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雙重養老壓力讓生養二孩者焦慮陡增
南都訊 記者王道斌 2月22日,一個足夠多「2」的日子,有公益組織將其定義為「二孩日」。最新的網路調查揭曉了「二孩焦慮指數」,顯示二孩帶來的焦慮正在從糾結、沒人帶等,轉化為對孩子教育的擔憂,同時,調查還顯示,「養老」成為上升最快的焦慮因素。
這份網路調查由母乳愛志願服務隊、廣東廣播電視台廣播新聞中心、廣東新聞廣播聯合進行,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廣州市婦聯為本次調查提供指導。
二孩焦慮三大因素:經濟壓力、誰帶孩子、辛苦
紅黃藍幼兒園的虐童事件、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令育兒焦慮陡增。調查顯示,有46%的受訪者受到了事件的明顯觸動,擔憂幼兒教育的安全。而事件對生育意願觸動有限,有52.34%的只有一孩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要不要二孩,不會受到上述事件的影響。
調查顯示,在尚未生育二孩、但有意願生育二孩的受訪者中,最大的「二孩焦慮」來自於三件事。排名第一的是經濟壓力,其次則是孩子誰來帶,排名第三的是帶孩子的辛苦。
本次調查對於已育二孩家庭中也進行了大樣本的調查,二孩帶來的最大焦慮則增加了孩子的教育焦慮。
之所以出現這種區別,調查執行人朱昱子就表示:「在已經生養二孩的家庭中,誰來帶的問題基本有答案,經濟壓力也不得不扛起來,所以之前最擔憂的部分,反而漸漸塵埃落定。等到真的有了二孩,帶孩子的辛苦就成為了最令人頭疼的事情,通俗地講,就是『三年抗戰結束,又要辛苦三年』。」
此外,在已育二孩的受訪者中,有75%表示自己的「焦慮指數」位於50分以下,也就是大多數人雖然感到焦慮,但壓力可控。也有25%的受訪者壓力山大, 並有6.1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極其焦慮,有過極端的念頭。
今年,二孩相關的養老焦慮陡增
調查顯示,在眾多的焦慮因素中,養老焦慮上升尤為明顯。從2016年開始,連續三年的二孩日調查,都會詢問受訪者同一個問題:「你是否有養老壓力?」
2016年,表示有養老壓力的受訪者僅為兩成,2017年,回答有養老壓力的受訪者近三成,而在今年,表示有養老壓力的受訪者高達45.65%。
對此,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分析認為:「養老壓力增加要辯證分析。一方面,期望壽命增長,自己的長輩年齡增大,撫養長輩需要投入更長的時間、更多的精力,醫藥費居高不下,撫養老人也要更多的經濟,於是感到養老壓力增大。另一方面,自己只有一個孩子時,養育孩子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投入相對較小,而自己有兩個孩子時,養育孩子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投入相對較大,再去撫養老人就會感到壓力增大了。上有兩老(雙獨家庭是四老),下有兩小,壓力當然會大了。」
「還有一個方面也要注意分析:現在人們生育子女的年齡在不斷增長,35歲以上的孕產婦越來越多。自己年齡越來越大,自己的養老問題也就越來越近了。現實中,養老機構少、養老環境差、養老資源不足、養老費用較高等現象普遍存在,這也會成為人們感到養老壓力的一個原因。」在這樣的背景里,人們承受著對長輩和對自己的雙重養老壓力,形成了「養老焦慮」。
如何緩解焦慮?調查顯示,受訪者選擇最多的「良藥」依次是:
錢,多多的錢
伴侶或家庭成員更多的幫助
可靠安全的幼兒教育
朱昱子表示:「無論是可靠的托幼服務,還是希望有人幫忙緩解育兒的辛苦,這些期待的背後,其實都是同樣的訴求,那就是父母、特別是母親,希望在帶孩子過程中得到有效的幫助,有人幫手!」
就此,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特邀高級研究員黃文政認為,「安全可靠的幼兒教育」會成為緩解焦慮的三大藥方之一,說明大家非常在乎托幼問題。政府直接或牽頭興建大量托幼機構,有利於緩解這種焦慮,改善生育環境。
因生育二孩放棄工作的女性有增無減
調查也顯示,女性因為生育二孩放棄工作的現象有增無減。
生育二孩後,回答「有職業規劃、努力打拚中」的女性,只有37%。相比之下,卻有63%的二孩母親表示,對職業發展沒有目標、沒有規劃、感到迷茫、對未來無能為力。
調查協辦、媽媽網主編胡婉斐就說:「因為生育孩子而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這是大多數中國媽媽的現狀。」
朱昱子也表示,「無力感」是母親群體焦慮的集中體現,「選擇『自我成長』來克服焦慮,或者通過學習來克服焦慮的受訪者,不足25%。多數母親的自我人設可能還是一個犧牲者、受害者、弱者,習慣等待他人的幫助。」
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認為,政府應出台相關政策鼓勵企業僱傭女工。一是可按照僱傭女工達到一定比例,給予該企業一定的稅費優惠,如採取女工懷孕、哺乳期間企業由政府補貼「五險一金」的方式,以鼓勵企業僱傭女工,降低企業額外成本。二是可借鑒美國、澳洲、日本等國家的福利制度,由政府承擔孕、產女工在休假期間的工資、福利開支。他建議將學前教育納入非強制性義務教育,構建十五年的義務教育體系。
即便全面放開生育 更多人還是傾向生兩個
2017年,中國新出生人口數和人口出生率雙雙下降,引發外界對計劃生育進一步放開的猜測。那麼,如果進一步放開生育的話,你會選擇生育幾個孩子呢?調查顯示,79%已育二孩的受訪對象明確表示不會再生。
同時,77%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理想的孩子數量是2個,15%的受訪者表示理想子女數量為3個或更多,而表示理想子女對象為1個的僅為7%。
對此,董玉整認為:生育焦慮加重導致生育意願下降,已經成為一個客觀的現象。生意意願下降與否取決於內外兩方面因素。從外在因素看,經濟條件、社會福利、環境支撐、家庭和社會關係、就業發展壓力等,都會影響生育意願。現在一些人感到經濟等壓力較大,生育成本、養育成本很高,想生育又因為壓力大而不敢生育,使得生育意願「胎死腹中」,不能進一步變成為生育行為。
※作死!為試丈夫真心,惠州女自導自演綁架案,被拘10天
※海南離島機票破萬:專家稱航空公司有調價權,但政府應出手干預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