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遷想妙得!在圖形創意中的運用

遷想妙得!在圖形創意中的運用

文/張軍

顧愷之的「遷想妙得」理論是中國古代畫論中的重要創作思想,此思想要求畫家在繪畫過程中加入自己對所繪對象的理解與個人情感,通過形的創造性發揮,創作出傳神的作品。「遷想妙得」思想雖是針對繪畫而言,但其同樣適用於當代藝術設計中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創意圖形設計,這一思想揭示的是藝術創作中普遍的創新規律。

圖形創意過程中設計師情感的介入與轉移、創新思路的醞釀、提煉及確定與顧愷之「遷想妙得」之說有著高度的契合性。正確理解和定位顧氏「遷想妙得」思想,並加以豐富、延伸,對於圖形創意創作及創新思維培養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與應用價值。

筆者認為,從本質而言,「遷想妙得」是一種藝術創作的方法論,是一種理性與感性融合、轉化並獲得最終形象化表達的思維過程。它主要體現的是藝術家把握生活、表現生活的一種藝術方式;是藝術家在感受、體驗和理解生活的基礎上,運用形象思維,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概括、加工、提煉,並經由藝術家主觀審美情感的灌注、孕育,完成特定審美意象表述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在此,有幾點需要把握:

以藝術聯想和想像為主要形式的藝術思維的重要性。高爾基說:「藝術靠想像而生存」。沒有藝術想像,設計師就不可能對生活現象進行集中、改造、綜合、移植、補充、虛構,從而塑造出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更加完整、真實的典型形象,因而也就沒有藝術創作,沒有藝術作品。

作品的中介性、創作者與觀賞者的互動性。無論在形象的萌生、形象的孕育及形象的完成過程中,還是在觀賞者接受作品信息的過程中,作品只是紐帶,具有很強的中介性。主觀理解與情感在藝術作品中的「遷入 」過程及聯想與想像再生的思維過程中,存在著兩大能動主體,即創作者與觀賞者。創作者與觀賞者之間基於作品通過理解力與情感感染力的互動,產生最大的共融,達到「妙」的境界,進而引發兩大審美主體的精神愉悅,是「遷想妙得」的最終目標。

圖形創意中的「遷想妙得」

圖形設計是一種極富想像力的再創造的過程,不能滿足於對客觀物象的簡單模仿和再現,其真正內涵是信息的有創造性地準確傳達。當今社會,商業經濟高度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要想創作出讓信息受眾記憶深刻的高效圖形設計作品,設計師必須綜合考慮設計屬性及消費者等因素,運用創意思維對作品形式與理念進行創新。顧氏的「遷想妙得」思想可以作為一種非常系統的方法論運用到圖形創意創作實踐中,以發揮其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價值。具體體現在「遷」、「想」、「妙」、「得」四個方面。

這種「形」的變遷,對當代圖形創意設計實踐有很大的借鑒價值,圖形創意設計中常常運用的「同構」、「異影」、「彎構」等手法,所要實現的實際上就是在原圖基礎上通過元素置換、變形、增構等變化實現「形」的變遷,以便於在視覺上賦予圖形新的寓意。除了這部分「形」遷的借鑒與應用,更重要的借鑒表現在畫家「遷」入自身對所繪對象的理解與把握的行為。

目前我們大多數情況在進行圖形創意創作時,往往將創意作為一種深不可測的東西,圖形變化轉換比較隨意,往往目的性不強,做了很多無用功。遷主要指對設計元素的「理解與把握」。我們平面設計師在做圖形創意時,可以根據案例的預期設計目標,事先設定圖形變化發展的大方向,而不是長時間處於漫無目的的自由想像,這樣既節約圖形創意的過程時間,也提高圖形創意設計的準確率與成功率。

顧氏「遷想妙得」思想中的「想」包括「形」的聯想與元素的「理解」,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創作者對「形」的聯想。

觀賞者對「形」的聯想。

對元素的理解及個人情感。

不管創作者的「形」怎麼變化,也不管觀賞者對所見的「形」怎麼聯想,作品只是連接創作者與觀賞者的紐帶。我們在做圖形創意設計時,應該借鑒顧氏「遷想妙得」思想中的「想」的內容與主客體,不僅考慮創作者想到的形與意,更應該注重信息受眾觀看作品後想到的形與意,以避免發生歧義。只有將兩者進行結合,求取兩者最大化的融合性,才能將圖形設計中優秀創意的價值通過作品的傳達得到最大化的實現。

妙在當代圖形創意設計中可以引申為「創意」與獨特的審美體驗。「形」之妙與「意」之妙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可分離。「形」是有創意的圖形,「意」之妙,指圖形傳達出的概念的創造性。「妙」是前面各種「遷想」的目標。這種「妙」可以通過創作者,通過各項準備與研究,在艱苦的藝術探索過程中偶然性出現的「妙」,如圖形創意形式中的造型之「妙」、色彩之「妙」、材質之「妙」、版式之「妙」、空間結構之「妙」等。也可以是創作者預先鋪設進自己的基本構思,然後再做有目的、有大方向性的「形」的聯想、轉換、再生,直至得到自己想要的創意圖形,使自己的預先模糊的想法更加精確與明晰,從而實現自己的創意思維之「妙」。

顧氏「遷想妙得」思想中的「妙」包含創作主體、作品客體、欣賞主體三者中的「妙」,這三者中的「妙」達到基本一致時,才能使作品中對象的神妙得到最大化地體現。我們平面設計師在培養自己的創意思維時,應從這三方面考慮圖形的創意,從「表達」、「承載」、「接受」三方面做好創意的印證與融合,做到「三位一體」,才能使圖形創意得到最有效的傳達。

該理論同樣適用於當代圖形創意設計。在圖形創意設計中,好的創意需要設計師通過創造性的圖形去傳遞給信息受眾,信息受眾則通過創意圖形接受、體驗作品中設計師所要表達的創意。如果說「妙」在圖形創意設計中更多地是表現為創意的圖形與創意本身的話,那麼此創意的獲得最起碼包括三個層次的獲得,即首先是設計師在圖形設計過程中創意思維的獲得,然後是作品的承載(即作品的獲得),最後是信息受眾通過觀看作品獲得。當代圖形設計中創意思維的培養,必須注重這三方面創意的獲得。

研究顧愷之「遷想妙得」思想,並將其在當代圖形創意中進行實踐,不僅能在創作實踐中拓寬創作思路,提升作品的品位,豐富自身的學養及文化積澱,為圖形設計語言的表達提供廣闊的天地,大大增強圖形的生動性、豐富性和趣味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智造 的精彩文章:

音樂類APP界面設計!
1700G設計資源之情人節素材第五季

TAG:設計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