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啟功參加蘭亭獎,評委一致會評他金獎
觀看電影《啟功》,讓我們對啟功完美的一生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電影結束,不少觀影者已是淚滿盈眶,深為啟功的家國情懷而感動。啟功平時事無巨細,從小事做起,樹立了師者的光輝形象,一生對書法做了最好的詮釋。舉辦研討班,就是下了一場及時雨,讓廣大的書法人受到了生動的教育,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質與道德素養。啟功受人尊敬,令人欽佩,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為人,他有獨特的人格魅力:謙和慈祥、淡泊名利、虛懷若谷、包容無際。其次是雋永洒脫的法書,還有無所不容、博大精深的學問。
我想,今天如果啟功參加蘭亭獎,評委一致會評他金獎的。但我想啟功若在世,對「蘭亭獎」也會以一種平常心去看待。啟功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什麼是大師,大師要做到技法、人品、學養三方面卓爾不群,高度融通,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也就不難解釋,今年的「蘭亭獎」評委評不出金獎,因為還找不出這三方面都出類拔萃者。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當今的書法教育存在一些紕漏,為師者往往過度地強調了技法,而忽視了對弟子學養、為人的教育,或者說,為師的自己本身就是這樣,一味地要獲獎,走穴掙錢,太現實,太重視眼前利益了。書法要有長遠發展的觀念,在進這個門時,就應對習書者文化、人品進行教育,與技法一同鋪開前進,培訓全面發展,具有全方位素質的書法人才。只看重技法者,當人書俱老,卻發現某些方面的不足,老大也只能徒傷悲,亡羊補牢,為時已晚。
再說,王羲之寫《蘭亭序》,他的這件作品就不是為了獲獎而寫的,如果為了獲獎,《蘭亭序》成不了千古的絕唱,成不了天下第一行書。永和九年,農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終焉之志」的王羲之,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名流高士舉行風雅集會。大家臨流賦詩,各抒懷抱,玩得不亦樂乎,王羲之有感而發,隨即寫出了《蘭亭序》。單從文章來說,就是一篇美文,描繪了蘭亭的景緻和雅集的樂趣,感嘆世事無常,「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從作品內容可見王羲之時喜時悲,書法隨其感情的變化由平靜而激蕩,再由激蕩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所以《蘭亭序》才成為名篇佳作。後人蘇子說「無意於佳乃佳」,可謂一語中的。《蘭亭序》參加「蘭亭獎」,一定會得金獎!「蘭亭獎」金獎是經得起歷史考驗的作品,是能傳世的經典作品。
可見,人生的目的,往往是無意插柳柳成蔭,有意栽花花不開。目的性太強,對有些目標來說,是好事,對有些目標不一定有益。比如說書法,肯定是有勤奮的因素,但悟性也是要有的。有的人從切入書法的那一天起,想的就是成名,賺大錢,沉迷於此,經營於此,結果不要我說,大家也懂。即使是現在佔了點便宜,最終也會被歷史所遺忘。書法需要內心沉靜,沉下心來,一頭扎進去,才能出好作品。那種想通過獲得「蘭亭獎」大撈一把的人,紙上的作品,看去都是銅臭味,想入展也難,評委都長著一雙火眼金睛。所以,世界上的事情不可能絕對。我們學書法的目的,是為了傳承文化,提升自我的藝術修養,應以這樣的目的去對待,我相信不會出不了好作品。
今天,還有人為了寫字而寫字,雖說要潤筆費也很正常,對藝術家勞動付了報酬,對藝術家是一種尊重,無可厚非,藝術家也要生活,每天要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可有些藝術家走入極端,沒有錢提不起興趣,沒有錢不寫。長此以往,一枝筆浸透在錢堆里,哪裡還能寫出雋永的作品。古代的書法家,傳世的作品大多也只有數件而已。大浪淘沙,似乎風光一時的作品,在藝術歷史的長河中,最終淪為「大路貨」,不可能突顯而出,最終讓世人遺忘了。「蘭亭獎」的作品,更應是平時的積累,更應是平時隨意而為的佳作。聽說有些社會團體為「蘭亭獎」備戰,進行突擊培訓,我想這是違背藝術客觀規律的。積累靠的是平時,哪有短短的時間獲得根本性改變的道理呢?有的人提早半年或一年進行創作,一個內容題材的作品寫了上百件。有的則是一小塊一小塊寫上百張,挑出好的,一小塊一小塊拼接,粘貼在一起,並不是在一個時間內連續完成。種種形式主義,看多了,必然會產生厭惡之感,入不了展,再正常不過了,那還談什麼金獎呢。古人的書法,一切任由自然,是自我情感與人文情懷的表達。書法是極具人文的藝術種類,過度的形式主義,失去了書法的本真,並不能很好的傳承傳統書法經典,當然是會落選的。
在不遠的將來,「蘭亭獎」金獎作品一定會橫空出世的。
訪我入何雲,雲深徑不分。
書封應未遇,樵響若未聞。
龍窟無殘燧,龜床入斷蜺。
君如釀器至,長醉在湖西。
擇地煉玄丹,水流夢不殘。
雪中鋤毒卉,雨後藝崇蘭。
作者簡介:
支榮慧,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並擔任中國楹聯學會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等。
TAG:支榮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