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又在拿核武器說事,一不小心暴露了在陰謀!

美國又在拿核武器說事,一不小心暴露了在陰謀!

第一軍情評論員:天中狼哥

美國國務院剛剛公布了美國版本的美俄進攻性核武器數據清單。按照美方清單的內容,目前美方已經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重型轟炸機的總數為652件——這些武器可攜帶的核彈頭為1350枚。美國擁有核武器發射器的總數為800件;俄羅斯的對應數據分別為527件、1444枚和799件。

單從數據來看,美俄兩國的核武庫大致維持在相當水平,美國略佔優勢。但是,如果考慮到俄羅斯核武庫的老化程度和美國近年對核武器彈頭及發射器的不斷升級等因素,美國顯然在核武器領域占的優勢就更加明顯。

美方此次公布核武器清單,原本是為了落實2010年4月美俄兩國元首簽署的新版核裁軍條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的規定——按照這一條約,雙方應在2018年將各自部署的核彈頭削減至1500枚以下,部署的運載工具不超過700件。

僅僅從這份清單來看,一方面,美俄在削減核彈頭數量方面幾乎都基本「履行了條約義務」;另一方面,在發射工具數量方面又都有違約。儘管如此,按道理來說,世界兩個最大的核武庫擁有國帶頭削減核武庫規模,世界核安全形勢還是應該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但事實卻遠非如此。

首先,這個數據雖然較冷戰時期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美俄雙方現有核武庫的規模仍然不僅能夠完全保證相互摧毀,更足以把地球這個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毀滅幾十次,這還是一個無法忽視的殘酷事實。

第二,美俄之所以達成削減核武器規模的協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雙方並不需要維持冷戰時期過於龐大的規模,況且核武器的維持與保養每年都要投入大筆的資金,早已成為沉重的負擔,也過多佔用擠壓了兩國軍費在其他領域的投入。另外,核武器自身也有生命周期,即使沒有條約義務,對過時、到期的核彈頭進行銷毀本就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美俄兩國近年來對核彈頭的削減很大程度上就是對落後陳舊核彈頭的銷毀淘汰,這並不能算是兩國為世界核安全做出的實際「貢獻」。

第三,美俄之所以能達成《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這與口頭上倡導「建立無核世界」的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有著很大的關係,他個人還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特朗普上台以後對奧巴馬的國內外政策採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包括奧巴馬政府的核政策,也因為如此,特朗普執政的美國不是在向著削減核武器、維護世界核安全的方向前進,而是在向著更加危險的核軍備競賽的方向邁出危險的一步。

就在不久前,美國發布了新版《核態勢評估》報告,聲稱為敵人「量身打造」了核震懾策略,宣布將致力於研發低當量核彈頭,為更新核力量和發展三位一體核力量(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潛射彈道導彈和戰略轟炸機)投入更多錢。

顯然,隨著特朗普的上台,美國正在改變 30 多年來堅持的降低核武器在外交和軍事政策中作用的方針。《紐約時報》稱,幾十年來,美國總統一直威脅會對敵方「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僅是在非常有局限性的情況下,比如作為對美國遭受生物武器襲擊的回應。但特朗普的新核戰略首次擴大核武器的使用範圍,將試圖破壞涉及面極廣的基礎設施等非核毀滅性攻擊,比如對國家電網或通信網路的攻擊包括進來,這顯然大幅降低了美國使用核武器的門檻。

可以說,特朗普政府的核政策正在模糊核軍事計劃和常規軍事計劃之間的界限,兩者間的防火牆明顯被移除,以此提升美國遂行核戰爭的能力。降低核武使用門檻增加了美國核戰略的不確定性,也就增加了其他大國對美國產生誤判的可能性,這對於核大國而言非常危險。美國《國家》雜誌稱,如果特朗普的政策最終落地,我們就將發現自己的世界像冷戰時期最黑暗的日子那樣恐怖。「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評論稱,美國的這一核戰略令人不安,對全世界都構成直接威脅。這樣的報告讓所有非核國家保持平靜的願望完全成為幻想,只是告訴世界,美國準備展開核軍備競賽。

本來,美國國務院曬也美俄羅斯核武器清單的初衷也許是為了顯示美國為了促進世界核安全做出的「貢獻」,然而,它卻無法掩飾正是美國核戰略的調整讓世界處於更加危險的核戰爭陰雲之中。

作為當今世界最強核武庫擁有者和唯一真正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美國應該深知核武器的兇險,也更應該這一問題上謹言慎行。如果因為美國的一意孤行引發全球核軍備競賽,對美國自身來說也絕非幸事——正如美國輿論擔心的那樣,「特朗普正走上一條不計後果的道路,從今起以至長遠,都會削弱美國安全。」

聲明:已發現多家媒體未經授權轉發第一軍情文章。為尊重原創,轉載請標明出處。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管理員開白名單。敬請配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軍情 的精彩文章:

這國剛宣布拋棄美元結算,英國就趕來補刀,怎麼回事?
土耳其不懼與美國在敘利亞公開較量,背後力量不容小覷!

TAG:第一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