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所有追求文明的人都該讀讀胡適

所有追求文明的人都該讀讀胡適

所有追求文明的人都該讀讀胡適

陳遠

今天是胡適的忌日。1962年2月24日,胡適在台灣中央研究院主持酒會,心臟病猝發,撒手塵寰。

戰士當死於沙場,學者當死於講台。梁啟超的這句話,可以作為胡適最好的寫照。

關於胡適,余英時先生和胡繩曾經有過一段經典的爭論。1981年,辛亥七十年,美國歷史學會在芝加哥開會,胡繩領大陸團隊赴美,在會議中遇到了余英時。

胡繩說:胡適在學術上是進步的,但是他的思想已經過時了。

余英時反駁:海外看法剛好相反,他學術上落後,但在思想上至今是最進步的。

我認同餘先生的觀點,於我來說,胡適是啟蒙者,他的有些觀點,至今值得我們時時重溫。

比如他教人爭自由:

現在有人對你們說:犧牲你們個人的自由,去求國家的自由!我對你們說:「爭你們個人的自由,便是為國家爭自由!爭你們自己的人格,便是為國家爭人格!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起來的!」

比如他教人要獨立:

你們不要總爭自由,自由是外界給你的,你們先要爭獨立,給你自由你不獨立你仍然是奴隸,你要把你身上蒙蔽你的概念和成見,要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的剝去,露出裡面他裡頭很鮮嫩很清的那個勁。

比如他教人容忍:

爭自由的唯一原理是:「異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眾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眾人之所非未必真非。」爭自由的唯一理由,話句話說,就是期望大家能容忍異己的意見與信仰。

再比如他教人講規則:

一個骯髒的國家,如果人人講規則而不是談道德,最終會變成一個有人味兒的正常國家,道德自然會逐漸回歸;一個乾淨的國家,如果人人都不講規則卻大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人人大公無私,最終這個國家會墮落成一個偽君子遍布的骯髒國家。

如此等等,這樣的言說,何曾過時?不僅不過時,還值得每個追求文明和自由的人們時時重溫。

雖然深受胡適的影響,卻很少寫胡適的文章,為什麼,因為胡適的像「不好畫」,整個二十世紀,處處都有他的身影,印象中讀過一篇文章,對胡適有非常精當的評價:他開創了一切,卻什麼也沒有完成。但開風氣不為師。這正是胡適的自我期許。

胡適的一生,太複雜。如果對他感興趣,胡明先生那本《胡適傳論》,我以為是最好的讀本。當年我曾經一度想寫一本胡適,就是讀了《胡適傳論》而作罷,「眼前有景詩不得,崔顥題詩再上頭」,學術研究,沒必要疊床架屋。

但是胡適一生中的幾個瞬間,卻常常浮現在腦海里。

1922年5月30日,因新文化運動暴得大名的胡適和15歲的退位皇帝溥儀第一次會面,對此,胡適自己有過記述:「太監們掀起帘子,我進去。清帝已起立,我對他行鞠躬禮,他先在面前放了一張藍緞墊子的大方凳子,請我坐,我就坐了。我稱他皇上,他稱我先生。」

一個是新文化的代表,一個是舊傳統的象徵。

胡適這一聲「皇上」,在當時引起渲染大波。其實,胡適這一聲「皇上」,與他後來在馮玉祥發起「北京政變」時指責馮玉祥的反應是一以貫之。一來有與溥儀同為「孤兒寡母」的感同身受,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胡適一生注重秩序,爭自由也好,求獨立也好,無不是在遵循秩序的前提下。在這樣的思想下,胡適才會坦然稱呼溥儀皇上,退位的皇上,也還是皇上,這與其說是舊式王權的象徵,倒不如說在胡適那裡,只是一個尋常的代號,一個尋常的稱呼。正是他心裡沒有了「皇上」的概念,才如此坦然的喊出一聲「皇上」。

與此相類似的還有:

1960年,在台灣創辦《自由中國》的雷震因為言論觸怒蔣介石,因言入罪,作為台灣的文化象徵,多少人期盼胡適能夠去入獄看望雷震,一來是給崇拜胡適的雷震以慰藉,二來,也是對雷震道義上的支持。胡適呢,不為所動,道義上的支持表達了(給獄中的雷震寫詩),但是卻始終沒有去獄中探望胡適。這一舉措,傷了很多人的心,一時之間,認為胡適軟弱膽小的風評甚囂塵上。胡適果然是膽小嗎?就在當時,有記者問到胡適,如果軍事法庭傳胡適去為雷震做品格證人,胡適是否願意。胡適的回答是:願意。這是直接站在了國民黨政府的對立面。

能說胡適膽小怯懦嗎?當然不能。

胡適之所以不去看望胡適,還是因為他所注重的秩序。我支持你爭自由,但是爭自由是有代價的,在爭自由的同時,也要做好承受代價的準備。胡適辜負了很多人對他的「慈父期待」,把任何人都看成平等的成年人。

胡適一生都活在秩序的自律之中,這是胡適一以貫之的精神底色,也是每一個追求文明和自由的人們值得注意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拍賣時光 的精彩文章:

書法上的「抄襲」與「洗稿」

TAG:拍賣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