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微雕,傳說中的鬼技工

微雕,傳說中的鬼技工

當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朱由校忙於用刻刀在寸長的材料上雕琢出清晰的人物眉眼時,整個大明王朝也都沉浸在微雕帶來的驚喜之中。微雕以微小精細見長,於極其微小的材料上雕刻出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或浮雕,或圓雕,或透雕——微雕塑造的世界是「納須彌於芥子,藏日月於壺中」的真實寫照。

微雕風潮首先席捲了明朝文人,他們將微雕與玉器並行串起,作為腰間的佩飾或摺扇的吊墜,「凡文人必手持摺扇,有摺扇必有核雕扇墜」,談詩作文時,於是微雕沾染墨香便在所難免了。微雕風氣裹挾著來自文人和藝術品自身的風雅之氣緩慢流淌,終於蔓延至整個明朝,將達官貴人和普通百姓一起捲入其中。

天啟帝朱由校迷上微雕便是源於此,何況這位鼎鼎大名的木匠皇帝向來喜歡鑽研奇技淫巧。生於明末的趙吉士寫《寄園寄所寄》,稱朱由校「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並非過譽,而是實錄。

朱由校曾有微雕作品《五鬼鬧判》,五官清晰可辨,神態生動,即便拋開皇帝親制的光環,《五鬼鬧判》仍然藝術造詣偏高頗高,歷代鑒賞家都將其評為上乘之作。

而當朱由校於深宮之中打磨《五鬼鬧判》之時,微雕大師王叔遠也已橫空出世。王叔遠藝術造詣極高,能在一寸大小的木頭上雕刻人物、花鳥、器物或房屋,且刻畫生動不變形,而他的作品《東坡夜遊赤壁》也是微雕歷史上繞不過的話題。

《東坡夜遊赤壁》所用材料為一顆桃核,在這個全長約3厘米,高約0.5厘米的桃核上,王叔遠完成了包括蘇東坡、黃魯直、佛印和尚、艄公和舟子在內的五個人物,以及船篷、船漿、茶爐、茶壺、畫卷、念珠、葵扇等七種器物以及完整的遊船細節,包括船艙上的小窗與對聯文字等所有內容的雕刻,舟上人物眉眼清晰可辨,每人的表情和動作俱不相同,如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而佛印則「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

圖/清代雕刻家陳祖章同樣取材東坡夜遊赤壁的核舟作品

《東坡夜遊赤壁》因明末學人魏學洢的文章而傳世,但實物卻已湮沒於歷史中,我們從文字中拼湊出它的模糊面貌,但真實的神韻卻只存在於想像中。

事實上,微雕的誕生是某種意義上的命中注定。中國雕塑藝術源遠流長,時光的悠長讓這門藝術有足夠的時間探索藝術風格的可能性,在明代之前,幾乎所有藝術風格上都已留下了前人的探索足跡,雕塑藝人便不得不面對創新上的窘境。藝術風格走到盡頭,技法上的突破也似乎成了一個必然的選項,某種意義上,微雕是為炫技而生的一個藝術種類。

進入明代,微雕開始了從材料到技法的一系列創新,也讓微雕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藝術,以明日之星的氣勢扛起了雕塑界的半壁江山。

微雕真正的改變開始於材料上的革新。因需要在方寸間精細操作,微雕的材料需潤潔光滑,少裂紋,並絕對禁止瑕疵的出現,紋理小又方便刻刀的果核被率先發現,成了承載微雕塑造的世界的基石。

其次是雕刻工具,刻刀刀刃和刀柄材質的選擇,如何在保證雕刻精細度的同時,保證安全性與方便性,另外打磨方法也要加以改進,以適用於更精細的維度,微雕藝術成熟之後,完成一件微雕作品,需要用到的工具多達十幾件。

而後又從兩宋工筆處汲取靈感,並完成了技法上的革新。雕塑藝術本身講究物體層次感和空間感,又有根據材料材質特點和形狀特點構思作品的技巧,而兩宋工筆追求形似,精謹細膩,於是這種崇尚寫實、體物入微的書畫技法,終於助微雕完完成涅槃前的最後一步,使之刻畫大千世界成為可能。

據《續金陵瑣事》記錄,成化年間的微雕藝術已經十分成熟且已在民間風靡開來:「成化間,一樂工能劉木為舟,大可二寸,篷、桅、櫓、舵咸具。二人對酌於中,壺觴飯燈滿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櫓,一人運舵,皆有機能動。置之水中,能隨風而行,略無欹側。一舟必需白金一兩。好事者競趨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魏華 的精彩文章:

《白瓷之路》:英國陶藝大師從景德鎮出發找到的白瓷真相

TAG:魏魏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