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人應該在「人群」中做一人
簡單的講,中國人認為人應該在「人群」中做一人。從事實看,沒有人不是在人群中做人的,每一人都不能脫離社會。此一事實,似乎是無可懷疑,無可爭論。
但如我們今天都要講獨立,試問怎麼獨立呢?還是脫離人群而獨立,抑還是在人群中獨立呢?那就有問題了。又如講自由,是在人群里自由,抑是脫離人群來講自由呢?又如要講平等,也是一樣。抑是在人群中爭取平等?還是怎樣般的平等呢?
西方自法國大革命以後,提出了「獨立」、「自由」、「平等」這幾個口號,人人要爭取,好像成為人類最高理想,誰也不能否認。但那些實際上都是要在人群中來爭取。我今所講,則是人要在人群中「做人」,與上述意義有些不同。
在民國六、七年以後,有所謂「新文化」運動,大家認為中國人舊有的一套要不得,只有西方人講的對。
北歐有一位文學家易卜生,寫了一本小說,小說中女主人娜拉,不滿意她的丈夫,不滿意她的家庭,離家出走,對她丈夫說,從今以後,她再不想在家裡做一個妻,要到社會上做一個人。
那時我們把此小說竭盡宣揚,認為娜拉所說,便是最高新人生的指示。
但我要問,她跑進社會做一人,如何般做法?或者跑進醫院當看護,或者跑進學校當教師,或者跑進任何政府機關商業機關中做事,她還是要在人群中做人。
人不能憑空做,脫離家庭,仍不能脫離人群。不做家庭主婦,還是要做看護、教師、書記等,不能擺脫了一切人與人的關係去做人。不能離開人群,一人獨立自由地去做人。
只有魯賓遜漂流荒島,始是一個人做人,可是他還帶了一條狗。他不與人相處,還須與禽獸為伍。那條狗便是他忠實的僕人,與他相依為命。他還得要一把斧頭,築屋而棲。他不僅要與禽獸為伍,還須與草木為伍。魯賓遜不在社會做人,也得在天地萬物間做人。
中國人認清這一事實,認為人一定要跑進人群社會裡去做個人,這就是人生大道。而且人要在人群中做人,也即是人的天性。
魯賓遜在荒島,又有另一人跑去,他一定很歡喜。他在荒島上住了幾年,還是要回到人群社會中來。
本文選摘自錢穆著《中華文化十二講》,九州出版社
關注讀錢穆(微信號readqm)
願作賓四門徒
塵世無常性命終將老去;
天道好還人文幸得綿延。
——錢穆
另:加入讀錢穆沙龍會員,隨時線上「共讀賓四,思澤大家」。
TAG:讀錢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