權碧眼兒、紫髯郎、紫髯將軍等外號。當然這些外號都來自於小說《三國演義》。

孫權在哥哥孫策死後,開始統領江東。孫權剛剛即位的時候,江東的政局非常不穩,在、等大臣的輔佐下,孫權的地位才得以鞏固。地位穩了之後,孫權就開始處理江東的事務。當時山越各部不願意歸附孫權,於是孫權就派等人前往討伐叛亂之人,安撫山越餘下的人,不久就將江南的局勢給穩定了。

公元208年,曹操大軍南下,還寫信告訴孫權,表示自己一定要拿下東吳。孫權在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就與東吳內部的大臣們討論。東吳的內部分為兩派,主戰派和主和派。周瑜等人主戰,張昭等人主和,張昭當時在東吳的朝堂上有一定的地位,因此朝堂上大部分人都是支持張昭的。但是孫權本人是想要與曹軍一戰,剛好劉備又有結盟的意向,於是就有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後來孫權就開始擴大孫吳的領土,不在局限於江東的這一塊地方。受封吳王不久後,就自己登基稱帝,建立吳國,發展江南地區的經濟,讓孫吳在三國鼎立的狀態下立於不敗之地。

劉備和孫權是什麼關係

劉備和孫權都是東漢末年的英雄豪傑。他們一個仁義寬厚,百折不撓,求賢若渴,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建立了蜀漢政權;而一個則心思縝密,對於時局有著清醒的認識,在繼承父親和大哥基業的基礎上,審時度勢,在江東建立了東吳政權。這兩個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他們之間的關係也非同一般,其中的曲折非一般人可以體會。

孫權和劉備第一次結識應該是在著名的赤壁之戰的時候。當時是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此時位居東漢丞相之位的曹操御駕南征,打敗宜城亭侯、左將軍和豫州牧劉備。曹操在佔領江陵之後,他給孫權寫信要攻打東吳。在這種情況下,東吳內部分成了主戰派和主和派兩派,這是從江夏帶來了劉備的軍師,以表明他聯合孫權抗曹的決心。於是孫權便決定與曹操一戰。在用計大破曹操之後,劉備不僅收得了荊州四郡,還從孫權手中借得了荊州和江陵之地,此外孫權還將自己的妹妹孫夫人嫁給了劉備,此時孫權和劉備的關係應該是最和睦的時候了。

在劉備佔領漢中之後,關羽出師北伐,雖然擒獲了曹魏大將,斬殺了,但是卻被東吳的大將呂蒙以白衣渡江,偷取了荊州,關羽最終被吳軍殺害。劉備在稱帝之後不久,便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來攻打東吳,卻在夷陵之戰中被東吳大都督擊敗,之後劉備退居永安,孫權前來議和,劉備同意了,兩國於是重歸於好。之後不久劉備便去世了。

劉備和孫權的關係經歷了從和睦到決裂最終又和好的過程,讓人不禁感嘆萬千。

三國吳國孫權和手下陸遜的關係

孫權是三國時期江東霸主,陸遜是一位儒將。兩人為孫吳的建立一起做出了很大貢獻。陸遜是孫權侄女的丈夫,兩人既是戰友,又是親人。關係本來很好。可是因為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兩人鬧翻了,導致陸遜憂鬱而死。孫權稱帝的時候,就立他的大兒子為。

大兒子既是嫡,又是長,立為太子理所應當。可是禍不單行,他的大兒子比孫權早死了。

孫權又立寵愛的夫人的兒子為太子,可又對孫和弟弟魯王情有獨鍾。兩個人的待遇不分上下。陰謀家們眼見魯王得寵,積極靠攏魯王,煽動他奪嫡。陸遜支持的是太子,先後幾次上書勸孫權應該把兩人的待遇區分開來。給太子獨享的尊榮。可是孫權怕陸遜與太子勾結在了一起。對陸遜非常惱怒,幾次派親信問他意欲何為。孫權處死了陸遜的外甥和他的好友太子太傅。這些壓力讓陸遜憂鬱成疾,活活地被逼死了。在孫權垂死前,向陸遜的兒子承認自己偏信謠言,為對陸遜多責罰道歉。陸遜的兒子是當時最著名的將領。在陸遜死後,孫權沒有打壓陸家。孫陸兩家的感情依然非常深厚。

孫權逼死陸遜,太子的問題只是個導火索。還有更深切的原因。陸遜功高震主,孫權擔心自己死後政權的穩定。陸遜不僅是孫策的女婿,插手孫吳政權名正言順。陸遜的背後也站著江東大族。陸家一直是江東大族的領袖。在孫氏家族和江東士族的矛盾中,陸遜的意見顯得格外重要。而且陸遜自身的優秀也讓孫權害怕。陸遜能屈能伸,智慧果斷,能忍別人忍不了的事。

三國吳王孫權為什麼怒砍桌角

孫權怒砍桌角是一個典故。 孫權想繼續行軍的時候,不料曹操揮兵。先一步進入孫權的目標荊州。魯肅提出由他去勸說荊州的長官聯合抗曹,也盡量把正好在荊州的劉備給拉攏過來。魯肅在見到劉備後,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正好德也是這麼想得。沒有多少波折兩人就聯合在了一起。

正巧曹操已經快到了,魯肅急匆匆拉著孔明到孫權面前,一起分析形勢。比較了曹孟德的兵力和劉孫的兵力,總結曹操長途征戰的劣勢,與江東官兵擅長水戰的優勢。得出結論,認為此場戰役勝算很大。孫權一聽, 召來大臣們共同商討作戰計劃。偏偏不巧,曹操的書信送到了。信上寫著,自己領兵八十萬,將與江東一決生死。這樣的恐嚇讓一些文臣害怕了,提出應該投降。可是武臣不願意了,雙方就這麼吵了起來。其實,在聽到曹操帶來八十萬兵馬時,孫權也有點猶豫了。他借口上廁所躲了出來。魯肅 追了出來,對孫權說,我們就算投降了, 曹操還是可以給我們一樣的官職,不會有什麼變化。只不過是換一個人效忠。可是孫權呢,曹操在他投降後會怎麼處置他。魯肅沒有明說,讓孫權自己想明白。孫權在明白過來之後立刻衝進帳篷,揮刀砍了桌角,憤怒地說道,再有誰說投降,就讓他跟這個桌子一樣。 周渝回來後,也是主戰的意思,這也給了孫權信心。在這場戰爭中,孫劉聯合起來打敗了曹孟德,讓他狼狽地撤退回了北方。後世稱這場戰役為赤壁之戰。在這場戰爭後,三國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陸遜為何最後與孫權反目?或許與其這一點有關
孫權都自立為帝,這一點不得不佩服曹操了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