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後康複流程
以下方法並不適用於全部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復術後患者,需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根據恢復情況適時更改康復計劃,每位患者具體的鍛煉方法應聽從主治醫生、康復醫師及康復治療師的指導。
注意事項
訓練時所有活動均要在疼痛耐受範圍內進行。同時可以輔助理療和藥物等方法來控制炎症、減輕疼痛。訓練之外要維持患肢處於外展位。鍛煉時會有疼痛,應酌情增減鍛煉次數。定期門診隨訪。
姿勢糾正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習慣及姿勢,與康復訓練同樣重要。既可以很好的幫助康復訓練,並且避免不必要的併發症的發生。
睡覺:如果睡覺質量好且醒來沒有疼痛,那麼不要改變習慣。如果你睡覺時有肩膀不適,那麼避免用患側肢體枕著頭動作,因為那樣對血液循環不好。同時,可以使用多個枕頭來保持肢體稍微的外展
日常生活活動早期避免雙上肢高於肩膀水平面持物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反覆操作或持重物時,保持肘關節彎曲,並靠近身體。上舉過頭頂取物時盡量使用腳墊或者小板凳
姿勢訓練:a.收下頜部同時後伸肩胛坐位或站位,內收下頜部,同時向後向下後伸肩胛,避免前屈或後伸頸部,保持目光向正前方。b.主動前屈肩關節並保持斜方肌上部肌肉放鬆:上肢前舉,並保持肩關節放鬆。
術後0--6周
該階段為最大限度保護期,術後肩關節一般被置於外展休息位4-6周。外展位可以降低縫合部位的張力,讓其更好地癒合。但是,如果直到術後2周還不進行關節活動度練習則可能發生關節粘連。因此,本階段目的是保護手術修復部位,減輕疼痛和炎症反應,逐漸增加肩關節活動度。
正常關節制動4周,將發生相當程度攣縮,而受傷關節制動2周,就會導致結締組織纖維融合,關節運動功能喪失,如果腫脹不及時處理,持續超過1—2周,就必然會加重局部粘連,限制功能活動。因此,我們要求患者進行肩部冰敷,視情況3-6次/天,每次10-15分鐘,以減輕腫脹、提高痛閾,同時主動活動手、腕及肘部,抬高患肢,被動活動肩部以減少粘連。
1.術後患肩制動,日間冰敷,夜間睡覺時,可在腋下放置一個枕頭,使肩處於最舒適的位置。術後24~48小時就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肘關節和腕關節屈伸活動。
(1)手:抓握,伸展。每次12-36下,每天6~8次。
(2)腕關節:身體呈仰卧位,在肘部下墊上毛巾,肘關節屈曲90度,患肢腕關節緩慢背伸至極限,然後緩慢屈曲至極限。患肢五指伸直,手掌向尺側、橈側來回擺動。每次運動12~36下,每天6—8次。
(3)肘關節: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動患肩,逐漸旋轉肘關節,逐漸屈曲、伸展肘關節。每次運動12~36下,每天6—8次。
2.根據個人情況在醫生指導下,術後第二周起,訓練時卸下支具,被動活動肩關節和肩胛骨穩定性練習。以下鍛煉均為3次/天,5-10個/次,酌情增減。
A.肩胛穩定性練習
(1)挺胸:擠壓兩側肩胛翼,使其靠近,直到感到輕微疼痛,堅持5秒,重複10次。(2)聳肩:患側手臂適當遠離身體,拇指上翹,輕輕將患肩聳像耳邊,直到感到輕微疼痛,重複10次
(3)繞肩:前、後、上、下滾動活動患側肩關節。
(4)三角肌等長練習:三角肌等長收縮訓練:患者平卧床上。患側手握拳,肘關節屈曲90°並緊貼在體側。在保持身體、肩關節、上肢位置不動的前提下,進行前方,外側,後側的抵抗訓練,抵抗物可為床,健手及牆面等。
B.被動活動肩關節
鐘擺運動:患者身體彎腰,健手扶桌,做前後左右擺動及順、逆時針劃圈。訓練時確保這項運動是被動的,是軀幹發動並帶動肩關節。方法:體前屈(彎腰)至上身與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手臂。首先是前後方向的,待適應基本無痛後增加左右側向的,最後增加繞環(畫圈)動作,逐漸增大活動範圍,但不超過90°。
3.術後4周開始被動活動練習
(1)肩關節前屈:患者應平卧於床上,伸直患側上臂,健側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由健側手用力使患肢上舉,感到能忍受的疼痛為止,重複10次。
(2)肩關節體側外旋:患者平卧床上。患側肘關節屈曲90°並緊貼在體側。健側手用一根木棒頂住患側手掌。在維持患側肘關節緊貼體側的同時,向外推患側手,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鐘。
(3)肩關節外展:患者應平卧於床上,雙手持一木棒於體前,健側向患側推,使患側上肢貼於床面,肩關節展開,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鐘。
(4)肩關節外展外旋:患者應平卧於床上,患側肘關節屈曲90°,肘不必緊貼於體側,患側肩關節外展,健手患手均握木棒一端,健手儘力向外推患手,注意上臂不可離開床面,達到最大限度時同樣維持1分鐘。
(5)肩關節內旋: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後,而健側手背在腦後。兩手分別握住一條毛巾的兩端。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由健手通過所握的毛巾將患手向上拉,達到最大限度時維持2分鐘。
術後7--12周
本階段以外旋和前屈練習為主,避免背後抓癢或梳頭。
1.被動外旋練習,6周內外旋限制在30°內,8周內限制在60°
2.被動或主動屈曲練習:前屈在肩胛骨平面進行(可在上臂或肘後放一毛巾卷,使上臂與額面成角30°-45°),前屈角度不超過90°
3.爬牆練習:面牆站立,患側手扶牆面,手指向上攀爬,循序漸進。每次10~20個往返,每天3~5次。
4.可進行肩袖或三角肌等長練習。鍛煉後冷敷以減輕疼痛和炎症。
5.站立位可利用棍棒等進行前屈、外展、外旋等練習,雙手持棍,健手帶動患手進行練習。
6.肩胛骨周圍肌肉的練習
A.聳肩練習,訓練肩胛骨上抬,一上一下為1整下,每次12-24下,每天8-10次
B.肩胛骨抗阻後縮練習:俯卧位,靠近床邊便於患肢垂下,手握一啞鈴或其他重物,抗阻力肩胛骨後縮,一上一下為1整下,每次6-8下,每天8-10次
術後12周以後
A.摸耳內收內旋練習:以患側手橫過面部觸摸對側耳朵,逐漸過渡到後頸,避免動作過猛和明顯疼痛,每日3-5次。
B.背後拉手練習練習:站立位背手,向健側牽拉患肢,使其內旋,每日3-5次。
C.背後搓澡練習:站立位,患肢在腰背後方,健肢在頸肩後方,分別抓住彈力帶或毛巾兩端,在健肢牽拉下帶動患肢內旋,動作類似在背後搓澡,每日3-5次。
D.啞鈴練習:患者背靠牆,上臂後側抵在牆上提供支點,雙側同時進行肱二頭肌力量練習,啞鈴重量逐步增加,每日3-5次。
E.爬牆練習:側面面向牆面站立,將手掌放到牆面上,利用手指緩慢向上爬行,直到感到輕微的疼痛為止,重複10次。此階段患肢可以進行各方向力量練習,2—3次/d,15個/次,根據個人情況增減訓練,以保持肩關節肌肉力量的平衡。
利用門、桌子等進行肩關節
各方向牽拉,3次/d,5~10個/次,每次需持續10~20s;
a.門框胸肌牽拉訓練上臂外展,曲肘前臂置門框。軀幹緩慢轉向對側,直到感覺到了胸肌牽拉感。
b.肩關節後牽拉訓練水平內收前屈90度水平面內收肩關節,對側手在肘關節處加力幫助牽拉。
c.肩前屈牽引訓練立位面向牆壁,手向上滑動,緩慢靠近牆面以增加牽引。
利用啞鈴、彈力帶等進行各方向力量練習,2—3次/d,15個/次,到達終末點時需持續5— 10s。以下為幾個重點聯繫的動作,保持肩關節肌肉力量的平衡。
a.肩關節體側抗阻內外旋訓練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於某處,向外側用力牽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時間或完成動作為一次。可通過皮筋的鬆緊調節阻力的大小。
b.肩關節抗阻後伸訓練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於某處,向後用力牽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時間或完成動作為一次。可通過皮筋的鬆緊調節阻力的大小。c.肩關節抗阻前屈訓練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踩於腳下,向上用力拉皮筋。可通過皮筋的鬆緊調節阻力的大小。
複合運動訓練:小運動量的游泳、慢跑和球類運動等以恢復患者上肢的協調性和運動的精確性,但半年內不能進行競賽類運動。
訓練時所有活動均需在疼痛耐受範圍內進行。同時可輔助理療和藥物等方法控制炎症、減輕疼痛,定期複查,不適隨診。
.
.
.
長按
識別
本公眾號
二維碼
請關注
.
.
.
.
.
.
如果我站在朝陽上 能否脫去昨日的惆悵
單薄語言能否傳達我所有的牽掛
若有天我不復勇往 能否堅持走完這一場
踏遍萬水千山總有一地故鄉
TAG:山醫大二院達志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