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蒙哥對於漢人的忽視,給忽必烈帶來的了最大的機會

蒙哥對於漢人的忽視,給忽必烈帶來的了最大的機會

蒙哥與忽必烈,可以同甘卻不能共苦的兄弟(四)——漸行漸遠的兄弟倆

在克服了巨大的阻力之後,蒙哥終於得到蒙古帝國的汗位。其代價是在貌似強大的蒙古帝國內部,出現了無法彌補的裂痕,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開始學會利用殘酷的殺戮來解決對汗王爭奪。

蒙哥汗

在經歷乃馬真四年攝政、貴由汗兩年統治,海迷失三年攝政之後,蒙古帝國陷入空前的混亂。

一方面,帝國的向心力蕩然無存,執政者的無能導致宗王貴族權力日益擴大。同時,由於這段時間忙於汗位的爭奪,蒙古軍隊根本無力與發動對外的征戰。蒙古國一旦沒有對外的劫掠戰爭,也就意味著缺少了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對各宗王的賞賜、執政者日益奢靡的消費卻越來越大。蒙古汗庭甚至還因為購買珍寶欠下了五十萬銀巴里失的巨款。

國家財政由此陷入空前危機,以至蒙哥汗上台後,本人「不樂燕飲,不好侈靡」,以身作則來縮減財政的開支。他還嚴格限制后妃們的衣食消費,不許肆意揮霍。1253年,當在欽察草原的拔都遺使,向蒙哥索要銀一萬錠的賞賜時,由於國庫空虛,即使是對於鼎力支持蒙哥奪得汗位的拔都,也最終只給了白銀一千錠。

此時,蒙古又遭逢連年大旱,牛羊死去無數。如果之前生活於蒙古高原的草原民族,一旦遭遇這種天災,只有兩條出路,一是沒餓死的人向西遷移以尋找新的牧場,二是往南劫掠中原,以獲得生活必需品,熬過苦冬。可如今的蒙古汗國,往西基本都是宗王的分封之地。往南,則是早已破敗不堪的中原。

蒙哥所接手的,是一個看似強大,實則四處漏風的帝國。上台後,蒙哥開始以殘酷的手段打擊異己,尤其是在汗位的爭奪中與自己為敵的窩闊台與察合台一派宗王。將軍力收歸自己麾下。同時,開始籌劃對外征戰。試圖將龐大的軍隊開支向外轉嫁,並期望再獲得劫掠所得,以緩解內部的矛盾。

忽必烈

與傳統的蒙古貴族看法類似,蒙哥對中原的統治與管理並沒有太大的興趣。在他看來,這是一片連養馬都養不了多少的荒原。

但忽必烈並不這樣認為。

助蒙哥奪得汗位之後,此時的忽必烈面臨的局面有些尷尬。正常情況下,他一輩子都只能生活在蒙哥的陰影之下,運氣好的話,也就當個一輩子的宗王。心有不甘的忽必烈將視線投向蒙哥並不太關注的中原之地。

為了顯示其汗位的正統性,蒙哥嚴格按照成吉思汗所頒布的「大札撒」來治理蒙古國。而作為傳統蒙古貴族所擁有的驕傲感,蒙哥始終不願意接受任何來自被征服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影響。窩闊台時還曾依靠耶律楚材等原金國遺民來治理國家,在蒙哥的手下,則很難看到北地儒士的身影。蒙哥治下的蒙古國,軍事管理上自然以蒙古人為主,如察罕、也柳干、和里等。政務管理上則依賴回回人,包括燕京行省的牙老瓦赤、賽典赤;別失八里行省的訥懷、麻速忽;阿姆河行省的阿兒渾。還有大斷事官忙哥撒兒、掌斡脫(專營高利貸的官商)的孛蘭合剌。只有在宗教事務上,由僧海雲掌佛教事,李志常掌道教事。

蒙哥對漢人儒士的忽視,讓忽必烈尋覓到了一絲的可乘之機。還在漠北時,忽必烈就開始接觸長留於漠北的漢族士大夫,並收羅了張德輝、王鶚、劉秉忠、姚樞、李冶等人。

為了感召漢族儒士,1244年,忽必烈甚至支持王鶚對孔子舉行釋奠禮。由此,開始取得北地漢人的認同感。「從龍」之功,是歷來士大夫所追求的最大功勞,這些聚集在忽必烈身邊的儒士開始把忽必烈看作日後的一個開國帝王來培養與對待。

蒙哥登上汗位後,將漠南中原之地全部交給忽必烈打理。忽必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創辦了「金蓮川幕府」。這是以他多年收羅到的漢人士大夫為基礎,建立的私人謀臣侍從集團。這個幕府幾乎囊括了當時漠南、北地的儒士精英,這些人中有術數家、理學家、金源文學群、宗教僧侶等。相當部分成員來自北地漢世侯家族的屬吏(如郝經、王鶚原為張柔幕下,宋子貞、李昶、徐世隆、商挺來自嚴實幕下)。通過這些人,忽必烈又進一步密切了與北地漢世候的聯繫。

這些幕府成員成為忽必烈日後統治天下的中堅人物,從忽必烈總領漠南,一直到建立元朝,幾乎都是依靠這些幕府成員的籌謀與規劃。

金蓮川草原

由此,忽必烈開始「以漢法治漢地」政策的推動。

一個漠視,一個則嚴重依賴。在對待北地漢族士大夫的態度上,蒙哥與忽必烈產生了最大的分歧。這種分歧,使忽必烈開始有了對抗蒙哥甚至是蒙古傳統治國理念的資本。顯現在兩個人的最終命運上,蒙哥連四川都征服不了,而忽必烈則擁有了天下。

郝經

敬請等待下一篇《平定大理,給蒙哥帶來了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阿里不哥為何敗給忽必烈,忽必烈是個明君嗎?
忽必烈稱汗建國號為「大元」滅宋後統一江南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