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內服外敷,清熱解毒的白花蛇舌草

內服外敷,清熱解毒的白花蛇舌草

從前,有一位名醫,被邀去為一位重病人診治。病人胸背憋痛,低熱羈纏,咯吐穢膿,眾醫不效。

名醫診病閱方,一時找不到恰當的治療方法。疲乏間名醫伏案小盹,忽見一位白衣女子飄然而至,說:「此君乃是大好人,樂善懷仁,惠及生物,見有捕蛇者,他即買下放生,先生務必精心施治,救他一命。」名醫向白衣女討教良方,白衣女說:「請隨我來。」他隨白衣女來到戶外,白衣女卻飄然而去,在白衣女所站的地方卻有一條白花蛇,蛇舌伸吐處化作叢叢小草。

正驚異間,名醫被腳步聲驚醒,原是病人家屬來請先生用飯。名醫說:「且慢,請隨我來。」名醫和病人家屬來到戶外,果見埂坎邊長著許多夢中所見的那種開著小白花的纖纖小草。於是便采了些,囑即煎服。病人服後果然覺得胸寬了許多。次日連服逾斤,病便痊癒。名醫查遍當時的歷代本草,也未查出這種小草屬於何葯。他感而吟詩:「白花蛇舌草纖纖,伏地盤桓農舍邊,自古好心多善報,靈蟲感德葯流傳。」

小檔案

白花蛇舌草篇

【別名】蛇舌草、矮腳白花蛇利草(《廣西中藥志》),蛇舌癀(《閩南民間草藥》),目目生珠草,節節結蕊草(《泉州本草》),鷯哥利、千打捶、羊須草(《廣東中藥》Ⅱ),蛇總管、鶴舌草、細葉柳子(《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茜草種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帶根全草。夏、秋採收,晒乾或鮮用。

【性狀】乾燥全草,扭纏成團狀,灰綠色至灰棕色.有主根一條,粗約2~4毫米,鬚根纖細,淡灰棕色;莖細而捲曲,質脆易折斷,中央有白色髓部。葉多破碎,極皺縮,易脫落;有托葉,長1~2毫米。花腋生。氣微,味淡。主產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

在體外(相當生葯6克/毫升)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以及慢性粒細胞型的腫瘤細胞有較強抑制作用(美藍試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測定,對前二者的抑制作用亦較強。曾用浸膏於小鼠S-180和艾氏腹水癌,以及大鼠吉田肉瘤的實驗性治療,皆無明顯抗癌作用;0.5~1克生葯/毫升在體外對吉田肉瘤和艾氏腹水癌有抑制(美藍試管法),但作者認為此屬非特殊性的。

抗菌、消炎作用

體外抗菌作用並不顯著,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桿菌有微弱作用。觀察煎液對正常和人工闌尾炎兔的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白細胞在體內外吞噬活力的影響,認為其抗炎作用,是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和增強吞噬細胞活力等因素所致。

【性味】苦甘,寒。

《"西中藥志》:"味苦甘,性溫,無毒。"

《閩南民間草藥》:"苦,平,無毒。"

《泉州本草》:"甘微酸,性寒。"

《廣東中藥》Ⅱ:"辛澀,寒,無毒。"

【歸經】《廣西中藥志》:"入心、肝、脾三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治肺熱喘咳,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痢疾,尿路感染,黃疸,肝炎,盆腔炎,附件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腫瘤。亦可用於消化道癌症。

《潮州志·物產志》:"莖葉榨汁飲服,治盲腸炎,又可治一切腸病。"

《廣西中藥志》:"治小兒疳積,毒蛇咬傷,癌腫。外治白泡瘡,蛇癩瘡。"

《閩南民間草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泉州本草》:"清熱散瘀,消癰解毒。治癰疽瘡瘍,瘰癧。又能清肺火,瀉肺熱。治肺熱喘促、嗽逆胸悶。"

《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利尿。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闌尾炎,肝炎,痢疾,尿路感染,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注意】孕婦慎用。

養生葯膳

白花蛇舌草泄肝茶

組成:白花蛇舌草50克、茵陳15克、生甘草5克。

製法:上方藥量加大20倍,共研粗末。每次用60--90克,置於保溫瓶中,沖入適量沸水,蓋悶15分鐘後,代茶頻頻飲用。每日1劑,連服2周。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禁忌:孕婦不宜服用。

苡米冬瓜白花蛇舌草湯

材料:薏苡仁30克、冬瓜仁30克、鮮蛇舌草60克(干品30克)。

做法:將洗凈的薏苡仁、冬瓜仁一併放入鍋中,清水適量,慢火煎煮約60分鐘後,放入洗凈的白花蛇舌草,再煮約30分鐘,隔渣取湯,沖入適量蜂蜜即可。

功效:清熱利尿。

文章來源於固生堂,轉載請標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熱 的精彩文章:

純美的回憶—憶光櫻花五面高清熱升華鍵帽體驗
具有利尿、清熱、明目、祛痰功效的田野植物——葯食同源之車前草

TAG:清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