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3》來了!說真的,我一點都不饞……

《舌尖3》來了!說真的,我一點都不饞……

《舌尖3》終於來了!!看了預告片,瓜妹就已經開始腦補起各種肉汁橫流,油潑辣子的舔屏畫面了…

畢竟以前沒胃口時就會把前兩季拿出來舔屏,可比老乾媽下飯多了!

GIF

因為陳曉卿團隊的集體離職,從2015年就宣布進入製作的第三季,一直耽擱到2018年才上線。

曾擔任過舌尖前兩季的導演,很多觀眾對這個說話輕聲細語的「黑胖子」很有好感,認為他代表了一個吃貨的精(shen)神(cai)。

而第三季的導演是劉鴻彥,長這樣

很多網友表示:導演,你這麼瘦,我們心有不安啊……

第三季的舌尖,用劉鴻彥的話歸納:「我們想拍出中國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的樣子。」

哈?!瓜妹差點看成——中國人是如何一口一口吃成今天的胖子的。。。

舌尖3分8集,主題分別是:器具、小吃、宴席、食養、廚人、點心、節氣和融合。

第三季從烹飪食物的器具切入,按說立意不錯。

中餐的五個評定標準:色、香、味、形、器。

是指評定一道菜,先「看」,看顏色,看搭配,看刀功。其次是「聞」香味的層次。接下來是「嘗」味道,嘗火候,嘗對食材的處理。最後才是「擺盤」與「器皿」,器與形,相輔相成。

把「器」單拎到最前,也是說得通的,因為中國有句老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GIF

可是問題在於,導演從一開始,就沒有擺正食器的存在價值。器具和食物的比例出現嚴重偏差。

印象最深的有個鐵鍋,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講它的製作工序,什麼7道冷鍛,5道熱鍛,3萬6千錘……

甚至還好好地渲染了一把匠人的情懷

終於到了吃貨最最期待的重頭戲——九曲大腸,還沒來得及流哈喇子,畫面一閃!!!居然就沒了!!!

GIF

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可是對觀眾來講,相比起從石板到石鍋的詳細工藝,更勾人的,恐怕是一道石鍋松茸吧?

器具給人的感覺,太過了,好多時候故意為了「匠人」而「匠人」。

直接繞過食物本身的「色香味」,去講述「器」的玄學,完全就是本末倒置好伐。畢竟,美食器具如果不是用來突顯食物本身,那它的基本功用就已然蕩然無存。

總的來說,第一集中的美食,就像撒在紅燒肉上面的蔥花,零零星星。好多次瓜妹都以為自己是在看國寶檔案……

舌尖1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就是因為家常和情味兒。可是這一集里,卻只看到各種做作的炫技,比如裡面請一位大師做一道金邊白菜,拍出來很逼格,文案也極盡浮誇:

烹醋燎火,火隨菜轉,菜隨瓢走,前推後翻,左捭右闔,白菜向四個方位翻起。

GIF

東西南北,四野八荒之義蘊含其中,飛火炒菜,花打四門,大開大合,焰勢磅礴。

GIF

火候鋪墊那麼長,最後出來的長這樣

哎,瓜妹真心覺得,還不如拍一道衚衕大媽在自家廚房做的醋溜白菜幫子,更能打動人吧

當年看貝爾吃蟲都能看饞的瓜妹,深夜在看舌尖3卻無動於衷甚至連一碗泡麵都不想煮,作為美食節目簡直就是赤果果的耍流氓啊!

然鵝,如果把它作為一個廚具廣告來看,那還是很優秀的,因為它已經帶火了一口鍋……

有生之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鐵鍋代購的吧……

單看第一集感覺像是敗筆,可是瓜妹還抱有希望,沒準後面連成一條線,逐漸展開劇情也說不定。

第二集的主題是《香》

雖然延續了上集主旨模糊、大而無當、剪輯凌亂的bug,但至少終於看起來像個美食節目了。

GIF

GIF

GIF

GIF

等看完腦袋卻更大了,這一集更糟糕,各種低級錯誤漏洞百出,真的太太太不嚴謹了!

旁白說西安回坊在唐朝就有了

結果被考證唐朝時現回坊的位置是尚書省衙門,這是篡改歷史啊!

篡改完歷史又改地理,神泉港明明屬於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的,舌尖劇組大筆一揮,就這麼劃給汕頭啦?!

汕頭人民表示很開心,畢竟神泉港自古以來就不是汕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舌尖還把陝西渭南一帶漢族水盆羊肉劃給回族,網友氣大了!而且宣傳的回民街嚴重名不副實,劇組只要稍作功課就知道啊……

GIF

在說麻辣燙時,專門講述了一個看上去很動人的愛情故事。

某廣東大兄弟,家裡是醫學世家,原本是醫生,因為丈母娘開了個麻辣燙店要傳給女兒,所以大兄弟為了愛情放下手術刀,去學做麻辣燙。

他提到自己剛切菜時,老把手割破,出於醫生的習慣就會去打破傷風,一個月打了十幾次……

是不是很感人啊,可是卻被打臉了:破傷風抗毒素一針有效期差不多10天,一個月頂天打個3次就足夠了……作為醫生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常識。

在提到麻辣燙的簽子為啥要竹製,誇啥不好,偏說竹子的優勢是潮濕的天氣不易長霉……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竹籤容易發霉是硬傷,這是由於竹子的組織結構和組成成份決定的。

切到杭州小吃時,在想會介紹什麼小吃呢?萬萬沒想到啊,鏡頭前推出一碗胡辣湯……

不過劇組做了解釋:他們選定了以這種方法來講述「胡辣湯走出河南的故事」,腦洞也是很清奇了……

更別說,還有鱸魚品種、3萬6千次鍛打、南天竺這些槽點了……一整集看下來彷彿玩了一把「大家來找茬」……

瓜妹在寫這篇文章時,第三集《宴》也開播了,粗略看了下網上仍是差評一片。播出三集以來,《舌尖3》的豆瓣評分從剛開播的8.6分降到6.7分,而且還在繼續往下掉。

一眨眼,《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播出都要6年了,還記得2012年全家人圍著電視流口水的樣子。不管是內容還是形式,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高清、微距、故事、情感等元素一下子就把人的目光吸引過來。豆瓣評分9.3分,一直保持著紀錄片最高分的位置。

《舌尖2》因為硬凹情感少美食,豆瓣評分從《舌尖1》的9.3分變成了8.4分,可是作為食物紀錄片挑不出大毛病。

而《舌尖3》現在被無數網友吐槽,舌尖已死,是一群不懂吃的人在做內容。

再怎麼用逼格的炫技、所謂的匠心這些華麗的外衣去包裹,卻沒有真正去理解食物本身蘊藏的情味兒,不尊重中國人「吃」背後的人文內涵,花團簇錦之下只是空洞的虛情假意,舌尖都已經失去它最初的涵義了。

(微信ID:少女愛吃瓜)

有品位的人一定會關注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少女愛吃瓜 的精彩文章:

GAI的人設崩了?可他從來都不是白蓮花啊!
捧紅王菲,救下那英和林志玲,這位女版高曉松才是娛樂圈大姐大!

TAG:少女愛吃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