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青春》是汪峰的青春,20年前唱《春天裡》的汪峰是我們的青春
【微信號:yushitongjian2015】謝絕任何微信號和媒體未經許可轉載!轉載請後台聯繫,但歡迎各位轉發到朋友圈
《歌手》的舞台有自己的魔力,超一流的燈光舞美樂隊,舞台既有競技的激烈,也有唱演的精彩,每位歌手竭盡所能、認真唱歌。
不得不說,對於一些還需發展的歌手來講,這個舞台絕對是歌唱事業上的一次絕佳機會。
但對於一些已經在華語歌壇處於頂端的歌手,也許,在某種程度來說,這個舞台就沒那麼必要,例如,此季《歌手》的全能音樂人、作品等身的藝術家——汪峰。
說到汪峰的歌,小鑒相信70後、80後、90後三代人,大多都能夠憑空唱出一兩首,不說別的,被學校廣播室統治的那些年,每日循環的《飛得更高》、《怒放的生命》、《一起搖擺》、《北京 北京》、《我愛你中國》,絕對是青春歲月的bgm之王。
然而,在此之前,在《歌手》的舞台,汪峰並沒有刻意討喜觀眾評審,而是選擇唱心中的好歌,不管是《普通的disco》、《兒時》、《下墜》或是這一期的《的青春》,都隱隱能看出,汪峰更多的還是在玩音樂、享受舞台、分享故事。
即使是玩音樂,一直忠於音樂的汪峰,為了在《歌手》的舞台,更好的去分享,他提前準備了700首歌曲,其中不乏年輕人愛聽的通俗歌,冷門歌手的歌,甚至二次元都有涉獵。
對待舞台,他是享受的,用質樸的情感、強烈的感情,去分享好的音樂,分享音樂中體現的故事,不得不說,汪峰對音樂的誠意與認真,一如既往,從未改變。
汪峰,他只是一名歌手,愛他的人都懂得他對音樂的那份「痴痴的愛」。
在這個頂尖的舞台,玩音樂的,汪峰肯定不是唯一,華晨宇對於旋律的改編令人驚艷,李泉對於音樂的駕馭令人佩服,而汪峰不止對歌曲曲風進行改編,還在所選中的歌曲中注入自己的精神能量和氣質,這份屬於他自己獨一份的,妙手回春的神力,令人拍案叫好。
跨次元改編的,原創Vocaloid中文曲《普通disco》,恢宏大氣的弦樂,加上汪峰小提琴的solo,融入了大量funk元素,極具音樂性和趣味性,汪峰跳起了輕盈的迪斯科,全場都在隨著音樂律動。
《下墜》的改編,不僅僅將原曲的蒼涼表現出來,更賦予了磅礴大氣之感,粗糲的撕裂,瘋狂的下墜,搖滾和布魯斯,是汪峰的風格。
《所有人都在玩手機+夜貓》,兩首歌曲改編無縫銜接,加入了不同時代標誌性手機鈴聲,歡快流暢,get到了些許俏皮。
學院派汪峰,通過自己的改編,給予那些歌曲更多屬於汪峰的味道,本期的《的青春》也是如此。
說一句題外話,這次章子怡遠程幫汪峰抽籤,第6的出場順序,結束了汪峰連續3場第一個出場的情況,幸福來得太突然,周圍的歌手們都表示,這波狗糧很好吃,小鑒表示,皮這一下很開心。
回到這首歌,原曲是民謠歌手貳佰的原創作品《狗日的青春》,被汪峰以搖滾的形式表現出來,極強的個人特色,「汪峰式」演繹讓這首本略帶遺憾的青春之歌,變得血性熱烈,既有青春的不羈和瘋狂,也有夢回現實的蒼涼。
汪峰:「年輕就意味著血性,就意味著洒脫。所以今天這首歌(《的青春》)既會有原本味道,又一定要有血性。」
那個搖滾歌手回來了,火力全開,一開嗓,就把我們帶到那個不顧一切的青春里。
汪峰在分享音樂的同時,也試圖在舞台上留下什麼,他是一個音樂講述者,講述著那狗日的青春。
在舞台上,他瀟洒肆意地歌唱「青春」,追憶那段永不磨滅的難忘時光。
汪峰一日既往的在《歌手》的舞台,用自己的改編,向大眾們推廣小眾音樂人,可以說,他又成功了,一首歌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表達了對《的青春》的感觸,也是對自己青春的感觸。
如果說《兒時》是童年的回憶,那《的青春》就真的是我們的那些傻逼時光。
青春的日子,我們窮、我們苦、我們的日子緊巴巴,但我們有理想、有愛情、每天傻呵呵的樂,即使不如意,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也從未褪色。
"日子一天一天就這樣過去,
那些荒廢的時光都已經忘記,
想起那些慢慢變得陌生的朋友,
一回頭青春都已遠走。"
堅持練習小提琴的童年,羨慕著牆外小朋友的汪峰,他的青春卻是無比的精彩。也許,我們的大學是充滿功利主義的,但那個年代的大學,則是滿滿的瘋狂。汪峰學了20年古典音樂,結果去組建了搖滾樂隊,並不惜與父親決裂。
我們回憶汪峰的鮑家街43號的青春,會覺得,天啊真酷,只有汪峰知道其中的艱辛,但是那又怎樣,音樂夢想不是說說而已,看不到未來的日子也要堅持下去。
極致的青春,才能創造極致的音樂,中國的搖滾史,是不能缺了有汪峰的鮑家街43號。
中分、長發、搖滾小青年,在那個不知「搖滾為何物」的年代,鮑家街43號引領了搖滾潮流,成為中國搖滾史上里程碑式的存在。
鮑家街43號的吉他手龍隆曾說,「我們可以在舞台上演出很久,一支曲子演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幾十分鐘的都有。我們的創造力很強,舞台上我們可以即興地編,即興地彈,即興地唱,這才是有意思的事情。」
他們對音樂發自內心的虔誠和熱情,他們在理想和現實中的徘徊,那段殘酷的青春,都透過作品展現了出來,於是《小鳥》、《李建國》、《晚安,北京》,這些音樂作品到現在仍讓人難以忘記。
這是汪峰的青春,而汪峰也是我們的青春,換句話說,許多人的青春里,至少有一首「汪峰」。
記憶深處的那首歌,從大街小巷飄過來,無數個單曲循環的日子,是汪峰給的,70後80後90後,跨時代的人,不一樣的日子,一樣的迷茫、慌亂、憤怒、快樂、熱烈。
是被父母逼迫的童年吧,興趣班輔導班,那些「為了你好」的話語和一事無成的咒語,是《那年我5歲》。
是北漂的日子吧,我們選擇為自己而活,日子一天天過去,理想在心底被現實磨著,不甘又無奈,是孤獨的《北京北京》。
是失去的日子吧,守著窗安靜的流淚,向前走著,手邊莫名就少了一個人,悵然若失,抿一抿濕鹹的淚,是《當我想你的時候》。
是平凡的日子吧,最終我們仍是芸芸眾生的一子,人海中無法被看見,日復一日的溫情消磨著激情,但我們想要的還是《怒放的生命》。
「永遠都不是盡頭,永遠也不只是開始」,汪峰的歌就像歲月里的經典款,永遠不會過時,哪天拿出來都可以單曲循環。
他表示:「青春一定會遇到很多的動蕩,有一些無奈,也有很多失落。但年輕就意味著血性,它是永不磨滅的青春,可以讓我覺得沒有白活。」
汪峰把青春的火熱唱在了歌里,唱在了青春里,唱在了每個人的心裡,只要那顆炙熱的心還在跳動,日子會過去,青春仍在繼續。
多少90後還在翻唱著汪峰的歌;
打開電視,遇見汪峰,將會是全家的大合唱;
唱不上去還要硬唱的KTV必點,是和朋友們一起嗨的時光;
甚至失意時,無助時,汪峰的歌就像燈塔,支撐著我們繼續前行。
不同於突然的爆紅,汪峰的影響力,無聲地浸潤著這一代人的生活,當然,唱著同一首汪峰的我們,各自擁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青春故事。
粗曠的嗓音唱響時代之音,引發億萬共鳴,我們甘願由他代表,唱出或迷茫或孤獨的內心世界。
72歲的曹奶奶在聽汪峰:
"當初像他一樣不知疲倦,蹦跳在通往水草地的土路上,扯開嗓子唱一支春天的歌。路邊沙地里的馬蛇子(蜥蜴)探頭獃獃地聽我唱歌,聽完似乎怕我抓它,閃電樣地躲回它的洞穴里去。當時我那感覺猶如凱旋的將軍:大喝一聲,天地也為之一震!從此,我喜歡上了汪峰唱的所有歌曲,成了他的「粉絲」。從此,汪峰唱的所有歌,沒有我沒聽過的。乃至孫女大聲叫我,我都聽不見。"
31歲的蘇立生在聽汪峰:
「每天在前鼓樓苑衚衕里的小破平房裡,單曲循環著:「理想總是沒有慾望那麼的炫目,就像空虛比活著的壓力還要重」。啤酒和香煙,開水和速食麵,日復一日。喝多了會唱《笑著哭》,想媽媽了會唱《彼岸》,5.12就唱《直到永遠》,下雨了,全後海一水兒《在雨中》,那年底,老汪開始無處不在了。 」
97年的王欣彤在聽汪峰:
2015年,十八歲考到了北京的大學,我離開家鄉,就是要去那個:「咖啡館與廣場有三個街區,就像霓虹燈到月亮的距離」的城市,看看歌里唱的是不是真的。我站到了建國門立交橋上,輕聲哼起了《晚安,北京》,當時有個男孩陪在我身邊,當晚我們在一起了,現在他是我的男朋友。
還有穿雨衣的年輕人。。
還有眼裡閃著淚的保安大哥。。。
還有帶著孩子的父親。。。
他們都在聽汪峰。
汪峰的歌聲跨過時代,傳進了幾代人的耳朵。
即使歲月的洪流把日子都沖走,那些單曲循環的陪伴,歌曲里的信念,終究無法被輕易磨滅。
這是音樂的力量,這也是汪峰的力量。
※國產動畫走向世界,《愛神巧克力2》厚積薄發再度成日本熱議話題
※神仙姐姐劉亦菲身高成謎,難道明星也會故意把身高作假!
TAG:娛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