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江蘇省有八府三直隸州一直隸廳,現在有六個還是地級市的名字
明朝定都南京,現在的江蘇地位大增,設南直隸,轄今天的江蘇、安徽、上海。清朝初年,將南直隸改名為江南省。到了1661年,江南省分拆為江南左和江南右。1667年,江南右改名為江蘇省(取江寧府、蘇州府首字),江南左改名為安徽省,至此,現在江蘇省的輪廓大致形成。
在清朝時,江蘇省一大特色是實質上的雙省會。首先,兩江總督駐江寧府,江蘇巡撫駐蘇州府。其次,江蘇省設置了兩個布政使(主管全省的財政、民政及人事),一是江蘇布政使,與江蘇巡撫同駐蘇州,主管蘇州府、鎮江府、常州府、松江府、太倉州相關事宜;二是江寧布政使,與兩江總督同駐江寧,主管江蘇其他地區。其實,江寧布政使在1761年才設立,之前駐在江寧的是主管安徽省相關事宜的安徽布政使,直到1760年,安徽布政使才從江寧府遷往安徽省城安慶。
江蘇省在清朝時,共轄八府三直隸州一直隸廳,府、直隸州、直隸廳相當於現在的地級行政單位。隨著歷史的發展和變遷,這十二個地級行政單位,只有六個還是地級市的名字了,今天就把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蘇州府:蘇州市。明代設蘇州府,清代因之,府治設在吳縣,管轄範圍大體上與今天的蘇州市差不多(太倉在雍正年間升級為直隸州)。前文說過,清代的蘇州府是江蘇巡撫和江蘇布政使駐地,是江蘇雙省會之一。民國廢蘇州府留吳縣。1953年1月,蘇北行署區和蘇南行署區合併為新中國的江蘇省,吳縣縣城析出(吳縣建制還存在),設立省轄蘇州市,蘇州這個名字就這樣從蘇州府變成了蘇州市。而吳縣則在2000年,成為蘇州市吳中區和相城區。
鎮江府:鎮江市。北宋曾經置鎮江府,明清均有鎮江府建制,府治設在丹徒縣。民國廢鎮江府,留丹徒縣。1928年,南京再次成為民國首都,於是,丹徒改名為鎮江,並成為江蘇省會,一直到1949年。解放後,鎮江縣城析出,設立縣級鎮江市,鎮江縣其餘部分改為丹徒縣。1983年,鎮江成為地級市。2002年,丹徒縣撤縣設區,成為鎮江市丹徒區。
常州府:常州市。明代設常州府,清代因之,府治在武進縣,管轄範圍是現在的常州大部分地區、無錫全境以及靖江、張家港。民國廢常州府,留武進縣。1953年1月,新中國江蘇省成立,武進縣城析出,設立省轄常州市。而武進建制還在,2002年改為常州市武進區。
揚州府:揚州市。明代設揚州府,清代因之,治所設在江都縣,管轄今天揚州市大部分地區及東台、興化(雍正年間通州升為直隸州)。民國廢揚州府,留江都縣。解放後,江都縣城析出(江都縣建制還存在),設立縣級揚州市。1983年,揚州成為地級市。2011年,江都成為揚州市江都區。
淮安府:淮安市。明代設淮安府,清代因之,府治設在山陽縣(今淮安市淮安區),管轄今天的淮安市、鹽城市大部分地區(海州在雍正年間升級為直隸州)。至於淮安和淮陰的歷史,因為在前文《解放後,江蘇省共有十一個市被撤銷》中詳細的寫過,本文就簡單一說:民國廢淮安府,山陽縣改名為淮安縣,清河縣改名為淮陰縣。解放後設淮陰專區,1983年,淮陰市成為地級市,2001年,淮陰市改名為淮安市,至此,淮安這個名字,從淮安府沿用到淮安市。
淮安府署
徐州府:徐州市。明代設徐州直隸州,清代改為徐州府,府治設在銅山縣。管轄今天的徐州、宿遷及安徽的碭山、蕭縣等地。民國廢徐州府,留銅山縣。抗戰時,銅山縣城析出,設立徐州市。1953年1月,新中國江蘇省成立,徐州成為江蘇省轄市。而銅山縣則在2001年,成為徐州市銅山區。
剩下的府州廳,簡略的說一下現狀:江寧府(明代為應天府),即現在的南京市。松江府,治所華亭縣,管轄今天上海蘇州河以南地區,華亭縣即現在的松江區。通州直隸州,清代升通州為直隸州,即今天的南通。太倉直隸州,太倉原屬蘇州府,清代雍正年間升為直隸州,管轄今天上海蘇州河以北地區。海州直隸州,清代雍正年間升為直隸州,管轄今天的連雲港及沐陽、新沂等地。海門直隸廳,清代乾隆年間置,管轄今天的海門和啟東。
註:圖片來自網路
※江蘇車牌號代表地市的字母排序規則,大部分人不知道
※解放後改名卻越改越土的二十個縣區市,看看哪個名字改得最土
TAG:澹臺卓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