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000年前的北漂族,如何開拓800年基業

3000年前的北漂族,如何開拓800年基業

《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武王滅商之後,分封姬姓宗室召公(名姬奭)於「燕」地,封黃帝後裔(或說帝堯後裔)於「薊」。

古薊國和古燕國古已有之,周之前都是商朝的小屬國,具體事迹已經不可考,後來燕國在春秋中期兼并了薊國。

周初封疆,北土有燕,燕、薊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防範燕山和遼西戎狄的最前線。受封來到燕地的有姬姓王族、西周望族和殷商遺族等。這些人也許是最早的北漂一族。

燕國始封地在哪裡,誰是燕國第一位國君?一直是個謎,直到1962年北京房山琉璃河燕都遺址的發現,3千年前的燕國歷史才揭開迷霧。

1986年房山琉璃河1193號大墓出土了青銅器克盉、克罍,上面的銘文記載了這段歷史,揭示召公奭的兒子「克「率其宗族來到這裡,建立燕國,都城就在今房山琉璃河鎮。

1193號大墓曾經被盜,仍出土了各類隨葬品200多件,包括禮器、工具、兵器、車馬器、漆器、貨貝、裝飾品等。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克盉與克罍。

克盉

克罍

盉與罍都是青銅酒器。盉,一般前有長流,後有鋬和蓋。罍,一般深腹圓鼓,平底圓足,流行於商至西周。克盉、克罍上的銘文字數相同,內容也相同。

克罍銘文

銘文大意是,周王說:太保,你用盟誓和清酒來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滿意你的供享,命克做燕地的君侯,克到達燕地,接收了土地和管理機構,為紀念此事做此祭祖彝器。

燕都墓地遺址的墓葬是聚族而葬,不同類型的墓葬都是聚集一處,可以看出3000年前的燕都居住著不同的家族。

除了燕侯家族,還有其它貴族輔佐,其中引人注目是被稱為「舉」的家族,舉族是商朝遺民,可能與商王同姓,屬於商朝王族。

甲骨文有記載 「葵丑卜爭貞,舉及工方」,意思是在葵丑日,舉出征工方(游牧部落)。說明舉族應該是能征善戰的將士家族。

武王滅商後,對商人遺族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舉族的一部分被遷到周王統治中心,一部分隨周王和周人貴族遷居各地。其中一支舉族隨燕侯來的燕地,成為燕侯的族軍或駐防武將。

目前全國各地發現帶有舉族族徽的青銅器多達168件。說明舉族在商朝就是地位顯赫的貴族。琉璃河燕都遺址已發掘的墓葬中,52號墓和53號墓就是舉族貴族墓,還保持商人墓葬的特點。

53號墓是貴族攸的墓葬,攸是舉族成員,墓葬保留著商人的習慣,墓葬中有2個人殉,車馬坑有殉人一個和殉狗兩隻。

53號墓

53號墓出土了各種陶器、青銅器、石器、玉器和貝幣。其中一件青銅器「攸簋」,刻有17個銘文,記載攸獲得燕侯賞賜的貝幣30枚,並用這些貝幣為父親戌造了這件青銅器。

攸簋

52號墓是舉族貴族復的墓葬,從隨葬品看,復的墓葬有鼎,隨葬品更豐富,表明復的政治地位比晚輩攸要高許多。

殉牲殉人

從出土墓葬可以看出,燕文化是姬周文化、商燕文化和土著文化的一種融合體,周人對商遺民採取寬容的措施,允許商人保持原有生活方式和傳統,同時周人也繼承了商的一些管理方式和文化習俗。

燕國自然條件相對於中原更加苦寒惡劣,處於旱地耕作方式與北方草原游牧方式的中間過渡地帶,是兩種生產方式激烈鬥爭的前沿,經常有山地民族侵擾。

頻繁的戰爭成為燕地一大特色,平定領地內的土著,抵抗北方民族的侵擾。戰爭的環境形成了強悍勇武、俠肝義膽的燕國民風。

燕侯墓中隨葬很多銅戈、戟、護面和車馬器,高等級墓葬中都有兵器、車馬器,可以看出,燕侯尚武,貴族也多是軍事統領。燕國的開拓者們時時面臨著艱苦的戰爭和惡劣生存環境。

車馬坑

慷慨悲歌的燕國精神文化特點就是在這種自然地理條件和生存環境影響下形成的,燕國苦寒悲弱,性格和文化氣質上則剛烈悲壯。戰爭頻繁,民風則崇尚俠義勇武。

荊軻刺秦王

燕國歷經800多年,共45代國君。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迹,如禮賢下士、勵精圖治的燕昭王,不畏強暴、重義輕死的荊軻,以及樂毅、蘇秦、秦舞陽、高漸離等,為後世津津樂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視線古今縱覽 的精彩文章:

TAG:環球視線古今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