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敘利亞衝突難停背後,是各國勢力的利益博弈

敘利亞衝突難停背後,是各國勢力的利益博弈

雖然多國已於去年宣布擊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但這並沒有讓敘利亞人民徹底擺脫戰火噩夢。政府軍和反對派在東古塔區交火不斷,土耳其在阿夫林對庫爾德武裝連番轟炸,伊朗在敘利亞境內動作頻頻和以色列互別苗頭,各方的衝突和緊張氛圍不斷升級,俄羅斯和美國在一旁似勸非勸。當地時間23日,聯合國安理會就建立敘利亞停火決議草案進行投票,但由於俄羅斯的強烈反對而未能舉行表決。敘利亞衝突問題還將在「停火難」「和談難」「解決難」的窘境上停留多久?

干預敘利亞爭端的幕後勢力都有誰?

最初的衝突爆發自2011年,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之間爆發內戰,但隨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及其他勢力的攪合、介入,如今的衝突情況已與當年不同。多年來,敘利亞各方勢力的「外國金主」們不斷加強對該國政局的干預,甚至已經從原有的外交衝突轉為直接的軍事干預。目前,捲入敘利亞衝突的主要幕後勢力有美國、俄羅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黎巴嫩等,其中,俄羅斯和伊朗在這場亂局中投入最多。

敘利亞各勢力分布圖(截至2018年2月5日數據)。

俄伊兩國明確站邊以阿薩德為首的敘利亞政府勢力,在經濟、政治和軍事方面都大力幫助政府一方,也因此在敘利亞獲得了最多的權力和影響力。但同時,這也意味著這兩國在敘利亞戰場上所損失的人手同樣是最多的,且兩方為了扶持岌岌可危的阿薩德政府花費了不小的經濟代價。

土耳其是另一位「資深玩家」,一直是敘利亞反政府武裝的最大支持者。但現在土耳其的主要目標卻不是扶持反政府武裝打擊阿薩德政府,而是對上了敘利亞境內的庫爾德武裝。從1月20日起,土耳其開展「橄欖枝行動」,派兵入侵敘利亞北部,對阿夫林區的庫爾德武裝發動了一系列轟炸、攻擊行動,在敘利亞政府軍明確介入後依舊沒有收手的打算。對於土耳其而言,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和土境內的庫爾德分裂分子為同盟,是極端分子。另外,土耳其人也不會允許敘利亞庫爾德人在土耳其南部邊界建立所謂的「庫爾德區」,他們將不惜一切剷除這種威脅。

相對上述三方,美國的立場更為搖擺不定:它曾暗示支持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但卻從未明確承認過,也曾一度和反政府武裝交火,之後又明確成為庫爾德武裝的「大後台」。美國試圖插手敘利亞問題,但卻沒有很明顯的投入,結果就是並沒有掌握足夠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而外界也看不清它的目的。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美國想要限制阿薩德政府對敘利亞的進一步把控,也想要遏制俄羅斯擴張其在敘利亞的影響力。

以色列也是一位持觀望態度較多的「玩家」,鑒於它在黎巴嫩16年內戰中插手所帶來的悲劇後果,以色列並不願意輕易捲入戰火。不過,以色列也沒有停止在敘利亞地界內和伊朗的較勁,比如攔截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對敘利亞政府的支援、反擊伊朗無人機對以色列領空的侵犯等。

不難看出,這些外部勢力的目標及利益相互衝突,而也正是緣於此,所有企圖結束敘利亞戰爭和衝突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當然,當戰爭危機有擴大化趨勢時,這些外部勢力也願意放下利益各退一步,減緩進一步衝突——這也是為什麼敘利亞停火協定不斷簽署,調停在不斷進行的原因。

敘利亞內戰後,已有超半數的敘利亞人因戰爭而流離失所。

統一目標一致對外,然後各撈好處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崛起一度打亂了敘利亞內戰的局面,也是敘利亞各派和其背後外國勢力能夠一度拋棄對立短暫聯手的契機。在「伊斯蘭國」出現之初,敘利亞政府派和反政府派都未曾重視過這個敵人,且一致認為,「伊斯蘭國」的存在能夠幫助削弱對手的力量,讓自己獲益。但隨著「伊斯蘭國」佔領越來越多的土地,以及在多國發動恐怖襲擊,雙方勢力逐漸將其視為共同的敵人。

美國、俄羅斯、伊朗、庫爾德武裝、反對派、政府軍,終於能夠暫時放下彼此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結成同盟——也許他們彼此還不能被稱為盟友,但起碼在打擊IS問題上,他們是戰友。但事實上,反IS聯盟的行動雖然大獲成功,但也為敘利亞的「後IS時代」埋下了更多隱憂。

庫爾德武裝在美國的支持下一路趕跑IS,並且證明了庫爾德戰士是在反IS戰役中美國最能幹和可靠的同盟。但在他們收復土地的過程中,庫爾德也加強、穩固了對敘利亞北部大部分地區的掌控,讓其在敘利亞的勢力範圍反而較之前進一步擴大。這也導致了「前戰友」土耳其突然調轉槍口,不惜發動戰爭來抹消這股威脅。當然,這一局面對於美國而言是十分尷尬的,對於特朗普政府而言,庫爾德武裝仍是美國在敘利亞戰略部署中重要的一環,而土耳其則是美國在北約的盟友,如今兩方對峙,反讓美國的舉措受限。

敘利亞政府不斷收復此前丟失的土地,俄羅斯和伊朗也憑藉此前的表現大出風頭,在敘利亞的地位和影響力也越發穩固。以色列則只能眼看著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軍隊不斷向敘利亞和以色列邊界邁進,對自己的邊境穩定造成威脅,這也促使以色列不得不更主動、更深入地捲入衝突之中。

下一步會是全面大戰嗎?

對於敘利亞問題,外界要求停火、和談的呼聲不斷,但炮火和死亡從未停歇。戰場上不斷加碼的國際承諾,更加劇了局勢的糟糕。

敘利亞目前的衝突情況可主要劃分為4個對抗組合:阿薩德政府與反政府武裝、土耳其與庫爾德、伊朗與以色列、美國與俄羅斯。前兩者已經開闢戰場,發生確切交火;後兩者尚在外交交鋒之中,但衝突端倪已現。

伊朗和以色列正因為無人機問題互相叫板。本月10日,以色列宣稱一架伊朗無人機從敘利亞方向入侵過境,以方擊落無人機後對位於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目標進行轟炸,以方一架F-16戰機被敘利亞擊落,讓三方關係陷入緊張。18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還在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指責伊朗通過「代理人」在中東擴展勢力,並表示將對伊朗及其代理人「採取行動」。伊朗外長扎里夫則在之後回懟,稱以色列對敘利亞等鄰國「奉行侵略政策」,構成安全威脅。

美國和俄羅斯則疑似鬧出了空襲恩怨。有報道稱,美國當地時間7日在敘利亞發動空襲,可能造成超100名俄羅斯僱傭軍死亡。不過俄羅斯外交部已於20日發表聲明稱,約有5名俄羅斯公民在敘利亞近期的一次戰爭中死亡,另有數人受傷,但澄清死傷者不是俄羅斯正式士兵。

對於幕後玩家們而言,任何涉及到外交利益的關鍵點都需要進行博弈,而這就會不斷在敘利亞引發新的衝突。有猜測稱,這場衝突很有可能從各國代理人間的戰役,演變為幕後勢力本身間的戰爭。雖然從一貫情況來看,沒有任何國家想要真的點燃戰火,總會在衝突加劇前收手,但也無人能就此安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出席達沃斯,「非典型」參會者為何加入?
iWeekly星聞博覽:特朗普將接受體檢,但不含精神評估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