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文 最後的望仙院

人文 最後的望仙院

我向來以為,沂水大地歷史上最為恢宏的宗教場所當是院東頭鎮的望仙院,單看院東頭的名字,都是依託該院起的。

望仙院又名資慶寺,位於院東頭鎮張家莊子村,坐落在九頂連花山懷抱中。據碑石記載,「望仙院,建於漢,盛於唐,歷宋元明清,時有名僧柱錫其間,方其盛時,僧徒千餘人,戒律精嚴,殿宇宏麗,為齊魯冠。」傳說是東漢末年五台山和尚三陀化(彭祖)前來興建的。三陀化和尚外出選擇寺廟臨行時,師傅送給他一隻虎,一口鐘,並囑咐他「虎住人不住,鍾留人才留」。結果,虎留在了留虎峪村。他挑鍾繼續前行,到張家莊子村(有老人說,起先叫丁家莊子)時,見山下溪水內有黑白兩條蛟龍在打架,就放下鍾觀看,待挑鍾再前行時,卻怎麼也挑不動,遂依師傅之言,在此住下,建成寺院。

傳說無從考證,但望仙院香火興盛而且持續了一千多年,是有著實實在在的記錄的。據說望仙院至明代已是擁有房屋八十一間、土地千餘頃、僧侶千餘人的大寺院,該寺的第一道院門在距寺院三公里的院東頭村西,有人要到寺內拜訪,如非正式拜佛燒香日,需在第一道大門外登記,由守門者騎快馬回寺內稟報,得到方丈許可後方能進入。但到清末,因望仙院的一位僧人涉嫌一樁人命案,慈禧太后親自過問,竟查出該寺方丈與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變法者還有重要瓜葛,這座寺院才有了滅頂之災。

望仙院是不是真與維新派有瓜葛,恐怕也難以考證,但與革命隊伍有瓜葛確實是歷史事實。據85歲的曹姓老人介紹說,他十來歲的時候(1940年代),有革命隊伍在此駐紮,為了騰空房間,將老佛爺像等鋸倒(佛像高大,內有巨木,泥塑)搬出,至於做指揮所還是衛生院,說不準了。有人認為該院毀於文革期間,看來並不準確,「破四舊」的破壞只是進一步的摧殘罷了。我了解到沂水境內的瑞雲宮、善寂寺(雪山下寺)等大型寺廟,基本上是民國末年就完全毀壞了,先是有革命隊伍駐紮,毀壞了裡面的塑像,建國後到了「破四舊」,石碑等才被最後砸碎。應該講,多數的寺廟是經歷了這兩次浩劫,才最終幾近毀滅的。

據曹姓老人回憶,望仙院最後還有八九個和尚,本來多數是附近村莊的人家許來的,寺廟毀壞,寺廟地產也沒有了,無事可做,他們自然也就散去了,多數還俗,有的還娶妻生子了。最後一位逝去的和尚叫「信元」(音),於今也逝去三四十年了。望仙院中本來還有一些古樹,但是經過上世紀50年代末的「大躍進」大鍊鋼鐵、70年代的人民公社,基本被砍伐殆盡。九頂連花山西山頂上有多棵臭椿樹長在一起合為一體,有十多攬抱粗,非常壯觀漂亮,後來也被砍伐了。

於今的望仙院,還算幸運,仍有一些留存。至今在村委大院仍能見石碑五六塊(老人回憶,石碑曾多達二十多塊),石鼓一個,石塔構件若干,村委大院後鐘鼓樓一間,打造都極為精美;村北農田中的磚石塔,更能吸人眼球,許多人曾前來拍照,很是上鏡。

村委大院中有一個圓形石槽讓我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經探詢,原來這是石塔頂部的一個構件,以前被一村民挖深,改製做成了一個豬食槽,拿去餵豬,結果餵過幾頭死了幾頭,嚇得村民把這個構件給送回來了。老人講,廟上的東西個人是不能隨便拿的,更不能隨便用。這裡面可真有些神乎其神地。

村北的磚石塔大概是如今望仙院標誌性的建築了,這裡本是一片塔林,上世紀60年代還有四座,60年代末生產隊搞大寨田時,準備全部拆除,一位老者說了句「還是留下座給後代看看吧」,才使現存的這座墓塔得以安生至今,這位老人真可謂功德無量。有人考證,這座塔建於明代,殘高約十米,六角形,還能看出三級塔檐,基礎及第一層下半部分為石砌,以上磚築。基礎石砌部分最底第一層為覆蓮,其上束腰須彌座,各面刻壺門,之上是一層仰蓮承托塔身,塔身正面開門,內有一層方形塔心室,至角刻圓柱六根,下有覆蓮柱礎,上頂大角梁,整體感覺敦厚密實;上部磚築部分為實心,各層出仿木枓栱承托塔檐,細密嚴謹,符合宋代枓栱特徵,可惜目前殘損嚴重。這座塔據說是一座舍利塔,其中的舍利,卻早已被人盜去,不知流落何方。磚石塔附近還有兩座和尚墓,上面的磚石塔早已不見,只留兩堆灰土夾雜著碎青磚,其中一座的盜洞竟然還赫然在目,好像不久前才挖開的,讓人觸目驚心。磚石塔青磚上面長滿了樹木,似乎隨時要坍塌;和尚墓盜洞幽深,讓人心痛。

在村委院落中的石碑、石塔構件、石鼓尚能有一定保護,但野外的文物文物保護,幾無保障,讓人憂心。縣裡雖然出台了一定的保護政策,塔旁也有兩塊文物保護的石碑,現在看來,效果不是很理想。縣裡也有重建的規劃,可惜上級部門至今尚未批複,自然也還未能具體落實。看到村民在磚石塔旁邊挖果樹坑準備種果樹,大概也聽到了一定的傳言吧?

聽李兄談及,少林寺典籍中提及九頂連花山,山下有寺廟,符合望仙院該地名稱和特徵,這裡或許與南少林有關聯也說不準。不管這些說法有沒有根據,望仙院深厚的歷史確實需要進一步研究並深化。望仙院始建至今,當有1800年的歷史了,我記載這些雖說是「最後的望仙院」,恐怕僅僅就今天的時間而言。看看那些古剎,想想那些名寺,有幾家不是幾滅幾興呢?如今縣裡重視,假若國家批複,望仙院重建當指日可待。

望仙院東有一條小溪,溪水潺潺,綿延而下,幾隻鴨正在一汪清水中自由嬉戲,一派生機。立春已良久,望仙院的春天,也該快來臨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沂水電視台 的精彩文章:

TAG:沂水電視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