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像美術館一樣的環創布置,每個幼兒園都需要!

像美術館一樣的環創布置,每個幼兒園都需要!

幼兒園環境

居然可以

像美術館一樣高大上

小編驚嘆了

GIF

一睹為快吧

向左滑動查看更多圖片

圖片來源:江蘇省常州市藻江花園幼兒園

哇哦~ 開眼界了。

這是怎麼做到的?

GIF

別急別急

小編帶你一一揭秘

像美術館一樣高大上的幼兒園環境

先來認識三位藝術大師

莫奈(1840-1926)

法國畫家

莫奈是印象派創始人之一。

這是莫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

莫奈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與色上,從而找到了最適於表達光與色的明度差別變化的形式。

這是幼兒園的環境。

圖片來源:江蘇省常州市藻江花園幼兒園

莫奈的作品為幼兒園的轉角和光線較弱的地方帶去的陽光。

梵高(1853-1890)

荷蘭畫家

梵高是後印象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地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表現主義。

這是梵高的作品。

《星空》

這是幼兒園的環境。

圖片來源:江蘇省常州市藻江花園幼兒園

梵高的《麥田裡的烏鴉》作品使原本中規中矩的屏風充滿故事。

蒙德里安

(1872-1944)

荷蘭畫家

蒙德里安是幾何抽象畫派的先驅,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

這是蒙德里安的作品。

蒙德里安以幾何圖形為繪畫的基本元素。他還認為藝術應根本脫離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現抽象精神為目的,追求人與神統一的絕對境界,也就是現在我們熟知的「純粹抽象」。

這是幼兒園的環境。

色塊悄悄地從畫框中蔓延而出,打破了傳統的裝裱方式,靈活地將整個牆壁聯繫起來。幼兒園老師真是智慧多呀,點贊。

圖片來源:江蘇省常州市藻江花園幼兒園

無論是大塊的作品展示牆還是小幅的作品展示,蒙德里安的作品元素都是非常棒的選擇。

圖片來源:上海市虹口區密雲路幼兒園

圖片來源:江蘇省崑山機關幼兒園

圖片來源:上海市寶山區乾溪第二幼兒園

幼兒園巧妙的運用蒙德里安的作品作為畫框,將孩子的作品展示其中,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老師借蒙德里安標誌性的紅黃藍三原色及幾何造型的特點,運用在立體製作上,並展示在環境的某個角落,非常巧妙。

圖片來源:上海市寶山區乾溪第二幼兒園

《指南》感受與欣賞的教育建議中指出,要讓孩子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

孩子是環境的主人,環境是無聲的教育。讓孩子提高審美最好的辦法就是:

在環境創設中,

融入藝術欣賞的內容

潛移默化的熏陶著孩子。

小編繼續帶領大家

欣賞一些藝術大師作品

及與環境布置結合的妙招吧

徐悲鴻(1895-1953)

中國畫家

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習西方繪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工作。

這是徐悲鴻的作品。

這是幼兒園的環境。

牆面裝飾中增加大師的作品欣賞,顯得格外高大上。

畢加索(1881—1973)

西班牙畫家

畢加索是立體派、現代藝術的創始人。

這是畢加索的作品。

《亞威農少女》

畢加索是個不斷變化藝術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的藝術手法都被他汲取融入自己的風格。

《格爾尼卡》

這是幼兒園的環境。

圖片來源:上海市虹口區密雲路幼兒園

老師和孩子們分享畢加索的故事:他從不固守自己的成就,不斷尋求突破創新的精神,激勵孩子永遠做最好的自己。

圖片來源:江蘇省南京市江寧欣榮幼兒園

康定斯基(1866-1944

俄羅斯的畫家和美術理論家

康定斯基是現代藝術的偉大人物之一,抽象藝術的先驅。

這是康定斯基的作品。

康定斯基的繪畫在結構上富有動勢,三角形、圓形和線條以及不穩定的斜線,忽隱忽現地互相閃現。再繼續採用雜色的色塊,與幾何線條形成對比。

這是幼兒園的環境。

圖片來源:上海市虹口區密雲路幼兒園

康定斯基的熱情與孩子們的情緒非常接近,不妨邀請孩子們合作完成一張激情的創作,展示在環境中一定非常有感染力。

馬蒂斯(1869-1954)

法國著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

野獸派創始人。他以使用鮮明、大膽的色彩而著名。

這是馬蒂斯的剪紙作品。

馬蒂斯的藝術風格是單純、簡潔、清晰,以線和色塊構成藝術形象。

這是幼兒園的環境。

圖片來源:上海市寶山區乾溪第二幼兒園

借用了剪紙的形式及馬蒂斯的色彩。孩子剪刀下的一個個動態人調皮地跳上了牆壁。

米羅(1893-1983)

西班牙畫家

米羅的創作表現方式是有意的打亂知覺的正常秩序,在直覺式的引導下,用一種近似於抽象的語言來表現心靈的即興感應。

這是米羅的作品。

有人說米羅以獨有的姿態去對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用自己無限的童趣和探索欲,去彌補這個世界的不完整。

這是幼兒園的環境。

圖片來源:新疆伊寧市江南春城幼兒園

走進米羅的作品,孩子想像的大門被打開,彷彿找到了知己。

圖片來源:貴州省貴陽市花溪第二幼兒園

圖片來源:上海市嘉定區新源幼兒園

在幼兒園環境中增添藝術欣賞的內容,

它的意義超乎你的想像!

如果你從小沒有太好的一個藝術教育,在感受與欣賞方面沒有培養,那你會注意到你長大以後可能的一種表現,就是當美的東西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你都熟視無睹,因為你沒有這方面的能力,更沒有這方面的意識。

——孔起英

藝術的形式是豐富的,

除了以上幼兒園展現的藝術家及作品,

接下來小編再為大家推薦幾位:

藝術大師

波洛克(1912—1956)

美國畫家

美國行動繪畫(又名抽象表現主義)的代表人物。

這是波洛克正在創作。

這是波洛克的作品。

波洛克的繪畫使用「滴畫法」,把巨大的畫布平鋪於地面,用鑽有小孔的盒、棒或畫筆把顏料滴濺在畫布上。其創作不作事先規劃,作畫沒有固定位置,喜歡在畫布四周隨意走動,以反覆的無意識的動作畫成複雜難辨、線條錯亂的網,人稱「行動繪畫」。

高更(1848-1903)

法國畫家

高更與梵高、塞尚並稱為後印象派三大巨匠。

這是高更的作品。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高更的繪畫風格與印象主義迥然不同,強烈的輪廓線以及用主觀化色彩表現經過概括和簡化了的形體,都服從於幾何形圖案,從而取得音樂性、節奏感和裝飾效果。

塞尚(1839-1906)

法國畫家

塞尚是後期印象派的主將,19世紀末便被推崇為"新藝術之父",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造型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

這是塞尚的作品。

塞尚對物體體積感的追求和表現,為「立體派」開啟了思路;塞尚重視色彩視覺的真實性,其「客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獨特性大大區別於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觀地」觀察自然色彩的畫家。

吳冠中(1919—2010)

中國江蘇宜興人

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

這是吳冠中的作品。

吳冠中力圖運用中國傳統材料工具表現現代精神,並探求中國畫的革新。

夏加爾(1887-1985)

俄國畫家

夏加爾遊離於印象派、立體派、抽象表現主義等一切流派的牧歌作者。

這是夏加爾的作品。

他的畫中呈現出夢幻、象徵性的手法與色彩,「超現實派」一詞就是為了形容他的作品而創造出來的。

葛飾北齋(1760-1849)

日本畫家

葛飾北齋是入選「千禧年影響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日本人。

這是葛飾北齋的作品。

《神奈川海浪》

葛飾北齋是最早在浮世繪風景版畫中取得成功的畫家,它曾對西方印象派產生過很大的藝術啟迪作用,是"前代藝術之前的現代藝術"。

《凱風快晴》

看到這裡,有木有覺得

自己從內到外都被藝術滋養著,

靈魂都變得高大上了。

GIF

希望

工作在美術館一樣高大上的幼兒園嗎

趕緊行動吧

除了以上藝術大師

還有更多藝術經典等待老師們去挖掘哦

開學環創不用愁,「米羅可兒」來幫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羅可兒 的精彩文章:

這些讓80後暴露年齡的傳統遊戲,假期裡帶著10後玩一玩!
風景?名畫?傻傻分不清,米羅可兒帶你身臨其境看世界!

TAG:米羅可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