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楠:說說《朋黨論》

楊楠:說說《朋黨論》

菁菁文苑第418期

喜歡校園文學,關注菁菁文苑

風清雲淡

 養生音樂

純音樂 

00:00/09:42

我一直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最難辨認與相處的便是人心,因為科學有險阻,但苦戰能過關。但是人心總是隔著肚皮,而看得見的東西都會混淆心志,何況這看不見卻能時時感受到的人心呢。

人與人可能是朋友,可能是敵人,可能是點頭之交甚至路人甲乙。這幾者沒有一個對等的或者永恆的關係,但是卻常常因為我們處境的變化在相互轉換,甚至沒有任何徵兆。《朋黨論》說的好:大凡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且作者歐陽修認為: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祿利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自保。

此段話之意大概為:君子與君子因志趣一致結為朋黨,而小人則因利益相同結為朋黨,但是臣以為:小人並無朋黨,這是什麼原因呢?小人所愛所貪的是薪俸錢財。當他們利益相同的時候,暫時地互相勾結成為朋黨,那是虛假的;等到他們見到利益而爭先恐後,或者利益已盡而交情淡漠之時,就會反過來互相殘害,即使是兄弟親戚,也不會互相保護。

若是學生時代,讀這篇文章時,我便只覺得這是對未成年的心理,塑造一種正義與道德的教科書,有些過於大義化了。但是現在來讀,總覺古人說的有些許涵蓋社會大部分人的縮影。如同我們同在一支隊伍里,你我不相伯仲,暗自思量之下總想在成績上超越對方而得到彩頭,就在你我互相廝殺的過程中,出現第三方參與者,我們便自然結盟,排除異己了,等到第三方出局,我們似乎又困獸之鬥,永無休止。可見,我們也許雖非小人,但是因為種種處境與原因,也要難為自己,難為對方。使得在沖向未來的路子里,不得不分出精神對抗半路荊棘,不得不分出精神鋪展對方的絆腳石。而在這樣的等量關係中,我們疲憊不堪,我們背水奮戰,終將以一方甚至多方筋疲力盡願意息事,方能停休;或者乾脆一開始就有宣布願捨棄彩頭而願意出局者,便可以退出朋黨之爭,而此類朋黨,也許並非小人結盟,亦非君子結盟,只是人心皆同。

有人曾言,朋黨之說,不僅僅存在於人人之間。更是存在於政治與倫理中。我一直認為,朋黨之說,也有另一種小範圍理解,就是各方條件對等的人,在利益與條件相等或者相當之間,不會成為朋友或者說不會成為永久的朋友。兩家看似關係很好的鄰居,心理上總是在對比或者攀比,甚至常有不希望一些好事發生在對方身上,如同我們可能不會羨慕陌生人中了頭彩,卻因為朋友同事中了大獎而心理備受傷害;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對中考狀元是某某省的孩子而嘖嘖稱讚與羨慕,卻對隔壁鄰家兒子全年級第一而徒生悶氣;在企業中亦是如此,你升職了也許反而失去朋友或者沒有朋友了,但是你「左遷」了,卻得到阿貓阿狗的安慰與體恤。

其實這個世界上,除了至親與真正與你沒有任何利益交集的人,可能會在精神上做到對你的慰藉與幫扶以外,其他多數人,總是站在一個制高點壓制你或者控制你,或者站在一個相對而言較低的位置仰視或者追趕你,這大概是人類的一種共性,並非自私或者淡漠,如同朋黨,還有與朋黨相對的路人。佩服歐陽修,在那個談"朋黨"色變的時代,他敢認"君子有朋"且能提出"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的觀點,的確膽識過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君子。

個人以為,君子不分男女,我們都應該做坦蕩蕩的人,在任何時候,對待任何事情,應該做到在其位,謀其事,無論是作為生活,工作,社會上的任何角色:父母,子女,社會成員都能做到對自己的任務與角色承擔一份責任。當然,可以有羨慕嫉妒任何人與任何事的心理,但是用一顆體現自己價值的心,在自己的角色中,良性運作,精益求精,用君子之心意結交朋黨。

作者楊楠,筆名:千與千尋,曾就讀於立誠中學,目前在某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上班。愛好寫作,閱讀,喜歡抒寫自己的生活,也常感悟生命的美好與靈動。願做生活的有心人!

作者往期精品文章鏈接

關注請長按上方二維碼

本文編輯 何九玲(文中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菁菁文苑 的精彩文章:

周文娟:難忘那些年的講台
李武裝:那年那月那事

TAG:菁菁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