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深度解析:蜀漢風雲事件「大意失荊州」

深度解析:蜀漢風雲事件「大意失荊州」

深度解析:蜀漢風雲事件「大意失荊州」

荊州之重,在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人口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三國必爭戰略要地,荊州對於蜀漢集團的重要性,那更不必說,有它才有隆中對,沒有,從此蜀漢無力回天。換而言之,荊州也像燙手的山芋,換誰,都不好守,在曹魏、孫吳的虎視眈眈下,劉備集團想要長期佔據太困難了,一句「關羽大意失荊州」還真是把這事說簡單了。

樊城之戰

先簡單捋一遍,公元211年,劉備西進益州直到公元214年,劉備與龐統等人以不太道義的方式謀取巴蜀,當時帶領的只有黃忠、魏延等入蜀,此時荊州還是劉備的革命根據地,留守的也不止是關羽,還有張飛趙雲和諸葛亮等。可惜這一年龐統突然死了,劉備被困梓潼,於是派人到荊州請諸葛亮等入蜀,只留關羽、關平、馬良、廖化等人守荊州。劉備的安排沒有錯誤,只能說劉備集團當時的戰略重心有了轉移。後來曹操攻佔了張魯的漢中地,直接威脅到巴蜀,又恰逢曹操後方不穩,急著返回北方去了。

劉備聽從法正建議進取漢中,公元217年——219年,漢中之戰持續兩年,夏侯淵被殺,曹軍敗退,而蜀漢是「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慘勝。結束後,劉備自立漢中王,關羽為前將軍。於是關羽不甘寂寞,抓住戰機,率主力進攻荊襄,之後有了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捷報剛傳到劉備集團,呂蒙以白衣渡江之計偷襲了荊州,被切斷後路的關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敗退擒殺,劉備集團從此永久的失去了荊州失去了前將軍關羽,隨之右將軍張飛也被屬下斬殺,接著劉備繼而引發夷陵之敗……失荊州的影響是決定性的。

關羽

「失荊州」是關羽一個人的責任么還是多方原因?又是如何造成的呢?我們現在可以將這個事件從頭到尾整體性的來看,分析根本原因有三個:

首先就是合法性埋下了隱患

荊州可以說是赤壁之戰最大的戰果,赤壁之戰的主力是東吳,荊州的戰果難啃的也多是周瑜去打的,結果劉備趁機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在孫權看來是竊取了大部分勝利果實,後來又仗著孫權北邊戰事壓力,劉備在孫劉聯盟中獲得的主動權,得到了荊州。這令孫權一直不服,但是當時沒辦法。當時的合法性早就沒有一定的法律標準,誰佔領了就是誰的,令大家心悅誠服承認的便是「能者居之」,屬於你的勢力範圍內的別人基本不會想,比如曹操的北方,孫權的東吳,大家已經默認就是暫時就是他們的領土,交界處或者各方勢力沒有穩定的邊緣地帶和能力不足者的地方,就成了炙手可熱之地,因為大家認為這領土不屬於你呀。

劉備的很多領土都是來歷有點出入的,至少荊州在孫權看來不應該姓劉。加上荊州太關鍵了,劉備駐守則令孫權不安,這更是東吳的邊防要地,這種地方就應該是東吳的,所以合法性在孫不在劉,因此孫權可以認為荊州是我「借」給你的,我要回來理所當然。不管是周瑜還是呂蒙或者陸遜,都是一樣的,這個隱患在於東吳,遲早爆發只是時間問題。

呂蒙白衣渡江

其次就是政治因素成了助推手

何為三足鼎立,何為孫劉聯盟,實際就是一種平衡。所以發展太快未必就是好事,這是此消彼長的利益拉鋸戰。劉備先是有了荊州根據地,接著又得到益州這大片土地,幾年之內完全就是一個暴發戶,孫權不僅負責牽制曹魏,還眼巴巴的看著自己的藍圖規劃都成別人的了,所以曹操勝了,才有孫劉聯盟,劉備擴張了,曹操消減了,而孫權打輔助還原地踏步,這孫權可不是傻子,他是俊傑,識時務的俊傑,於是他和曹操秘密聯盟了,先搞了你劉備的荊州這條戰線。

作為劉備集團,政治敏感度較高的只有劉備和諸葛亮,劉備作為暴發戶沉浸在勝利果實中也是情理所在,而諸葛亮一來益州急需他休整,二來法正此時還在,進駐巴蜀的大功臣們都在慶祝勝利,諸葛亮一個後勤部長出來忠言逆耳想必也不會有什麼效果,關羽又是單獨守荊州長達六年的劉備第一大將,這些表面風光都麻痹了暗地裡政治利益的變化、殺機四伏。

劉備自立漢中王

最後就是軍事行動引爆導火索

劉備集團的軍事行動有個重大缺點,不靈活和沒有連貫性,導致經常面臨突發事件而且不能有效應對,在樊城之戰最為突出。根本原因就是集團沒有一位優秀的統帥性人才,看劉備自立漢中王就可以看出了,劉備效仿劉邦,自己為漢中王,封前後左右四大上將,諸葛亮和法正等可以管後勤和頭籌規劃,可以說蕭何、張良是有了,關羽張飛個個是萬人敵,衝鋒陷陣的優秀將領,可惜沒有韓信。劉邦是在韓信作為大將軍帶領了劉邦的這幫兄弟以後,才有了質的變化,形勢大轉一路凱歌。

所以說一幫優秀的將領固然重要,但是關鍵還要有一位集軍事才能和戰略頭腦的統帥型人才指揮他們,顯然劉備自己從來就是敗多勝少,只能凝聚而無法做到優秀的指揮部署。孫權聰明,自己不行讓大都督來,曹操自己就多才多藝,配合智囊團足夠擔當一切戰事總指揮,統帥向心力顯然自己就可以了何況他確實不是名義上的君而是臣,屬於大將軍。

劉備集團

因此當關羽留守荊州時,可以任由自己的性子得罪孫權的聯姻,可以仗著劉備的結義而隨時暴露自己的性格缺點,可以不領悟隆中對的戰略部署而切實行動的破壞它,可以在劉備得到益州急需休戰時自認為抓住戰機發起沒有呼應的獨立軍事行動導致別人有機可乘……諸葛亮的戰略規劃已經明確說明,曹魏不能速取、必須天下有變才能發動總攻、必須兩路相互呼應同時並進!可不是沒頭沒腦的天真派冒險主義者就行的。

其實作為將軍,關羽在曹操陣營有很大影響,在東吳有足夠威懾力,在劉備集團有資格有忠誠度,在軍事上有能力可以統領水軍,作為留守荊州的確是不二人選,而且獨自守了六年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可惜這些都沒辦法彌補自身的存在的不足和政治頭腦的缺乏,此時沒有一個統領給他正確的戰略部署,犯錯也只是時間問題,換誰都一樣,沒有驕傲自大、好大喜功難道就不會有其他缺點么?

長期來看,根本原因在於合法性不夠、政治敏感度缺乏、軍事行動錯誤造成了最後的「失荊州」!所以錯在關羽,卻非一人之過;責任在於劉備卻更多因為集團自身存在的不足!如果劉備也有個韓信,也許就不一樣了吧……

大意失荊州,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留關羽鎮守佔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於還了南郡)。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荊州,現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有粗心大意、驕傲輕敵的意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他15歲就上戰場,還是孫權的救命恩人,更有國士之風
諸葛亮與孫權見面的地點是在豫章郡的柴桑城中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