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孩子,你可以不成功」是一碗毒雞湯

「孩子,你可以不成功」是一碗毒雞湯

導讀:這意味著,成功是一種品質,每一個孩子都可以獲得成功,每一個人都應該被鼓勵追求成功,包括學術上的成功。

作者:胡不黑,畢業於ubc大學,長居楓葉國,名義上是景觀建築師,真正的職業是家委會主席和童子軍小隊長。

近日,「孩子,你可以不成功」這句slogan上了微博熱搜。

針對五花八門的培優班,慘烈過高考的小升初競爭,公立、私立、國際學校之間的焦頭爛額,在綜藝節目中,演員小陶虹、主持人李小萌給出了許多「清流」建議。比如給予孩子自由、快樂、順從天性的成長;比如告訴孩子,你可以不成功。

小陶虹的發言不是沒有道理,然而,覺得作為一位不需要為生計奔走、為學區發愁、為階級固化膽戰心驚的,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家長,她的這碗雞湯對於廣大中(屌)產(絲)家庭而言還是太矯情了。畢竟,拒當虎媽是需要資本的,大電影囧系列的票房可是28億。

同理,每周帶學生參觀國博,90年代中期就引入計算機教育的史家衚衕小學;開設馬術課、擊劍課,保送率冠首的十一學校,也沒有資格斥責集中營式的衡水中學,因為前者的學生沒有必要為高考浪費時間精力,而後者所在的河北省,2013年985大學錄取率僅為1.2%,不到被其環繞的北京的1/3。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媒體一再批評「高考工廠」,但全國各縣城中學仍然要去衡中取經。因為對於資源匱乏的地區和家庭,應試教育是唯一可能打破階級壁壘的通道。在教育資源嚴重不平等的前提下,小陶虹們留著淚的申訴「孩子,你可以不成功」,無論對於衡中作息精確到分鐘的考生,還是對於雲南「冰花男孩」而言只能是奢侈品,是屠龍術,是何不食肉糜。

冰花男孩王福滿頭頂風霜上學的照片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

「孩子,你可以不成功」是一句毒雞湯。不僅僅因為佔據人口大多數,沒有社會資源和財富的孩子們除了成功應試之外出路渺茫,更因為這句話縮窄了「成功」的定義。成功的人生因人而異,而不成功的人生只有一種——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連龍應台這樣的教育大家,也沒有敢說「孩子,你可以不成功」,她說的是「孩子,你慢慢來」。

近年來,成功學的泛濫使得「成功」成為了等同於功利的准貶義詞。但在英語世界,「successful」從來都是正面的,健康的,積極的存在。

TED演講中有一節「如何培育成功的孩子」; CBC新聞播出「如何讓孩子取得學業和生活上的成功」;2014年世界教育創新峰會上,《紐約時報周刊》編輯,兒童教育專欄作家保羅·圖赫作了「孩子何以成功」的致辭。他說:「相對於高IQ,成功更依賴于堅持、創造力、樂觀、自控等等因素,這些不僅僅是性格,它們同時也是技能,因此是可以學習和訓練的。」

這意味著,成功是一種品質,每一個孩子都可以獲得成功,每一個人都應該被鼓勵追求成功,包括學術上的成功。


對底層孩子而言,「不成功」會有多可怕

知乎上有個提問:底層出身的孩子,假設當年你沒能上 985 或者 211,會損失和錯過什麼?

得票最高的答案中是這樣寫的:什麼是底層?就是你身後一無所有,連個性都是奢侈品。所以,底層出身的孩子,千萬別喝那麼多雞湯,高考永遠是你上升渠道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崔永元對衡水中學的學生進行回訪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表示,如果重新選擇,他們還願意來衡中,因為對於普通家庭出身的他們,能改變命運的只有一張考卷。

衡水中學的標語

那些說「孩子,你可以不成功」的人,他們的對於「不成功」的定義和你不一樣。他家的娃在體制內不成功還有體制外的學校接著,不想念書可以學打冰球,再不然,玩直播也能分秒吸粉幾百萬。

而「不成功」的底層家庭的孩子會是什麼樣呢?

打開快手,你會發現這裡是一個龐大到都不能稱其為亞文化的群體。主播中有個叫MC天佑的,隨手一個視頻就是3000萬的播放,比中國95%的電視劇收視率都高。排名第二的是一對情侶,楊清檸和王樂樂。兩人都是98年出生的,經常在直播中秀恩愛,楊清檸在17歲時曬出孕照,與另一位快手紅人黑暗大美一樣,都是未成年媽媽。

令人震驚的是,MC天佑和楊清檸各自坐擁數千萬由輟學、留守青少年組成的粉絲群。他們視這些主播為自己的知音,花光父母的打工收入打賞,更有14歲小粉絲跟風偶像低齡生子,且洋洋自得。

在橫店,有三萬群演,每天在出租房中刷手機,吃外賣,刷手機,做著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工作,工資日結,40-80元/天。這裡是懶人的天堂,年輕人不思考未來,也無需改變,僅僅為今天而活。

曾經《人物》雜誌的記者,老家在四川小鎮的鯨書,在豆瓣日誌中記述下在我看來極其驚悚的故事。大量90後少女在不到18歲的年紀就已經結婚生子,下廠打工。從事賣淫的不在少數,然而,即便是賣,也賣不出什麼價錢。「她們擁有的資源太少,可奮鬥的地方不多」,鯨書說。

知曉了這些主流群體看不到的暗世界,你還喝得下「孩子,你可以不成功。孩子,雖然一生碌碌無為,然而難得平凡可貴」這口雞湯嗎?


家教良好的孩子不會不成功

我第一次聽到類似「孩子,你可以不成功」這樣的話,是在張曉風寫給新出世兒子的散文《初雪》中:

「詩詩,你可以貧窮、可以失敗、甚至可以潦倒。你可以照你的傾向生長,你選擇什麼樣式,我們都會喜歡,或者學習著去喜歡。如果我們驕傲,是為你本身而驕傲,不是為你的健康美麗或者聰明。」

後來,我一直在想,張曉風所說的潦倒大抵是杜甫式的潦倒、徐霞客式的潦倒,不會是橫店群演式的潦倒、快手粉絲式的潦倒,或是畫家提摩式的潦倒。提摩是龍應台在《兒子,我為什麼要求你讀書?》中提到的一位法國人。提摩18歲上就失業了,40歲時仍舊失業,他和80歲的老母親住在一起,每天坐在臨街的窗口畫長頸鹿。

在那篇文章中,龍應台說如果兒子熱愛動物而討厭數字,她不介意他舍捨棄華爾街經理而去做一名河馬、大象的管理員,但自己真的很擔心孩子會變成提摩,不是因為沒錢沒名,而是在一團虛無中坐以待斃,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和方向。

龍應台的兒子安德烈一度擔心自己會是個平庸的人。龍應台並沒有跟孩子說你可以不成功,而是說「你並不平庸,只要你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後來,安德烈畢業於香港大學,現任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德勤公司的高級顧問和經理,並參加了多個義工項目。

而允許孩子「可以貧窮、可以失敗、可以潦倒」的張曉風呢?她的兒子林質修從建國中學(相當北京的四中)考入台大化學系,在加州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後加入中央研究院,時時組織大眾科學教育演講,由「化學,乃變化之學問,人與化學是一對天生的佳偶」開始,一路深入淺出,引人入勝。

張曉風的女兒林質心則是自北一女考入台大英文系,年年拿獎學金。31歲時於紐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任政大英語系副教授。據該校學生反映,林老師治學嚴謹,評分不苟,三次課後便會記住全班姓名,上她的課半點含糊不得。但其為人謙和,學問精湛,讓拿了低分的同學也難生恨意。

兩個孩子雖未開創什麼了不起的事業,但都在各自醉心的學術中尋找到了人生樂趣。林質心更說:讀書是享受追求真理的快樂。

「孩子,你可以不成功。」說這句話的人無不是有信心自己的孩子不會滑落到黑暗的邊緣。更何況,擁有張曉風,龍應台這樣出色母親的孩子們,優質的家教造就出他們健全的人格、不懈的秉性、堅韌的態度,持有這些品質的孩子根本就不可能不成功。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追求成功

前幾天,韓寒發表了長文《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今年35歲的韓少終於不再懟天懟地,他說:在一項挑戰里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韓寒是個幸運的人,才華離「金線」為之尚遠的他接二連三的趕上了幾個風口,開賽車,拍電影都做的風生水起。

仿效他的孩子們就沒有這麼好運了。

在保羅·圖赫的著作《孩子如何成功:性格中的隱藏力量》中,他提到一個值得深思的例子。相較於連貫完成高中教育的孩子,那些中學輟學後,又通過補習取得相同畢業證的孩子,在之後的發展中從來未能達到跟前者一樣的高度。這是因為高中的學習經歷除了教會學生知識外,更培養了他們心理上的素質,例如堅持、延遲滿足、專註完成的能力。而相比之下,通過補習獲得文憑的學生則缺少規劃和毅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成功不是歪打誤撞的偶然,而是一種可以培養的品質。

台灣少年感化官、作家和演講家盧蘇偉的兒子盧蘇士是一名智商只有70的孩子。在父親的帶領下,盧蘇士這名智力只有優等生一半的少年,先後考取了建國中學、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大學、麻省理工學院。

盧蘇偉說,三年級時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在這個時期,父母一定要給出孩子一個努力的理由。最好的辦法是,問問他的理想是什麼?覺得什麼才算是成功的一生?

盧蘇士在讀五年級時,有一天告訴爸爸:「我的理想是當一個遊民。因為他發現很多大人物都做過遊民,比如耶穌、老子、孔子、釋迦摩尼。」

盧蘇偉回答:「很好,那麼你就去做一個遊民吧。」

得到鼓勵的孩子閱讀了更多的人物傳記。中學時,他讀到了霍金的故事。這時盧蘇士的志向改變了,他對父親說:「我要做一個物理學家,尋找可以替代核能的廉價新能源。」

再後來,他又發現,即便找到了廉價能源仍然無法拉近貧富差距,繼而轉去做經濟學研究。現在的盧蘇士在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經濟學博士。

盧蘇偉、盧蘇士父子

正向心理學提出預示孩子未來成功的七項指標,分別是:堅毅(Grit)、激情(Zest)、自控(Self-control)、樂觀(Optimism)、感恩(Gratitude)、社交(Social intelligence)、好奇(Curiosity)。其中,堅毅,既對長期目標的持續激情及持久耐力居於首位。

小學時,盧蘇士是班上動作最慢,功課最差的學生,父親鼓勵他練習游泳,每天多游10米。一年後,盧蘇士已經可以輕鬆橫渡3300米的日月潭,游完後覺得不過如此,意猶未盡。

一個成功的經驗會創造其他的成功可能性。運動上的成就給盧蘇士帶來了自信。從文科到理科,盧蘇士的學業慢慢趕了上來。他永遠是5點鐘起床,念足12小時的書。後來,盧蘇士以建國中學第六名的成績畢業,考入政治大學。

孩子的志向和潛能是一步一步被發掘的,我們需要給予孩子一個成功的理由以及性格的培養。

我反對「孩子,你可以不成功」這句標語,因為泡雞湯的人根本就沒有弄清楚「成功」的界定和意義,更不知道如何去幫助孩子獲得成功。這是對孩子的未來缺乏信心,也是家長的意志不夠堅定。

成功不等於成功學,成功是一種正向的精神,積極的品質,充沛的意志。每一個孩子都應該被鼓勵去追求成功,每一個孩子也都有機會去獲得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國學到底是什麼,這是一筆糊塗賬
戰亂年代投資什麼最保值?不是黃金,是藝術品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