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蓋上星條旗的美國少年英雄和被解構的賴寧
震驚全球的佛羅里達情人節校園槍擊慘案,雖然只是美國頻頻發生的類似悲劇中的一部份,卻湧現了一位少年英雄。
15歲的華裔男孩Peter Wang(中文名:王孟傑)在槍擊發生時,本來可以很快離開險境,但為了讓同學爭取到逃離時間,他毅然留了下來為大家抵住大門,犧牲時,頭部和身軀多處中彈,十分慘烈。
事迹傳出後,除了美國媒體大量報道之外,美國民眾也積極簽名連署向白宮請願,希望他能得到榮譽軍禮安葬待遇。
另一方面,福建同鄉會及廣大華裔更對這名十五歲的少年肅然起敬,引以為傲。
白宮方面迅速回應,20日上午11時,將在科勒爾斯普林斯克瑞爾殯儀館為王孟傑舉行葬禮,軍隊禮儀兵抬棺,同時在棺木上覆蓋星條旗。
美國媒體注重強調王孟傑的陸軍初級預備役軍官訓練計劃營(JROTC)成員身份,突出他的軍人精神和捨己為人壯舉。(其實殺他的19歲少年克魯茲也是JROTC成員)
有人仿冒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致敬↑
在校園槍擊事件中,十五歲的華裔美國男孩Peter打開大門, 為了讓其他人可以逃離,他自己中彈, 勇敢地為了幫助他人而獻身, 這樣慘烈的悲劇只有英雄才能面對。
國內網媒在引述時,也對這位少年英雄著敬意和惋惜,很多網路大V也多有讚譽之詞。
崇敬英雄是人類情感共鳴,捨己救人的壯舉是絕大多數人無法做到的,所以更顯得難能可貴。
樹立道德楷模,宏揚英雄精神,是每個國家,每個社會構築正確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份。
某些親西方的知識分子和網路大V,一直傳遞一種信息:「生命可貴,少些歌頌,少些榜樣,拒絕接受這種英雄符號,是一種時代進步的標誌。」
同樣是15歲的英雄少年賴寧,網路評價是這樣的:
這還算是溫和的,而宣揚這種觀點的人,成了網路平台主流聲音(這樣的網路平台就不一一例舉了)。
一方面,他們用對立的態度來表明與官方立場不同,以示獨立思考。
另一方面,用解構手法,使中國的英雄人物被邊緣化,甚至污名化。
當人們接受這種似是而非的觀點後,某些大V進一步就是辱罵英雄,到這時,網民就如同溫水中的青蛙一樣,變得無動於衷,甚至為這種辱罵拍手叫好。
特朗普評語:勇敢地為了幫助他人而獻身, 這樣慘烈的悲劇只有英雄才能面對。
而中國某些網路大V曾經對英雄賴寧是這種態度:
這不僅僅是令人氣憤,而是令人恐懼,我們的網路輿論到底怎麼啦?
邱少雲與賴寧一樣,英雄形象是一步步被刻意摧毀的。先是煞有其事質疑,接著是用「人性光輝」來解構,最後是辱罵。
意識到這種情況不正常的網友站出來反駁時,被某些別有用心的大V帶領一幫粉絲圍攻謾罵,用詞來來去去就是「五毛」「愛國賊」,直到你再也不敢反駁。
今天,你去網上搜索關於賴寧詞條,還是大量的《賴寧救火的真相 我們被哄了20多年?》、《多所學校將賴寧像請出教室》、《賴寧值得學習嗎?》、《救火小英雄賴寧另一面:出身幹部家庭 得罪很多同學》、《賴寧是假的》……
王孟傑是華裔,是標準的美國人。但正如福建同鄉會所說:這是他秉承中華文化優良傳統道德教育的結果, 也體現了華人後裔在美國當今社會的承載和品行。
想提醒那些被某些大V歪理帶到溝里的網友:
學習賴寧從來不是為了讓中國小孩子去火場與火魔搏鬥,學習王孟傑也不是為讓美國小孩子去槍戰現場去跟歹徒較勁。
榜樣的力量只是在提醒大家:我們是社會的一員,我們從小要培養對社會,對集體的責任和義務觀 。
我只是希望你懂得堅強和勇敢,那場大火,奪走了賴寧年輕的生命,如今,在面對災難時,我不會再讓你沖在一線,以身涉險。但親愛的孩子,我希望你把賴寧臨危不懼的意志和捨己為人的品質深深埋入心底,今後當你身當重任,面臨抉擇時,能像他一樣,堅韌果敢,敢於擔當。
來源|共青團中央
編輯|禪城青年微信編輯小組 念響新媒體
TAG:禪城青年 |